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路遥在八十年代初期发表的《人生》和鬼子在九十年代末发表的《被雨淋湿的河》分别反映的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青年面对的人生课题及其生存境遇。他们面对的人生课题不尽相同,但他们的生存境遇就像一场不断延续的危机。由于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的变化,两部作品对危机的演绎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张炜  曹耀华 《现代语文》2004,(11):22-22
我们的记忆中,对老一代的见解很多地方是排斥的。这种排斥不仅是源于情绪,而且还来自理性。他们出生在一个特殊的时代,他们的见解总是那么褊狭保守,那么荒谬。可当人生过半,再回忆从老一代听到的很多东西,竟然十分惊讶地发现:老一代对于事物的判断,今天看来很多都是对的。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之路就是出仕从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而优则仕",这是他们的人生轨迹,也是他们的唯一理想,唯一价值取向。那么当这条路不能走通时怎么办呢?下面浅谈我的看法与见解。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通过讲述彼得一世的改革、沙皇俄国的侵略扩张和普加乔夫起义,使学生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经济发展,加强了军事力量,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为沙皇俄国的进一步侵略扩张创造了物质条件;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扩张,到18世纪晚期,俄国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重点难点重点:彼得一世的改革,沙皇俄国的扩张. 难点:沙皇俄国的扩张情况。教学用具放大“俄国在欧洲的领土扩张”图;“普加乔夫起义”图。  相似文献   

5.
大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其实,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项链>主题的探讨,前人之述备矣.但阅读在继续,思考也在继续.不管是批判虚荣说,还是肯定诚实说;也不管是从中看到一个"假"字,看到虚荣和欲望,看到虚幻与真实,还是从中读出人生的变幻无常,读出人生的选择与变化,读出人生的得与失,对于玛蒂尔德"一朝丢项链,十年辛勤苦"的命运,人们多是从个人道德和社会形态中局部地去认识人物.如果我们高屋建瓴地来俯视<项链>,那么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篇小说其实是在以一种隐喻的方式来解读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是美国摄影家阿诺德·纽曼(1918~2000)的成名作,拍摄于1946年。这年摄影家28岁。纽曼的肖像摄影,不仅注意挑选被摄人物有表现力的体态语言,捕捉他的不同眼神来表现,而且把人物安顿在体现他们职业特点的生活或工作的环境中,让环境成为人物身份与性格的有机表述,从而构成他肖像摄影的独特风格。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是西方现代派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原籍俄国,后定居美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中最触目的是钢琴,虽然仅出现了琴面、琴盖,但是已清晰地交代了人物的身份。琴面、琴盖与支架构成了一个三角形,斯特拉…  相似文献   

7.
《乡村》是俄国作家布宁前期很有深度的一部中篇小说,其贡献主要表现在对社会人生三个层面上的思考,即:对俄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村现实生活的揭露,对畸形人格的深层分析,对整个俄罗斯民族的劣根性及宿命观的批判。小说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融合,情节的淡化,独特的时空处理,冷色调叙述,使主题意蕴丰富。  相似文献   

8.
冰心的<笑>被认为是新文学运动早期最优秀的白话美文之一,誉为"最初的美文".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被认为是现代白话散文的典范之作,"尽了对旧文学示威的任务的"(王瑶<朱自清先生的诗和散文>).冰心和朱自清都是在"五四"时代精神的哺育和召唤下,从旧文学的营垒中走了出来而步入"五四"新文坛的.共同的艺术追求使他们不约而同地走到了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艺术旗帜之下.尽管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少共同之处,然而他们人生经历、艺术旨趣等方面的不同,又使他们创作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差异.现就将他们的两篇散文加以比较,相互生发,来探求他们的散文特色.  相似文献   

9.
魏晋时期的文人士子,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有两个鲜明的群体特征:一是重生命的感性体验,从人的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到大自然的山山水水、风花雪夜,无不令他们充满兴趣地去关注、赏评和体验;二是对生命  相似文献   

