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肖勇 《现代情报》2003,23(12):218-219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美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新经济”现象。通过对新经济形态的历史逻辑分析。较完整地描绘出了知识经济概念产生与演绎的发展历程:从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经济,到信息经济、高技术经济,最后到知识经济。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知识经济概念对信息经济概念与高技术经济概念的超越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技术供需协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高技术产业技术供需复合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运用距离协同模型并融合熵理论对京津冀技术供需系统2005—2015年的协同水平进行研究发现:京津冀高技术产业技术供需协同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并实现从弱协同到基本协同阶段的过渡;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对技术供需水平的提高起重要推动作用;各地技术资源禀赋异质导致高技术产业技术供给要素与需求的协同水平及需求要素与供给的协同水平呈差异性,且专利技术供需协同面临较大挑战。基于此,在推动技术需求驱动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建立,提高有效技术评估、筛选与供给,完善区域技术供需对接机制,推进技术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促进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供需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经济”是一种新型生产力的主要载体,是以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作用与功能扩散为特征的新经济形式。“新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高新技术整体创新能力的显著提高,而且要求政府产业管理体制进行相应的转换和创新。对比“新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现行政府产业管理体制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为此,深入研究政府产业管理体制因素对“新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分析其促进“新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4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著名环境科学家成思危教授在武汉大学作了一场题为“新经济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的精彩报告会。报告会内容简短而内涵丰富。成教授思想深邃,侃侃而谈,抽丝剥茧的为我们撩开了“新经济”的层层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5.
大公司为什么开展新业务?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企业现在面临的是一个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的未知世界。“新经济”概括地说是信息化、全球化的产物。首先,“新经济”是一种建立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普遍应用基础之上,通过信息的有效流动来直接迅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经济形态,是对传统工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R&D知识溢出的实证研究——以高技术产业为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区域创新体系中地理媒介知识溢出,已经成为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等学科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依据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运用知识生产函数模型框架,以高技术产业为例,对我国高等院校R&D知识溢出的空间范围和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高等院校对于高技术产业的知识溢出是正向的、显著的,但溢出程度较低;相邻区域之间的高技术创新具有空间依存性,一个区域高技术产业的知识生产不仅增加自身区域的知识存量,而且会溢出到邻近区域,引起邻近区域知识存量的增加。依据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强化知识生产与溢出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是美国新经济的发动机,高技术产业的孵化器。本文运用制度分析的方法,剖析了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企业融资、产业孵化和组织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科技园区是70年代后全球发展起来的新事物,它是一种高技术发展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新经济生长点及新型现代组织管理形式,已经并且正在对世界各国的高技术竞争、科技进步和人类未来历史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高科技园区,在世界各地的名称不尽相同,有“科学园”、“工业园”、“研究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试验区、示范区)”、“技术三角带”、“高技术开发中心”、“基因谷”、“硅谷”等等。尽管名称、组织、范围、特点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知识、技术、人才高度集中和融科研、教育、生产为一体的科技资源综合性开发区域。据1996年一份资料统  相似文献   

9.
发展创业投资 建设知识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创业投资对发展商技术产业的促进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席卷全球的高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目前主要工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已超过40%,高技术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已达到40%-50%。在美国,以微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主要力量。 高技术的迅猛发展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崛起。与传统的工业经济相比,在知识经济下,社会财富的创造更多地依赖于无形的智力资本,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美国之所以从1991年3月以…  相似文献   

