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5月22日,“纪念萧树滋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河北大学承办,河北省电教技术学会协办。来自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河北省电教技术技术学会及部分高校的教育技术专家、学者近200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缅怀萧树滋先生对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贡献,发掘他的电化教育学术思想,弘扬萧先生爱国敬业的精神,促进我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中央电教馆副馆长王珠珠就召开本次研讨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作了专题发言;我国著名的电化教育…  相似文献   

2.
在多元化的教育技术思想中,南国农先生和萧树滋先生的电化教育理论以其鲜明的本土特色和不断创新,经受了大半个世纪的时间检验,为我国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依据南国农先生和萧树滋先生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文献,并与国外教育技术理论和国内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进行比较分析,探索了两位先生的电化教育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3.
纪念萧树滋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了学习与继承萧树滋电化教育思想的问题。本文认为学习萧树滋电化教育思想要着重学习他的“五个坚持”,即:坚持开创教育现代化之路;坚持“大电教”观;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原则;坚持求实创新的精神;坚持严谨治学、高尚做人的风范。  相似文献   

4.
正南国农先生是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毕生为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贡献了卓越的学识和智慧,成就丰碑永驻。南国农先生曾多年担任我会顾问,他系统创立了中国电化教育学理论,并与时俱进,推动电化教育理论向信息化教育理论发展,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学术财富。南国农先生2011年获得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颁发的"中国教育技术事业杰出贡献奖",并在颁奖大会上作了感人肺腑的演讲,他的人格魅力将激励后人奋斗不止。南国农先生的逝世是我国教育技术事业的一大损失。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南先生的  相似文献   

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化教育馆并中国电教协会各有关二级组织 :南国农先生作为我国电化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从事电化教育工作半个多世纪 ,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 ,发展我国电化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了更好地研究南国农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影响及贡献 ,进一步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深入开展 ,中央电化教育馆和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决定 ,联合举办“南国农先生教育思想和实践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l.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 ;2 .南国农先生…  相似文献   

6.
萧树滋先生一生献给了我国的电化教育事业,是我国电化教事育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他的爱国、奉献精神,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立足国情、优化教育的电教思想,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在萧先生100周年诞辰之际,文章从生平、贡献等方面表达了对先生的缅怀和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7.
<正> 值南国农先生80寿辰之际,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和中央电化教育馆于8月1日至3日在兰州举办了“南国农先生教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会议内容包括: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南国农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教育实践对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影响及贡献;从南国农先生的治学和人生轨迹中得到启示;面临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促进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现代化建设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8.
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 :今年9月是著名教育家、我国电化教育理论的开拓者和重要奠基人之一南国农教授的80寿辰。中央电化教育馆和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将于今年8月在兰州市召开“南国农教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旨在进一步研讨总结南国农先生的理论造诣、理论建树 ,以更好地用于指导当前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活动 ;挖掘南国农先生的人格魅力 ,为教育工作者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 ;开发南国农先生为我国教育事业努力奋斗数十年如一日的精神财富并加以弘扬。(本刊记者)南国农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将于今年8月在兰州召开  相似文献   

9.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电教界的朋友们 :今天 ,由中央电教馆和中国电化教育协会联合举办的“南国农先生教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开幕了 ,值此喜庆时刻 ,我代表西北师范大学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向南国农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 !向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专家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南国农先生是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半个多世纪以来 ,他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积极探索 ,潜心研究 ,大胆实践 ,在电教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实验课题等领域形成了诸多创造性的成果和建树 ,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理论体系 ,发展我国电…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奠基人、全国教育科学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西北师范大学原终身教授、《电化教育研究》杂志原主编南国农先生,对我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学科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为缅怀先生生平事迹,弘扬先生学术思想,西北师范大学发起成立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  相似文献   

11.
《电化教育研究》2019,(11):129-129
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奠基人、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西北师范大学原终身教授、《电化教育研究》杂志原主编南国农先生,对我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为缅怀先生生平事迹,弘扬先生学术思想,西北师范大学发起成立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  相似文献   

12.
按说九旬老人早已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了,但作为中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我们最敬爱的南国农先生,毕生从事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教理论体系持续耕耘,不断探索,笔耕不缀,每年都有新的论著诞生。为了系统总结我国百年电教史,先生不避年迈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经过六年系统研究先后发表了大量论著,去年出版了课题研究最终成果——《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实现了电教人编写电教史的梦想,也实现了先生生命不息,为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事业奋斗不止的愿望!这是一部对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学科发展课程完善有重要作用的著作(教材),必将在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奠基人、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西北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电化教育研究》杂志原主编南国农先生,对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为缅怀南国农先生的做人、做事和做学问,更好地将先生的学术思想发扬光大,西北师范大学拟定于2015年3月28—29日举行"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学术研讨会暨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成立仪式",会议将以  相似文献   

14.
美国教育技术学与中国电化教育之比较张军征为了促进我国教育及电化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许多学界同仁不断将国外尤其是美国教育技术理论介绍进来。山西雁北师院的张军征先生从研究对象和领域、学科的形成背景、教育理论基础三个方面,对美国教育技术学和中国电化教育进行...  相似文献   

15.
蔡元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推动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蔡元培先生是早期中国电化教育的实践引导者和学术领路人,中国历史上许多电化教育人物和事件都和他有密切联系。他重视媒体的社会教育功能,为中国电化教育搭起了"大电教"的框架;他选拔培养电教人才,创立中国教育电影协会,起草制定教育电影法规,为早期电化教育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他积极倡导将电影等新媒体运用于科学考察与社会教育,为新媒体的应用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6.
由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期刊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承办的"第五届全国电教产品十佳品牌评选调查活动",12月4日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9年年会"开幕式上隆重揭晓并举行了颁奖仪式.  相似文献   

17.
2007年7月5-8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期刊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在武汉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期刊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协办,湖北省电化教育馆承办。共有来自全国各地20多家教育技术期刊社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就我国教育技术期刊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与今后的发展进行了交流与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召开的中国电化教育学术讨论会(91·北京)于11月5日~8日在北京举行。 这是新近成立的中国电化教育协会举办的首届学术讨论会,来自广播电视大学、电化教育馆、高等学校和有关部委的电化教育研究工作者和有关专家,国家教委有关部门、单位以及首都高等学校的代表出席了讨论会。应邀出席讨论会并作学术报告的还有日本教育工学总协会会长坂元昂教授、美国教育技术协会前会长罗伯特·G·海尔博士、香港教育技术与传意协  相似文献   

19.
刘之常先生是我国电化教育领域知名的先行者。他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深入开展民众教育,毕生致力于电化教育的实践发展和理论进步。文章借助文献史料,阐述了刘之常先生积极开展以电化教育为中心的社会教育、知识普及以及为满足社会教育的需要而开展的系列实践活动,说明电化教育实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南国农先生作为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已从事电化教育工作半个多世纪,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理论体系,推动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推进新时期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学习和弘扬南国农先生的严谨治学精神和谦虚好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