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蓝牙技术提供了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标准,同其它无线技术一样,蓝牙技术的无线传输特性使它非常容易受到攻击,因此安全机制在蓝牙技术中显得尤为重要。虽然蓝牙系统所采用的跳频技术已经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但是蓝牙系统仍然需要链路层和应用层的安全管理。本文首先讨论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然后介绍了在蓝牙系统中采用的安全技术。  相似文献   

2.
《科技新时代》2006,(4):78-78
随着蓝牙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MP3播放器支持蓝牙功能。因此对于MP3玩家来说,拥有一副支持蓝牙功能的耳机.从而摆脱线的束缚,是十分具有诱惑力的。国产新生代品牌Poya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具有蓝牙功能的立体声耳机,它不仅可在蓝牙MP3上使用,更可以在其他支持蓝牙的产品《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上使用。  相似文献   

3.
大有 《科技广场》2004,(2):66-74
蓝牙是什么?蓝牙可以做什么?你每次听到这个耳熟的科技名称时,可能无法具体想象它是什么样的,事实上,蓝牙技术能让许多3C产品变得更加方便好用,它不但可以取代传统的传输线连接方式,而且还能有许多新鲜的玩法,在这里,我们将先带你快速了解蓝牙的工作原理,对蓝牙有初步的了解后,我们还会告诉你如何让自己的电脑拥有先进的蓝牙功能,藉以和各种具备蓝牙功能的3C产品实现无线连接,同时,提供几种有创意的玩法,让蓝牙技术提升你的生活!Let Go!  相似文献   

4.
鲜花和女儿     
彻底摆脱电子产品纷繁的连接线,达到真正的“无线”自由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而蓝牙技术的广泛应用则使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光明前景,从最初的与手机相配的蓝牙耳机,到内置蓝牙技术的数码相机,再到国际众多知名汽车厂商把蓝牙技术作为汽车标准配置之一,可以说蓝牙越来越成为先锋科技的宠儿。今年1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展(CES)上,  相似文献   

5.
蓝牙是一种低成本、低能耗、小范围的无线通信技术,主要用途是为移动设备(手机、PDA和其他便携设备)提供相互通信的能力。蓝牙并非是一项新的技术,但利用Java在MIDP平台下开发蓝牙应用程序却是一项新的技术。为了在JavaMIDP平台下开发支持蓝牙技术的软件,JCP定义了JSR82标准--Java蓝牙无线技术APIs(JABWT)。本文阐述了如何使用JABWT设计蓝牙应用程序,并对串口仿真协议(RFCOMM)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然后应用RFCOMM协议在JavaMIDP平台下开发了蓝牙通信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6.
解秘蓝牙     
《世界发明》2005,(5):16-16
你还在担心蓝牙耳机的电量不足吗?你还认为蓝牙传输图片的速度太慢吗?你还害怕有人利用蓝牙给你发送病毒程序吗?那让我们看看蓝牙技术小组正在千些什么,他们做出了哪些努力,这些改进和我们的生活有多大关系。  相似文献   

7.
蓝牙是一种短距离小范围的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协议标准。本文先对蓝牙技术进行简要介绍,而后对蓝牙的协议体系结构及各个协议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着重介绍了主机控制器接口(HCI)层及HCI指令和HCI事件的实现机制。最后以Ericsson公司的蓝牙模块ROK101008为例,详细分析了单片机与蓝牙模块的硬件接口和软件接口的实现过程,从两个方面来说明单片机如何控制蓝牙模块,为实现蓝牙模块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做铺垫。.  相似文献   

