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晓平 《地理教育》2012,(Z2):47-48
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包括我国的民族构成、分布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民族平等的政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我国的民族状况,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实现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自然环境对文化和风俗有较大的影响,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包括我国的民族构成、分布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民族平等的政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我国的民族状况,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实现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自然环境对文化和风俗有较大的影响,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民族平等原则,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民族政策最基本的原则,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宪法原则和宪法权利。民族平等原则是平等权中的应有之义,经历了由观念到法定的嬗变。在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有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我国从宪法、法律到行政法规再到自治法规都无一例外地贯彻落实了民族平等原则,从而形成了一整套维护民族平等权利的民族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展全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对于调动各民族积极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祖国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和谐融洽是中华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牢固树立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是构建新型民族关系的根本出发点;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是构建新型民族关系的根本任务;民族区域自治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5.
梁文化 《贺州学院学报》2008,24(1):89-91,10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建设的一个目标.民族地区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对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和民族地区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但它面临着传统落后文化的束缚、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网络垃圾文化的冲击,以及民族性不够突出等问题,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设和谐的校园环境、弘扬民族传统和谐文化和时代精神、树立和谐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6.
商文莉 《陕西教育》2009,(4):122-122,79
中国宪法中对民族平等作了立法,在法律和文化相对理论的支撑下,民族间文化的相互认可和交流成为主流,这不仅对于我国甚至世界现在及未来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多样性,以及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都进行了推动和促进.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深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体育旅游资源,蕴藏着旅游产业经济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全国横向相比呈严重的滞后状态,其经济发展落后和产业文化意识观念薄弱是制约西部地区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应积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大力促进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体育产业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族平等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立足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论述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民族平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充分地证明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对民族平等的高度重视,这一理论必将对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如何进一步实现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贵州目前旅游状况,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对提升贵州旅游形象、积极参与世界竞争的对策和思考:一是政府要作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贵州“旅游大省”的建设,强化政府的“三个统一”能力.二是观念要更新,解放思想,树立“大旅游、大发展”的观念.三是措施要有力,夯实我省愿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建立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特区.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凝聚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意识形态和精神支柱。民族地区文化是否和谐对国家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发展至关重要。在民族地区建设和谐文化,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和谐的民族价值观,挖掘和提升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充分利用和激活宗教的和谐因素,加强民族地区的立法工作等,从而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它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城市要强调民族多元文化存在的不可避免性,采取多种形式构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互相沟通的平台;要落实国家民族平等政策,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区化管理;要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中的难题,保障其合法权益;要培育各民族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以达到各民族之间互相包容、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新大纲的颁布实行和新教材的推广使用,要求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树立新的观念.学生文化意识的增强,有利于语文真正实现传承、发展、创新民族文化的功能,对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学生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在注重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应积极探求新的方法和途径,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3.
和谐的校园文化需要精心创建.文章从创新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三方面入手,论述了河北科技大学倡导的树立"和而不同"的宽容心态,建设内和外顺的发展环境,创造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新疆哈萨克族与汉族杂居地区的田野调查,在了解当地民族关系状况的基础上,探析该地区和谐民族关系的成因,认为哈萨克族牧民的定居是哈汉和谐民族关系的前提,密切的经济往来是哈汉民族和谐关系的保证,文化多样性及民族间婚育观念开明与宽容是哈汉民族关系和谐的基础,民族间的互尊互助是哈汉民族间关系和谐的润滑剂。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由于历史条件、自然环境等的差异性,形成了各民族间在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等方面发展不均衡的局面,影响了民族关系.如何改善民族关系、增进民族团结,共建和谐贵州,本文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民族区域自治:实现民族平等的制度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本质在民族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平等、社会地位的平等、政治权利的平等、权力分配的平等和民族文化平等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7.
西藏报刊历史始于20世纪初,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出版状况和特点。西藏地区民族报刊具有鲜明的媒介品:政治传播为本;宣传民族政策,实现民族平等;传递信息,实现内外沟通;尊重历史,传播民族文化;普及现代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本质在民族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平等、社会地位的平等、政治权利的平等、权力分配的平等和民族文化平等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9.
音乐文化的融入需要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对于弘扬我国民族文化,使我国高校声乐教学树立独具一格的音乐文化,促进高校声乐教学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都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热点材料】2018年12月10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广西体育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汪洋出席庆祝大会并讲话。【知识链接】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2.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3.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