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百分之百的"等值","等效","忠实"之所以不可能,是因为任何一种与特定文化密不可分的语言既有其可译性,又有其不可译性.当翻译必须沟通语言文化时,如汉语的诗歌、对联、绕口令等,往往使它们变得不可能.本文试从翻译理论入手并引用相关实例来证实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2.
贺芬芬 《海外英语》2011,(10):186-187
翻译是一个充满悖论的领域,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就是其中一对古老的二律背反的命题。该文从讨论诗歌是否可译出发,提出这一矛盾是辩证统一的,必将在翻译理论实践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功能翻译理论把翻译视为一种目的性行为,其核心理论"目的论"为文本翻译中的变译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将变译方法应用于文本翻译,能够更好实现文本的最高翻译目的。本文将以旅游文本为例,研究目的论和变译对文本翻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邓迎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0):117-119
围绕《译者的任务》一文对沃尔特.本雅明的翻译理论展开研究,阐述了作者"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纯语言"、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忠实"的挑战等诸多的翻译思想,详细地讨论了翻译的可译性和可译性限度以及解构主义翻译思想,指出它对传统翻译观的冲击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变译理论是基于大量的翻译实践总结提出的一套颇具本土特色和意识的翻译理论。变译是以读者为目标的具体翻译方法,其本质是变通。电影片名的翻译因文化差异、观众需求不同和言语表达矛盾,有时需要采用变译策略。片名变译的宗旨就是满足特定条件下特定观众的特定需求,使观众消费电影商品,达成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6.
论马建忠"善译"之等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忠在<拟投翻译书院议>中提出的"善译"翻译观一直以来都得到翻译界的好评.本文试图从现代语言学的语符、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来论述"善译"的等值观,指出马氏的"善译"标准与中国传统的以文本为切入点的译论标准相异,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树立新的翻译理论,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7.
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存在许多分歧,争论一直未休.2002年<变译理论>一书的出版在译界同样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一些读者对该书中提到的一些内容产生了质疑,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本文作者就这些"疑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一起共勉.  相似文献   

8.
常波 《文教资料》2008,(33):57-58
马建忠于19世纪末出于挽救民族危亡的目的提出了基于传统比较语言学的"善译"翻译理论,但是没有得到当局和当时中国知识界的重视.导致马氏译论被边缘化的主要不利因素包括当时的主流翻译观、语言观和文化观,当时的翻译活动情势,马建忠译论自身的语言学理论基础以及随后严复译论的登场.  相似文献   

9.
日汉翻译中同形词尤其是异义同形词的翻译一直是一个难点,不宜搬译或尽量避免搬译几乎已成为中国日语研究界的一个共识。但在日汉翻译活动或作品中,日汉同形词的搬译现象并不少见。如何解析这种理论上的"禁用"与实践中的"活用"矛盾?利用博弈论这一个当今社会应用广泛且确实有效的理论进行分析后得知,当搬译能够实现博弈方的利益最大化,即成为占优策略时应当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0.
"变译"是相对于"全译"来说的,又可以称"非完整性翻译"。变译理论是经过多年的翻译实践演变而来的,科技英语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英语,其主要目的在于向读者传达科技知识。如果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灵活应用变译理论则能够大大提高译文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对此,本文通过分析变译理论的内涵、特点,用实例分析的方法阐释了变译理论应用于科技英语翻译中的技巧及策略。  相似文献   

11.
林英  周玉梅 《海外英语》2012,(5):143-146
通过17份中医药说明书汉英翻译的错误研究分析了目前中医药说明书汉英翻译中的主要问题,探讨以目的论三大法则为理论的中医药说明书汉英翻译的标准,并针对中医药说明书汉英翻译中容易出错的"药品名称"、"成份"、"性状"和"功能主治"四部分提出了具体的汉英翻译策略,推动我国传统医学在国际传播和实现中医药国际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安乐哲、郝大维所译《道德经》为例,阐释哲学视域下的典籍英译研究. 首先,把《道德经》置于中国自然宇宙观的大背景中,以德与道的点域理论来解读道家的关联宇宙观,以把握哲学性典籍的本质属性. 其次,从关联宇宙观和过程哲学角度解读《道德经》的文本,并对其关键术语英译进行阐释,诸如"道""德""天""无为"等. 最后基于译文文本揭示安乐哲的典籍英译观,包括"语言群"概念的提出,动名词的运用、类比在哲学和文化翻译中的运用等.  相似文献   

13.
对翻译标准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传统的翻译标准的分析,认为该标准具有模糊性和人文性,更适用于外国文学作品翻译。对于非文学作品的翻译,可遵循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语言通顺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商洛市政治、经济、旅游、文化、对外开放等事业的快速发展,商洛市公示语汉英翻译很有必要。然而,商洛市公示语存在英文翻译缺失,英文拼写错误现象普遍,机械死译、乱译,英文翻译不符合表达习惯或国际惯例等问题。商洛市公示语英译可采用借译、仿译、创译等策略,以提高其公示语英文质量、提升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5.
《周易》是我国上古时期一部以占卜形式出现,深藏玄机的伟大文化元典。虽然它一直笼罩着神秘的面纱,但却闪烁着夺目的光彩。本文从《周易》文本的诠释入手,通过对“周”、“易”、“阴阳”、“五行”、“八卦”的考释与探究,力图印证《周易》是人生与宇宙哲学的渊深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6.
翻译日文法律论著必须遵循"忠实"、"通顺"和使用"法言法语"这三条标准。"忠实"要求准确传达原文内容,是法律翻译的根本和前提。"通顺"是字句要顺、明白、流畅,使译文更加完美。而"法言法语"要求使用法律专业用语,是法律翻译的"点晴"之处。从事法律翻译,除了具备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有较好的日语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7.
研究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了京、沪、青和烟四地专、兼职翻译人员的基本情况数据并利用统计软件对其中的一些方面进行了分析,证实了影响译员年收入的因子主要是"工作类型"、"日工作时间"、"译文类型"以及"语种"。同时也发现了国内翻译行业的其他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围绕《译者的任务》一文对沃尔特·本亚明的翻译理论展开论述,通过分析和探讨如"纯语言"、"来世"等重要概念,发掘蕴涵在其中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从而揭开沃尔特.本亚明的《译者的任务》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艾略特《荒原》七个中译本中的宗族典故翻译,发现七个译本中的宗教典故翻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望文生译”、混译和不译的问题,导致“文化传真”的失败和“读者接受”的困难;探究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译者的翻译态度和方法,讨论了文学作品中宗教典故翻译的一般性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评析一首名诗的汉译引出对翻译本质的讨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认知接力。并在此基础上对“信”、“达”、“雅”作出新的阐释,提出以“信”、“达”、“明”取代“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此外,文章也试图廓清如何把握“异化”和“归化”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