10.
究竟是我疯了,所以才会看见别人没有看见的事呢?还是他们疯了,因而才会做出我所看见的那些事?——聂赫留朵夫谁想从书里看到纯洁美丽的少女、没有瑕疵的英雄、波折的爱情、单纯的赞美或眼泪,那么,不要来读《复活》。《复活》属于另一种文学,它质疑常人视为理所当然之物,责难俄国的社会制度,呼唤被戕害的人类道德,关爱无数与己无关之人,这本书本身就是一场行动,作者热诚地建设理想中的道德体系,以挽救俄国乃至世界的衰退——《复活》无疑属于人类最有重量的文学作品之列。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野草》与夏目漱石的《梦十夜》都存在“悟”的问题.鲁迅和夏目漱石一生都拒绝物质享受,简朴生活;他们的思想可以看做是对人生思想的批判继承.他们虽然都没有达到人生“悟”的境界,但也显示他们都己看透人生本相.看透人生本相赋予鲁迅“战士”的性格,赋予鲁迅不为名利所动的坚定立场、看穿一切的洞察力以及独特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2.
小说《荒谬斯坦》讲述了俄国犹太青年米沙·温伯格迂回返美的故事。作为叙述者兼主人公的米沙,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俄国的厌弃、对坚持犹太性的质疑和对美国生活的向往。然而,他在言说自己杂糅身份的同时,又巧妙地建构了三重并列且叠套的文本结构,即嵌套回环结构、复调结构和破碎性结构。结构所累积的含义间接地展现了主人公对俄国的深切担忧、对犹太性的坚守以及对美国不切实际的奢望与想象。文本结构挤压并颠覆了叙述者表述的真实可靠性,构成了对话语的反拔。  相似文献   

13.
《穷人》这部短篇小说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作者以桑娜、渔夫这两个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穷人的贫困和悲惨,是许多个穷人的缩影,他们卑微,是俄罗斯沙皇专制统治下的那座"金字塔"最底层的人。作家通过对主人公生存环境和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把真实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演绎成一种人穷而精神富有的人生和生命的大境界。"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里描述  相似文献   

14.
《中华家教》2020,(3):6-7
青少年时代是人生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孩子充满着对自我、人生、社会和知识的探索精神,是形成人生理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最初社会关系的关键时期。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家长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塑造自己的人生呢?就让我们进入青少年的世界,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更好地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吧!  相似文献   

15.
正凡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追求。不同的教师其教学追求不尽相同,有时甚至大相径庭。"感悟历史,启迪人生"是我从事历史教学的基本追求。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常会发现,实际课堂教学与自己的教学追求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差距,有时甚至相去甚远。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实现自己的历史教学追求。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具体应该如何进行呢?现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例,作一简要探讨。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  相似文献   

16.
试论教育与生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试论教育与生活刘铁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校教育)阶段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儿童生活阶段同样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恰好两个阶段又并行交错地走在一起,那么教育对儿童生活的关注便理应成为不可忽略的重要课题。一、生活的界定生活,在汉语中意指:“生物为...  相似文献   

17.
方案一一、导语设计同学们,通过前面两个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梦想是在喧闹的尘世中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空中楼阁”;诗人海子在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中痛苦煎熬,他的梦想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备受沙皇专制迫害,一生多次遭受流放的俄国浪漫诗人普希金,他的梦想是能像大海一样自由奔放;面对秋水长空,万物勃发的壮丽江山,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是“少年心事当拿云”,他的梦想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熏他要“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那么,你知道,上个世纪60年代,在美国,有一位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  相似文献   

18.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作者着力于人性的探索,在个体人生悲剧中,深入到人类的心灵深处,揭示人性的圆与缺。作品设置了四个隐喻,以骆驼隐喻脆弱人生,以洋车隐喻生命追求,以虎妞隐喻性欲诱惑,以小福子隐喻责任与爱,形象地阐释了人性的常与变,揭示了下层社会小人物的命运,展示他们的追求、失意、挣扎和沉沦的过程,进而辨别人与兽的分界。  相似文献   

19.
《上海教育》2008,(3):50-50
吕不韦和李斯是战国末年社会大转型时期出现的两个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从一个商人和一个郡小吏,一跃而成为闪耀秦国政坛的两颖明星,在历史上占有一定地位。他们是怎样登上政治舞台的?又是什么铸成了他们的人生悲剧?他们的命运与其人品、性格有着怎样的关系?本书以第一手史料为依据,在解读吕不韦与李斯传奇人生的同时,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观念巧妙地表达出来,使读者更深切地了解风云变幻的秦代政治舞台,更深刻地认识秦代历史。  相似文献   

20.
北宋苏轼的《前赤壁赋》与现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皆是当时名震一时的文学作品,其中所蕴藏的情感基调同而又有不同。从两个作品情感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及构成不同的各因素作一比较,可深入地认识他们对于人生的体悟与感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