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这样一则故事:同是卖粥的两个摊子,都准备了鸡蛋,当然价格也是一样的。一个摊子的服务生问顾客:“先生,请问要不要在粥里打个鸡蛋?”结果约有一半人说“不要”,一半人说“打一个吧”。而另一个摊子的服务生问顾客:“先生,请问您的粥里要打几个鸡蛋?”结果约有一半人说“打一个吧”,另一半人中,有一些说“不要”,有一些说“打两个吧”。就这样,两个粥摊的营业额有了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故事一:美国一个州的居民有这样的生活习惯,就是在喝可可时放上鸡蛋。据说有两个毗邻的茶室,因为老板说话方式不同,导致一个生意日渐兴隆,一个每况愈下。其中一家每当顾客到来时,总是问在饮料里放一个鸡蛋还是放两个鸡蛋,从而生意越来越红火;另一家问的则是要不要放鸡蛋,许多顾客都回答不要鸡蛋,于是生意变得萧条。这两家老板说话方式不同,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经营状况。他们的成败,仅仅缘于几个简单的字。  相似文献   

3.
故事一: 美国一个州的居民有这样的生活习惯,就是在喝可可时放上鸡蛋。据说有两个毗邻的茶室,因为老板说话方式不同,导致一个生意日渐兴隆,一个每况愈下。其中一家每当顾客到来时,总是问在饮料里放一个鸡蛋还是放两个鸡蛋,从而生意越来越红火;另一家问的则是要不要放鸡蛋,许多顾客都回答不要鸡蛋,于是生意变得萧条?这两家老板说话方式不同,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经营状况。他们的成败,仅仅缘于几个简单的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有这么一个故事:两家靠街紧邻的卖粥小店,生意均很红火,每天的顾客川流不息。然而晚上闭店结算时,左边小店总比右边小店多出百十元,天天如此,右边店的老板百思不得其解。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左边小店每进来一个顾客,服务员都会问:“本店的煎蛋外黄里嫩,味道很好,您是要一个还是两个?”爱吃鸡蛋者会要两个,不爱吃的也会要一个,当然也有不要的,但毕竟很少。而右边店与左边店的说法则有些小小的出入:“本店的煎蛋外黄里嫩,味道很好,您要不要尝一尝?”结果,有的说要,有的说不要,大概各占一半。  相似文献   

5.
三个荷包蛋     
我最喜欢吃荷包蛋。有一天,妈妈做了两碗面条,一个碗里卧着一个荷包蛋,另一碗里没有。妈妈问:“女儿,你选哪一碗?”我立刻说:“我选有蛋的那碗!”可是正当我津津有味地吃着鸡蛋面的时候,妈妈却在另一碗里挑出了两个荷包蛋——原来这两个荷包蛋藏在面条下面!这时,妈妈说:“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  相似文献   

6.
分析题意——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回答问题,这是解答应用题常用的方法.如果问题复杂,可以多设几个未知数,效果可能更好些.请看下面的一道有名的趣题.农妇卖蛋问题:一个农夫手提一篮鸡蛋上街去卖,遇到第一个顾客,第一个顾客说:“我买你篮中鸡蛋总数的一半加半只.”农妇按要求将蛋卖给他以后,又遇到第二个顾客,第二个顾客又买了农妇篮中余下的鸡蛋的一半加半只,第三和第四个顾客也都是买了农妇篮中余下鸡蛋数的一半加半只.这样,农妇的鸡蛋就全卖完了.问农夫篮中原有多少只蛋?如果你按照习惯,只设一个未知数,那么就设农妇篮中原有…  相似文献   

7.
鸡蛋与国王     
有一天,一个国王在大森林里迷了路,他一个人走了很久很久,肚子很饿,最后,总算到了一个农民家里。他向农民要了两个鸡蛋吃,吃完后,他掏出钱袋,问农民鸡蛋要多少钱一个。“尊敬的国王,每个鸡蛋要5元钱。”农民回答说。“啊,你们这里的鸡蛋很少吧?”国王吃惊地问。“不!不!我们这里的鸡蛋很多很多,但国王却很少很少。”农民回答说。鸡蛋与国王  相似文献   

