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率成绩。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两个学习能力相当的学生,学习兴趣高的往往比学习兴趣低的学习效率高、成绩好;  相似文献   

2.
首先必须明确,课堂自主学习不是学生自己学习,而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主动积极地学习。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双主”教学理念,既强调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又肯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保证了课堂学习的高效率。语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手段有且只有一种,那就是:点拨。“点拨”包括“点”和“拨”两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3.
近日,有幸听了两位教师在两种不同环境下上的同一课题的语文课——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对联》,现分别撷取这两节课的部分教学片断,并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察记录,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作简单的描述,以期引发人们对“网络走进课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什么”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是本次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几年来,我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进行了一些教学实验。下面就“长方体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两种不同学习方式的比较,谈谈自己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探究性学习是基于人类对学习活动的不断认识,逐步形成的一种学习形式,它具有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等基本特征。探究性学习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具有广泛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一种可以理解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处理,以增强教学的开放性,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自主探究知识,实现知识技能与学生智能的同步发展。一、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1.开放数学教学目标——着眼…  相似文献   

6.
数学情感,是指学生对数学学科学习表现出来的兴趣和爱好。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少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枯燥乏味,对数学没有浓厚的兴趣,因而在内心深处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了信心,产生了厌烦和抵触的心理。而对于喜爱数学,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来说,却感到了数学的神奇和美妙,觉得学习数学是一种享受。为什么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会产生以上两种不同的状况呢?笔者认为,这与数学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很大的关系,与教师重视对学生的数学情感的培养密切相关。因此,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奠基石,将为学生形成良好数学素养创造必要条件。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值得每位数学教师认真思索和琢磨。  相似文献   

7.
提问的艺术     
提问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疑问和惊奇是激发儿童产生学习的精神动力,特别是以动激趣。动手操作,可为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如教7的组成,小朋友拿出7根小棒,教师提问:“把7根小棒摆成两堆,有多少种不同的摆法?”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开动脑筋,迅速动手摆起来。几分钟后,学生回答,教师有序地板书。这样,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儿童由动作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加深对7的组成的理解。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学会提问题是学习中极重要的一种方法。大科学家爱因斯坦…  相似文献   

8.
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的实现,要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大纲和标准上。教师对数学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这两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也就是说数学教师如果只是为谋生的需要,数学课似“放映机”把教材的数学内容翻到黑板上,讲解不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和思维,照本宣科,就会把数学课上得丧失生命激情,枯燥无味,这样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口语的流畅性和准确性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要素总是阻碍着口语能力的提高。作为语言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大胆尝试任何可能的方法使学生摆脱进退两难的困境。在此文中,作者试图通过对日常教学实例的研究,分析学生学习语言的客观进程为切入点,提出对两要素进行均衡训练的教学思路,以期激励学生尽快渡过口语学习中止步不前的阶段,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0.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有的课文说理性、理论性较强.引不起学生兴趣,学生不愿意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该特别注重趣味性,以此来吸引和调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曾尝试从几方面来吸引学生学习语文,并且在原来成绩平均的两个班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兴趣,才会勤于思考,才会质疑究因,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一题或一课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难,若要使学生在整个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旺盛的求知欲,就不太容易。我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常采用竞赛法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一、把全班学生以教室中间走道为准分为左右两大片,为了便于讨论,每片中前后两行桌的几名同学为一学习小组,一般有7-8个小组,并选出一名学习小组长。 二、评价方法。为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信息反馈及时…  相似文献   

12.
培养数学语言能力提高高职数学教学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职学生数学能力差和学制缩短为两年的现状,本文提出以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能力为切入点,从熟悉、规范书写、正确表达数学语言做起,到学会自我控制数学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满足学生在校期间对数学知识“够用”、“会用”的学习需要,为学生进入社会后对数学知识需求的终身学习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儿童的数学学习有两个基础:知识和经验。长期以来我们在分析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时往往只关注学生已经学过哪些相关的知识,而忽视了知识之外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生活在信息万千的社会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生活现象时时刻刻地进入他们的认知领域,成为他们的生活经验,并作为学习原有经验的一部分构成进一步学习新知的“数学现实”。  相似文献   

14.
为了学生长远的发展,学会学习已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由此。具体教学的方式改变势在必行。本文以作者教学中两个改变数学作业活动事例为例,阐释教师如何通过对传统作业活动进行改革.引导学生主动体验、领悟发现、意义建构,从而使学生充满活力地学习。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两次听特级教师孙双金先生上课,收益颇多。这两堂课,孙老师都很重视学生质疑,在引导释疑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显示了高超的教学艺术。下面对孙老师的课进行一个“扫描”,供老师们学习借鉴。一、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发明是这样,学习也是这样。正如古人所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意识是学习的起点,是主动探究的动力。但回到实践中,老师们大多不敢让学生提问,一些人虽然也让学生问了,但问归问,教归教,忽视指导,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质疑…  相似文献   

16.
倪鸣春 《成才之路》2012,(36):38-38
随着教育结构的调整,“两高”的扩招,导致中职校生源整体质量下滑,学生普遍感到数学难学。并且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以后的继续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怎样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是目前中职校数学教师都在积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所在。近几年,我市政治教学以合作交流式学习方式的研究为着力点,籍此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试论接受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接受学习,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同样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本文在分析了接受学习中学生主体性表现的基础上,解析了当前接受学习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的原因,并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提出了在接受学习中回归学生主体地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曹虹 《云南教育》2001,(12):34-35
同时升入初中的学生,对知识的感悟不同、学习习惯不同、学习能力不同,若仍用同 一 要求、同一方法授课,势必不能充分照顾学生的差异,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因此,教 学起始就应开展分层次的教学,把班级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一、确定层次与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 6个组,即高层次为一组,中层次分为 A 、 B两组,低层次分为 A、 B、 C三个组。对高层次学生要求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具有一定 的高度,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做到技高一筹。中层 A组学生,脑子灵,基础好,但不踏 实。…  相似文献   

20.
李江梅 《河北教育》2002,(11):40-40
以疑激趣。质疑问难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为此,教学中,可把鼓励、引导学生质疑作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着力点。如学习《一分试验田》一文,我引导学生根据题目来设疑:“谁种一分试验田?为什么要种一分试验田?一分试验田有多大?怎样种?种的结果怎样?”由于抓住了主要问题来设疑,又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学生学习情绪极佳,很快便弄清了课文的主要意思,并把握了文章的脉胳。又如学习《飞夺泸定桥》一文时,我点拨学生特别注意“飞过来吧”中的“飞”和题目中的“飞”,使学生对两个“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