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歌讲究形象思维.诗人具有良好的形象思维,才能创造出优美的诗句.我们在教学中也不妨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充分利用形象思维去理解诗.《望庐山瀑布》写得生动、形象,它以诗句的气势磅礴而著称,以仙境般的意境而吸引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体会诗的意境,我采用了我们学校“立体教学”中“各科相互渗透”的教学方法,把绘画渗入语文教学,寓古诗教学于艺术活动中.教学是这样安排的: 1.老师根据题意画出诗人李白望瀑布形象的简笔画,结合解题介绍作者,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诗境,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形象. 2.自读第一句诗后,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自己画出“香炉峰”和“生紫烟”的景色,展示庐山瀑布的背景,以此检查学生理解诗句的情况.同样,在学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占了一定的比例,而在古诗中,写景状物的尤占多数。古诗写景状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诗中有画,画中寓情。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古诗教学中来了一个“返朴归真”,引导学生将诗中的“画”用口语描绘出来。如教《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的“日暮苍山远”一句; 师:诗句中描写的“太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 生:是傍晚的太阳。 师:诗句中哪个词告诉我们此时的太阳是傍晚的太阳? 生:诗句中的“暮”字。  相似文献   

3.
古诗教学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诵读、思考、领会、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古诗的能力;还要注重开拓古诗意境,使学生真正理解诗意,从而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感受到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面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这一难点,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4.
古诗教学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诵读、思考、领会、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古诗的能力;还要注重开拓古诗意境,使学生真正理解诗意,从而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感受到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面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这一难点,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用了不少文质兼美、意境深远的古诗。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媒体辅助手段创设诗境,引导学生感知古诗的整体美;帮助学生品词赏句,体味语言美;指导朗读,体会情感美,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感知·悟性·品味──如何引导学生读懂古诗和林县第一小学李军民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懂古诗呢?王国维在《人间诗话》中曾说:“词以境界为最上”.境界即意境,意境乃诗的灵魂,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是学生读懂古诗的关键。诗的意境是情趣与意象的...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教材中编入的古诗 ,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 ,创设了优美的意境 ,表达了深挚的感情 ,千百年来广为传诵。诗中的语言美画面美与意境美融为一体 ,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古诗中感受美的熏陶 ,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这应该是古诗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现就初中第三册《诗五首》的教学谈谈我的体会。一、读诗作画 ,再现古诗的画面美 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 ,诗人则用语言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 ,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 ,融诗情…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望庐山瀑布》一课的教学浅议□陈黎晖《望庐山瀑布》是一首精美的绘景诗。作者李白抓住瀑布的动态,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瀑布的磅礴气势。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使之既能理解诗句,又能使语言训练达到一定程度?在教学中,我按古诗的内在逻辑及不同诗...  相似文献   

9.
读写训练要在理解诗句的含义和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古诗的特点,在理解时要弄清它的内涵,填补诗句之间在内容上的空白,明确全诗所表达的感情,应着重抓诗句中关键字词(包括实词和虛词)的理解。在教学《寻隐者不遇》这首古诗时,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理解了“言”、“只在”的“只”、“云深”的“深”这几个字的含义。然后抓住《寻隐者不遇》一诗在表现形式上是问答体这个特点让学生相互问答,结合诗句,想象出该怎么问怎么答才符合诗的内容。这样  相似文献   

10.
<正>古诗文对于小学生而言,既是他们文化底蕴上的积淀,也是他们语言拔节过程中的锦上添花。文言的凝练,可谓字字珠玑;古诗意境的丰富,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展开联想,逐步体会古诗的感情美;发展形象思维,体会诗中的形象美;抓住景和情,体会诗的意境美;抓住关键句,启发学生体会诗的语言美。下面我着重谈谈自己是如何一气呵成,让小学生入情入境,走进早已久远的年代,逐步去切身感受古人  相似文献   

11.
古诗教学应该与时俱进,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学古诗,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探索诗的意境美;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推敲品赏诗的语言美;引导学生驱遣想像,展开积极联想;指导学生反复吟咏,增强感染力度。  相似文献   

12.
古诗教学应该与时俱进,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学古诗,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探索诗的意境美;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推敲品赏诗的语言美;引导学生驱遣想象,展开积极联想;指导学生反复吟咏,增强感染力度,体会古诗的音乐美。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古诗教学,多注重字词的讲解和诗句的翻译,而忽视了学生对古诗的意境和作者情感的理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古诗"五步教学法",引导学生在看图、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诗句的含义,体味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优化了古诗教学。下面以六年制小学语文第  相似文献   

14.
一、教给自学方法。感受诗趣由于古诗是用古汉语写成,与现代文有一定距离。因此,要感受其语言美,首先必须读通、读懂。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学会“一拆、二释、三理、四补连”的自学古诗的方法。一拆:就是把一句诗拆成一个个独立的词.特别要注意古诗中的词多数是单音节的。  相似文献   

15.
小学高年级教材中的古诗大都意境清新,含意隽永。情境教学能把诗的意境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到一起,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之中,感知诗句创造描绘的鲜明形象,受到诗人炽热的情感的感染;并且能为学生开拓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时机。因此,运用情境教学原理能优化高年级古诗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对落实语言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有好处。 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进行古诗教学,应该着力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6.
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展开想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它凝炼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倍受人们喜爱。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用极为有限的诗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因此,要引导学生将诗人高度概括或省略了的生活内容、人物形象,以及诗句的言外之意,加以补充,领悟其情,这就需要想象和联想。 以诗的形象唤起学生的激情。诗用凝练的语句创造意境,勾画形象。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循着诗所创造的意境和它勾勒的形象去思考。如孟浩然的《春晓》,首句破题,二句即景,写悦耳的鸟声;第三句回忆昨夜的阵阵春风春雨;最后又回到眼前,…  相似文献   

17.
《杂诗》是新编入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9课中的一首古诗。诗人用向故友探询乡情的口吻,表达怀念故乡的深情。诗意简洁明了,情景交融。在教学中,我启发学生想象,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新授前,我先介绍作者王维,着重强调了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有人曾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后面的教学活动打下基础。这首诗,作者是从叙家常的角度写的,学生容易理解。教学时,我先解释重点词:“绮窗”、“著”、“花”、“未”,比较多义字:“君”、“应”。然后我表情朗读全诗,让学生根据字词初步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为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我根据这首古诗的特点,着重引导学  相似文献   

18.
古诗的鉴赏教学着眼点是改变只凭借注释、教师讲解读懂内容、识记背诵诗句的教学模式,而应以诗的语言品味为基础,让学生学会鉴赏诗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笔者尝试着在古诗教学中"以诗比诗、以诗悟诗、对比鉴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感悟、想象和表达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纵观这节课的实施效果,发现"对比教学"模式中的学生,认真倾听,发言踊跃,适时追问,机智应答,敏锐发现问题、深入感悟文本。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助于体会古诗的意境;有助于品词析句,体味古诗的语言美;有利于体会古诗的情感美;有助于启发想象,运用语言表达美,可以有效提高古诗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古诗词语言精炼、意境深远,锤炼的语句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读者在诵读过程中,大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神游万仞。可是在古诗的教学中,我们却忽视启发学生想象,而将教学的精力过多地投入到了解词析句,诗句背诵中,致使古诗的教学失色许多,古诗的语言、情感对学生的熏陶、浸润显得缺乏。如何让我们古诗教学和我们古诗词一样的意味绵长呢?个人认为在古诗中启发学生想象是一把很好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