8.
随着驾驶安全问题受到更广泛的关注,蓝牙车载免提也因此而获得强大的市场支持。蓝牙载免提系统的设计涉及两大主要问题,第一个是蓝牙技术的问题,第二个是在车内空间狭小的情况下所涉及的回音消除及噪声抑制的问题,CSR公司在这两个方面都处于领导者的地位,本文将详细描述基于CSR芯片方案和CSR-HF回声消除软件系统的蓝牙车载免提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信息》2006,(8):37-37
Broadcom公司日前宣布它在移动电话蓝牙市场处于领先地位,该市场目前是蓝牙芯片最大的市场,预计2006年蓝牙技术将用于三亿多部手机内。据市场调研公司IMs Research的分析,Broadcom至去年第四季度为止销售了比其它竞争对手更多的蓝牙芯片。Broadcom称,其蓝牙产品因具备针对移动手机的广泛和先进的硬件和软件,目前被世界前六大移动电话制造商中的四家所采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信息》2006,(6):24-24
在2003年的第8届IIC上,TI和Philips的技术专家曾经探讨过有关蓝牙和WLAN干扰的研究成果,自那以后,解决蓝牙和WLAN的共存问题成为许多公司要攻克的难题之一。随着蓝牙与WLAN应用的普及,解决其共存问题变得日益迫切。在本届IIC上,Philips的蓝牙和WLAN共存策略也许不失为一种比较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在对蓝牙技术和无线个人局域网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移动终端设备软件和蓝牙局域网接入点NAP在Windows系统上的实现过程。在防御蓝牙配对PIN码攻击方面提出了一种新的防御算法,提高了蓝牙网络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2.
随着GPRS、CDMA1X、蓝牙、WLAN等无线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逐渐普及,移动生活、移动办公逐渐由概念转为现实,信息数据触手可及。设计并开发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智能点餐系统客户端,旨在为消费者提供全新的用餐体验。  相似文献   

13.
蓝牙(bluetooth)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讯技术,它将在一定范围内的电子装置通过局域的无线网连接起来,除去了传统的电线。在未来,智能家电必将以因特网和家庭网络为基础,能在无线网络中实现数据、命令等的双向传输,蓝牙技术无疑是将来家电发展的优选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4.
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协议-Zigbee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比较热门无线网络连接技术有:无线局域网(Wi-Fi)、蓝牙(Bluetooth)、红外数据传国(IrDA)等[1].但是这些技术的传输媒介、距离、传输时的功耗、协议栈占用内存空间等因素使它们不能完全满足无线网络传感器的应用要求.本文研究将Zigbee做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入网协议.实现其在传感器节点中的移植,对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提出蓝牙高级音频系统的应用模型,设计了一种符合应用框架规范的蓝牙高级音频应用系统软件,实现了立体声音频流的传输、电话免提和无线音视频遥控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oposes a remote vital signs monitoring system, which integrates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 (WBAN) and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 phone technology. Four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signs, e.g., ECG, SpO2, temperature and blood pressure, can be continuously acquired or derived from two wireless sensor nodes—ECG sensor and integrated SpO2/temperature sensor. Once sentinel events happened or the request to real-time display vital signs is confirmed, all physiological signs and critical indices will be immediately transmitted to patient's PDA phone through Bluetooth and further relayed to doctor's PDA phone through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GSM) technology. A prototype of such system has been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which will offer high standard of healthcare with a major reduction in cost for our society.  相似文献   

17.
2.4 GHz频段是蓝牙、WIFI及很多无线设备使用的频段。在这个ISM开放频段内,设备使用中难免会受到相邻频段及正使用该频段的其他设备的干扰,造成信号传输效率低、质量差的情况。对此采用抑制干扰的手段是不现实的,而用规避干扰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更具优越性、适应性。本文利用FHSS的基本原理,针对不同传输性质的煤气表抄表设备通信要求,采用同步固定跳频算法或自适应跳频算法来实现不同设备间的可靠数据传输,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李伟  吕杨 《科技广场》2007,(5):66-67
本文针对当前信息家电研究中出现的热点与难点,利用蓝牙技术在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中工作频段通用、抗干扰能力强、使用方便等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基于BlueZ蓝牙协议栈的嵌入式信息家电平台中的蓝牙通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