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江天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1(3):70-71
瞿秋白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针对初期左翼创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 ,提出作家在创作中要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反对“主观主义的理想化”和“革命的浪漫谛克” ;大力提倡大众文艺 ,努力推动革命文艺的大众化 ;密切注意当时出现的作品 ,撰写了大量的文艺批评文章 相似文献
2.
杨兰英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2):50-52
瞿秋白在1931年1月党的六后四中全会上被解除中央领卑职务后,积极投身于当时兴起的左翼文化活动。他从理论的高度引子了这场运动,不仅建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而且在文艺大众化及文艺批评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文艺界关于文艺大众化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几种观点,其中瞿秋白的文艺大众化的"三化"原则,即题材的斗争化、体裁的朴素化、作者的工农化,就是其成果之一,并成为他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王琦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0,14(4):11-14
文艺大众化思想是瞿秋白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瞿秋白文艺大众化思想在"向群众去学习"的前提下,主要表现为文艺形式的大众化、文艺作品内容的大众化和大众化文艺的创作方法等方面。瞿秋白对大众文艺的倡导对改变当今大众文艺的"低俗化"倾向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何振东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9(1):107-111
瞿秋白在其革命生涯中,对于发展民族先进文化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二)倡导革命的文学观;(三)坚持文艺的现代化和文艺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7.
蒋明玳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18-20
瞿秋白为中国左翼坛译介、输入了一系列马列主义艺理论的重要原理,它的艺思想对“左联”作家的创作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而且,瞿秋白与包括鲁迅在内的大批“左联”作家亦师亦友的革命同志关系,为他参与对“左联”的领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刘小中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2,6(3):1-5
瞿秋白与茅盾曾就文艺大众化问题展开争鸣。分歧集中在对“五四”文学语言的基本评价 ,以及在推进文艺大众化过程中“技术”与“文字”何为主次等问题上。由此可以发现二人在文学观念上差异及产生差异的深层原因。瞿茅二人在争鸣中表现出的求同存异、不为贤者讳的批评风范 ,为今天的文学批评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9.
董德福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11-17
80余年来,对五四运动的解说虽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瞿秋白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评价五四运动的第一人,他将五四运动纳入世界革命视野中来考察,是“五四”激进革命话语形成和确立过程中的重要一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瞿秋白领导了一场文艺大众化运动,旨在通过对“五四”文学革命的批判性审视,为新的文学革命鸣锣开道。他倡导来一场“无产阶级的‘五四’”,以否定资产阶级的“五四”,实质是文艺领域领导权的争夺,与其说是文学革命,不如说是政治革命。 相似文献
10.
11.
陈辽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1999,(1)
在中国现代文艺运动史上,瞿秋白第一次明确地把文艺现代化和大众化联系在一起来谈文学革命的继续深入问题。他的文艺现代化、大众化理论,不仅对三十年代文艺运动具有指导价值,而且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也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丁景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4)
瞿秋白(1899——1935年)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和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是我党历史上才识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和宣传家。一九二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三年初从苏联回国,同年六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以后又历任第四、五、六届中央委员。秋白同志活跃在党的理论宣传工作战线上,是我们党早期优秀的理论家之一。他从事《新青年》、《向导》和《前锋》等刊物的编辑工作,并且在这些刊物上发表了许多论文,致力于宣传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他应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国内外形势,为刚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做出了可贵的努力。他又是培养革命青年的上海大学 相似文献
14.
曹利群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4(4):6-9,14
瞿秋白的民族思想直接源于以列宁为首的苏俄民族思想理论和民族政策,又将其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丰富和充实。其中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民族问题的理论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包括关于民族解放独立、民族平等自治、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等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5.
文艺社会学方法论是瞿秋白所有文艺观的根本方法论依据,是其文艺思想中最鲜明的特色和最关键要素之一.瞿秋白从一开始就关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侧重于从文学对社会的功用角度切入文艺问题,强调文艺是上层建筑中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受社会存在所决定和制约,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与此同时他也辩证地认为文学艺术可以反作用于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6.
17.
蒋明玳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50-53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以及文艺大众化问题,是瞿秋白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瞿秋自在这两个问题上的观点,具有明显的“工具论”色彩,而贯穿其中的政治血脉则是“阶级斗争”,它反映了当时革命文艺队伍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立场和态度。瞿秋白也以此建立起一套具有典范意义的文学批评模式。 相似文献
18.
陆贵山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11):1-4
自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间,中国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伴随着历史的转型,中国当代文坛进入了一个沸沸扬扬、纷纷扰扰的时期。特别是西方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涌入、移植和引进,对中国当代文论的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仅仅20年,中国学术界几乎走过了西方文论近一个世纪的学术路程。现当代西方各种文艺思潮、批评模式、文艺观念、 相似文献
19.
陈雷刚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30-35
在中共"三大"召开前后,瞿秋白做了大量出色的工作:会前,率先提出建立反对帝国主义联合战线的观点,为中共三大制定国共合作政策做思想舆论准备;参与三大筹备和部分会务工作,负责起草三大的党纲草案,参加党章的修改工作,并担任会议的翻译,为大会的胜利召开做出了贡献;会中,就起草《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和共产国际"四大"的情况向大会作了报告,积极主张同国民党合作,给予了马林全力的理解和支持;会后,为实现中共三大确定的国共合作政策,致信季诺维也夫和积极参加国民党一大及国民党改组试点工作,为促成和实现三大确立的国共合作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瞿秋白狱中所书《多余的话》能够反映出其在无产阶级革命中所作出的个人兴趣、乃至生命的无畏牺牲。更进一步,对于荣誉的第三重牺牲,是瞿秋白革命精神的独特部分。一切为人民的初衷,革命与责任高于生命以及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革命态度的无产阶级英雄观。深刻体现了瞿秋白一心为革命志业争取主动、争取进步、争取胜利,为人民幸福奋斗终生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