8.
平常,我们在去饭店吃面时,当服务员问起要不要加鸡蛋时,我们的回答往往是“要”或“不要”.而如果服务员问是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我们的回答往往是“一个”或“两个”,而很少说“不要”,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定向思维在作怪.当服务员问要不要时,我们只会在其中作选择,当服务员问要一个或两个时,我们也只会在其中作选择,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发现,掌握一些逻辑知识显得非常重要。在我们的学习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相似文献   

9.
功课跳跳豆     
判断病句写作文时,小刚写了一句:“中国有世界上没有的长城。”老师说是个病句。小刚不服气地说:“这么说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这也是个病句了?”李红也不明白,她说:“‘全班同学都出去玩了,只有她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写作业。’这是不是病句?”判断一下,谁对谁错,并说说你的理由。有几个鸡蛋小明对小利说:“我篮子里鸡蛋个数的平方再加我篮子里的鸡蛋个数,比你篮子里的鸡蛋个数的平方减去你篮子里的鸡蛋个数多72。”小利说:“按你这么说,如果你篮子里拿一个鸡蛋放到我篮子里,我们俩的鸡蛋就一样多。”你能算出两人篮子里各有多少个鸡蛋…  相似文献   

10.
爸爸的工商制服 (原文 )河南中牟县直一小六二班赵迪我的爸爸在工商局上班 ,单位规定要穿着制服工作 ,所以爸爸几乎整天都穿着制服上下班。有一次 ,爸爸在一个普通的烧饼摊上买烧饼 ,由于穿着工商制服 ,所以很显眼 ,甚至连路过的行人都惊奇地打量爸爸。摊主一眼就看见了爸爸的工商制服 ,他想 :工商局的人可是得罪不起呀 !上次收了一个工商局的一块钱 ,那个人差点儿把我的烧饼摊儿给掀了。算啦 ,这次我不要他的钱了 !爸爸对摊主说 :“买四个烧饼。”摊主说 :“给您五个。”爸爸说 :“我要四个。”摊主说 :“多给您一个 !”爸爸说 :“多少钱 ?…  相似文献   

11.
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所快乐学校,聪明的大象是老师。有一天,大象用鼻子卷起一个鸡蛋,放在高高的树墩上,问:“谁能把鸡蛋完整地拿下来?”小猴说:“我来!”它用头顶着鸡蛋往下跳,不料,身子一歪,鸡蛋掉下来摔破了。大象又在树墩上放了一个鸡蛋,说:“谁再来试试?”小猫跳上树墩,把鸡蛋抓起来,用两只手捧着鸡蛋跳下来。结果鸡蛋从手中滑出来,又打破了。大象又把一个鸡蛋放在树墩上,说:“谁再来试试?”小羊、小兔都摇摇头。这时,有两只小老鼠轻轻地问:“我们试试行吗?”  相似文献   

12.
幽默     
买球一个吝啬出了名的人,到商店里给儿子买乒乓球。他一连挑了十几个都不满意。售货员惊奇地问:“先生,你要挑什么样的?”那人回答说:“花钱买东西嘛,我当然要挑个大点的!”鼠的寿命“你说,老鼠的寿命有多长?”老师问。  相似文献   

13.
1、鸡蛋小贩有一个人带了一些鸡蛋在市场上贩售,他在一张纸板上写着:“新鲜鸡蛋在此销售”。有一个人过来对他说:“老兄,何必加新鲜两个字,难道你卖的鸡蛋不新鲜吗?”他想一想有道理,就把“新鲜”两个字涂掉了。不久,又有一个人对他说:“为什么要加在此呢?你不在这里卖,还会在那儿卖?”他也觉得有道理,又把“在此”涂掉了。一会儿,一个老太太过来对他说:“销售二字是多余的,不是卖的难道会是送吗?”他又把“销售”擦掉了。这时来了一个人对他说:“你真是多此一举,大家一看就知道是鸡蛋,何必写上‘鸡蛋’两个字呢?”结果所有的字都涂掉了。点…  相似文献   

14.
我们先看一个笑话:母亲叫儿子到街上买两斤鸡蛋,反复叮嘱:“要挑好的,不要坏的。”不一会儿,儿子拿着鸡蛋回来了,母亲大吃一惊,“怎么都打破了?”儿子满有理由地说:“您说不要坏的,我一个个都打开看了,没一个坏的。”  相似文献   

