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列整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考方法和步骤基本相同:审题、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检验、作答.但要注意两点:一是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是用分式表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二是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既要检验是否为原方程的根.又要看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实际意义.下面以2006年中考题为例进行说明.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列整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考方法和步骤基本相同:审题、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检验、作答.但要注意两点:一是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是用分式表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二是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既要检验是否为原方程的根.又要看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实际意义.下面以2006年中考题为例进行说明,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用字母来代替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也就是列出方程,然后解出未知数的值。列方程解应用题时,要注意分析研究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为以后学习各类方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解应用题时,如果问题中涉及的未知数比较多,那么只设一个未知数,列式就会变得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设两个或两个以上未知数,然后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组解。若设两个未知数,应找出两个相等关系,列出两个方程。一般地,当方程组里方程的个数和未知数的个数相同时,方程组有一组确定的解。一般情况下,解同一应用题,列方程组比列一元方程式要容易一些,但求解的过程相应要复杂一些。因此,解题时应有全局  相似文献   

5.
应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知道分式方程是指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其次是使原分式方程的分母为零的根是原分式方程的增根.产生增根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去分母时,在分式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了一个可能使分式方程的分母为零的整式.这样的去分母不能保证新方程与原方程同解.所以检验所得出的结果尤为重要.通常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审题、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答题.  相似文献   

6.
应用题总复习建议师桂清(接上期)五、列方程解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是运用代数的方法解答应用题。其解题关键是要抓住数量问的等量关系,根据已知数与未知数间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复习中,要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答多步复合应...  相似文献   

7.
巧设未知数     
在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时,设未知数是顺利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若能根据题目中各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特点设合适的未知数,就会降低列方程和解方程的难度,提高解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问题中需要求出多个未知量时,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数量关系类型不同的应用题,在设未知数时应灵活处理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8.
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是我们解应用题的常用方法.但有的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是不等关系,怎样解这类应用题呢?我们可以仿照列方程的方法,根据题目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再解这个不等式,便可获解.这类问题的特点,就是在表达数量关系时常出现“至少”、“至多”。“大于”、“小于”等词语.其解题程序可归纳为:审题——设未知数——找不等关系——列不等式——解不等式——检验并作答.列不等式解应用题,教材只在《代数》第81页出现一例,而数学竞赛中十分常见,近年来的中考题开始出现并渐渐流行起来,因而掌握其解法十分必要.下面…  相似文献   

9.
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寻找等量关系又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从如何寻找等量关系、如何利用等量关系列方程、如何设未知数来探讨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10.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转折点之一,对以后解应用题来说又是启蒙阶段,引导学生过好这一“关”很重要。列方程和列算式解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是不同的:列算式是从未知到已知或从已知到未知的分析法、综合法。列方程是把未知数设为x后看成已知数,根据数量关系列出代数式,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小学就学过设未知数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七个字):审——设——找——列——解——验——答.“审”就是首先要审清题意:“设”就是设未知数,一般来说怎么问怎么设;“找”就是找等量关系;“列”就是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就是解所列的方程;  相似文献   

12.
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同学们一般都首先将所求的量设为未知数x,从而围绕x建立方程和解方程,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思考方式.但这种方式并非最佳的思考方式,特别是在稍有难度的习题面前,容易暴露其弱点.本人认为:在解应用题时,寻找各种元素之间的等量关系,是解题的核心.在分析时,应先考虑诸等量关系中,哪一种关系最明显、最容易建立方程,然后根据建立方程的需要设立未知数,这样可以化难为易,顺利解题.下面举一例进行分析.甲、乙两列车分别从相距300千米的A、B两站同时相向而行,相遇后,甲车再经过2小时到达B站,乙车再…  相似文献   

13.
应用题是初中数学常见的题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1.审题;2.设元;3.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或方程组;4.求解;5.检验;6.作答.下面谈谈几种常见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寻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步骤.列方程解应用题时,首先要根据题意及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能够反映应用题含义的等量关系,然后再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找到题目中隐藏的相等关系呢?三招将深深隐藏的等量关系请出来.  相似文献   

15.
第1课时方程(组)的实际应用 一、要点回顾1.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1)仔细审题.弄清楚题意及有关事物的概念;(2)找出题中明显的等量关系和隐含的等量关系;(3)选设未知数,并用含这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其他未知量;(4)利用未曾用过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相似文献   

16.
应用题是数学竞赛中的热门题型,涵盖的知识点较多,且解法多样灵活.而方程则是最为常见的解题工具.解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列出相应的方程式,而列方程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未知数的设立,因此,要列好方程,首先要学会合理设置未知数,设置有价值的未知数.设立直接未知数或间接未知数是同学们在解方程时常用的方法,一般的方程应用题运用以上两种设法基本上都可以解决,但是有些较复杂、信息量较大的题目就要学会设置辅助未知数来巧妙求解.  相似文献   

17.
在解某些应用题时,由于问题涉及到的量比较多,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也不明显,若只根据题意,直接设未知数,就不容易解决问题,此时,我们可以设些辅助未知数,把那些不明显的关系表示出来,而在求解含辅助未知数的方程(组)时,我们可以根据方程(组)的特点,将辅助未知数消去,不需要求出辅助未知数的值(有时也求不出辅助未知数的值),就可以得到原问题的解.这种解题原则,可以简单地说成“多设少求”.这里仅举列方程解应用题数例供初一同学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8.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 x 使方程平衡。小学生长期习惯于算术解法,初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往往不太适应。教列方程解应用题,先要向学生讲清列方程与算术解法的区别:算术解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是“不平衡”的,只有题中给出了的数才能参加运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学好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在学这部分知识之前,学生习惯了未知数不参加列式,用算术法解应用题的思路,得数即为所求。而用方程法解应用题时,未知数不但要用字母表示,而且要参加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所等并非所求。在解题思路上和算术法大不相同。相等关系如何找?方程怎么列?学生不习惯,甚至茫然失措。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小学教材的知识范围,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把列方程解应用题如何找相等关系的教学分成几个类型来进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根据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特点,确定比较合适的方法来找相等关系。总的来  相似文献   

20.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时.对一些已知条件过少或隐蔽的问题.等量关系往往很难发现,常常需要设辅助未知数.在已知条件与所求量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列出方程,从而解决问题.而且对于辅助未知数,往往是只设不求.下面列举几例,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