10.
陈晔 《软科学》1989,3(4):41-45
<正> 一、搞好事业规划。纵观国内外高技术产业区的建设,可以发现,成功的高技术产业区无一不是经过精心规划、精心设计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规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设的速度和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英国艾思顿科学园就是因为规划、组织、管理得法,才能够在三年的时间内取得剑桥科学园十年方取得的成绩,从而后来居上,成为世界著名的高技术产业区。高技术产业区发展的事业规划主要包括选择创办地点,确定主攻方向,明确阶段目标三大内容,现分述如下:1、选好办区地点。高技术产业区建设需要大批高质量的科技人员支撑,因而需要临近高校,科研机构聚集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信息》2004,(5):36-37
产业聚集区的发展成为近年来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现象。例如,在发展高技术产业方面,中国已有许多城市致力于建设“中国硅谷”、“中国光谷”、“中国药谷”等产业聚集区;在传统产业的推陈出新方面,也有些城市以建立产业聚集区为重点,如“中国瓷都”等。产业聚集区形成相关产业的聚集,可以发挥产业自我发展的功能和辐射功能,获取竞争优势,形成地域品牌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晋 《学会》2002,(8):58-59,61
本文从高新技术产业化是推动我省经济增长的关键 ,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现状 ,怎样实现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化这三个方面论述了“发展高技术 ,实现产业化。”并分析了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我省新经济增长点 ,对我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铮  何琼  谢书玲  陈建国 《科研管理》2007,28(2):105-111
新经济产业已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重点和着眼点,本文归纳总结了中国各区域提出的新经济产业发展动向。为验证各区域新经济产业发展动向的合理性,本文运用区位商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区域发展情况,结合中国各区域的实际发展情况进一步验证各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动向的可行性。分析表明:目前各省市自治区提出发展的新经济产业并不完全符合自身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人类社会正从传统的以资本、劳动力、土地等为生产要素的工业经济时代走向了新兴的以知识为核心生产要素的第三次经济革命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处于社会中心地位,智力资源被视为财富和资本,高技术产业已成为第一支柱产业。知识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以保护新知识、新经济中蕴含的先进生产力。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由此应运而生,它从产权的角度,赋予权利人以一定时期的独占权,以此鼓励知识的创新,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建立,为“知识”走向“权利”提供了…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关系势态从“对抗”转向“对话”的新形势下,我国的国防科技面临双重任务;一是用高技术武装和改造现有军事工业及其研究系统,以适应国防现代化的需要;二是充分利用军工科技优势,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建立、形成与发展。本文试就第二方面的任务,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道路——产学研联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技术产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产物,它具有鲜明的集约化特点,集基础、应用和开发于一身,集科技、经济与社会于一体,它需要高度集约的智力、资金和设备,在市场导向下,“使许多原以学科建设为内涵的大学、大所,逐步以目标任务为核心,向研究型的方向发展.现在全世界围绕高技术的研究开发,已涌现出数百个大大小小的高技术开发园区,它们的出现,为大学、科研院所和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指出一条光明之路.  相似文献   

17.
在新经济时代,高技术园区发展要求的是一种现代产业集聚,其对引导高技术园区的发展具有较大绩效。本文在一个产业集聚的视野范围内,循着产业集聚理论逻辑,探讨其发展的多维制度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主要应用投入产出方法定量分析了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联关系,认为湖北省以信息及软件业和电子通信业为核心的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有较强的关联度,今后应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的信息化进程,加速高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产业融合,加快促进湖北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19.
唐更华 《软科学》2001,15(2):89-92
硅谷高技术产业成功的根源既不能单纯地归结为技术创新,亦不能单纯地归纳为制度创新,而应归结为高技术与创新制度的完美结合。硅谷的技术优势已被广泛认同,本文着重从生产结构、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和“产学关系”三个角度概括硅谷的主要制度优势。硅谷模式对我们的重要启示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新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培育风险资本市场是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最为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虽然集成电路自诞生以来,集成电路产业一直沿着摩尔定律这一被IT业奉为圭臬的定律发展至今,但随着物理极限的临近和集成电路产业的演化,未来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将会出现新的变化和机遇.本文通过对世界集成电路产业地域形态、技术形态、产业形态和商业形态的分析,提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应遵循“产业形态整合-技术形态升级-商业形态创新”三个阶段,逐步实现产业整体能力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