15.
约翰叔叔     
老师给五年级一班学生布置了家庭作业:请父母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回到班上转述给全班同学,并总结故事的寓意。第二天,老师抽查班上的学生们。一个学生说:“我爸爸给我讲了他买鸡蛋的故事。他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回家时一个急刹车,篮子飞了,鸡蛋全打了。”老师问:“寓意是什么呢?”学生说:“别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另一个学生说:“我妈跟我说了她在农场养鸡的故事。她把12个鸡蛋进行人工孵化,但是最后只有10个鸡蛋孵出了小鸡。寓意是,在鸡蛋孵化之前,没有人可以断定最后能得到多少小鸡。”这时候有个学生主动举手,老师鼓励他:“查理…  相似文献   

16.
老师手拿一只鸡蛋,问学生:"能让这只鸡蛋走起来吗?"鸡蛋没有腿,怎么可能走起来呢?学生们想。老师说,如果能让鸡蛋走起来,这是不是一个奇迹?"当然是一个奇迹,一个让人无法想象的奇迹。"学生们说。老师说:"鸡蛋孵成小鸡,成为小鸡的鸡蛋,不就能走起来了吗?奇迹不就是这样产生的吗?所以,不要把奇迹看成是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事,奇迹是每个人都可以创造的。"说完,老师又问学生另一个问题:"一只鸡蛋孵成小鸡,是不是什么情况下都可以做到呢?"  相似文献   

17.
约翰叔叔     
老师给一班五年级学生布置了家庭作业:请父母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回到班上转述给全班同学,并总结故事的寓意。第二天,老师抽查班上的孩子们。一个学生说:“我爸爸给我讲了他买鸡蛋的故事。他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回家时一个急刹车,篮子飞了,鸡蛋全打了。”老师问:“寓意是什么呢?”学生说:“别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另一个学生说:“我妈妈跟我说了她在农场养鸡的故事。她把12个鸡蛋人工孵出了小鸡。寓意是,在鸡蛋孵化之前,没有人可以断定最后能得到多少小鸡。”这时候有个小孩主动举手,老师鼓励他:“查理·布朗,你来说。”查理·布朗…  相似文献   

18.
臭蛋     
有个醉汉踉踉跄跄走进家餐馆,说要一份煎鸡蛋。服务员走进后堂去问厨:我们还有鲜鸡蛋吗?”厨师回答:“鲜鸡蛋用完,只有两个臭蛋。”服务员说:“那家伙都醉东倒西歪人事不省了,哪还分得出什么鲜的臭的?把臭蛋煎一煎我端给他。”醉汉吃完臭蛋后问:“你在哪里买的鸡蛋?”服务员答:  相似文献   

19.
算一算     
①甲、乙二人同去放羊,甲对乙说:“你把羊给我1只,我是你的2倍。”乙对甲说:“你把羊给我1只,我和你一样多。”问:甲乙二人各放多少只羊?②市场上一妇女卖鸡蛋。A、B、C三人都来买鸡蛋。A说我买你这些鸡蛋的一半,再买你1个鸡蛋的一半;A走后,B又对卖鸡蛋的说,我买你A剩下的这些鸡蛋的  相似文献   

20.
契可夫的小说“套中人”里,有位主人公叫別里柯夫。这位别里柯夫先生,不管天气冷热,出門总是穿着套鞋和棉大衣,带着雨伞。有人问别里柯夫說:“請問,为什么你在这样热的七月天还穿着套鞋和棉大衣呢?”别里柯夫回答说:“以防万一,不要弄出什么事情来,要是突然冷起来,那怎么办呢?”人家开办个新食堂,他也立刻就恐惧起来,他说:“当然,有个食堂也許是好的,可是要当心啊,不要弄出什么事情来。”人家組织一个戏剧组,成立了一个閱覽室,他又恐惧起来:“戏剧組,新閱覽室,要这些东西干嗎,当心啊,不要弄出什么事情来。”总之,他象害怕瘟疫一样害怕一切新事物,害怕一切超出平凡庸俗的生活常轨以外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