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何华军  吴定安 《情报探索》2014,(6):80-83,87
通过对美国高校图书情报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调查分析,论述了信息素养是当今每一位公民必备的重要素质,对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学生开展信息素养教育非常重要.认为美国高校图书情报专业信息素养教育具有课程定位准确清晰、突出教育能力训练,注重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培养,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动手能力培养,课程考核较为全面、各有侧重,教学大纲详尽明了,专业训练与图书馆实践紧密联系等特点.这些对我国图书情报专业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国大学竞争情报教育类课程实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瑶 《情报科学》2005,23(8):1249-1255
在当今愈演愈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以信息为焦点的竞争情报工作备受重视。竞争情报教育问题日益显出其重要性与紧迫性。事实上,国外一些商学院和图书情报学院都已逐步开设了竞争情报的相关课程。本文选取了图书情报学院和商学院排名前15的美国大学,通过因特网搜集他们竞争情报教育类课程设置情况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与比较,旨在为我国院校竞争情报教育的合理开展提供一点启迪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徐艳 《现代情报》2016,36(10):123
本文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图书情报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从培养目标、教育理念、课程设置等方面入手,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研究了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和信息科学研究生院(GSLIS)与北卡罗来那大学信息与图书馆学学院(SILS)两所世界顶尖图情学科院校的图书情报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我国图书情报人才培养的相关启示。通过分析GSLIS与SILS在思维观念、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等方面的优点,对国内图书情报高水平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优化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美国、台湾地区、中国大陆的图书情报研究生教育为研究对象,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能力要求、图书情报教育研究会、教育评鉴制度5个方面进行比较,并对中国大陆图书情报研究生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国秋  吕斌 《现代情报》2009,29(12):194-201
本文对丹麦情报学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考察,采用的调研方法是对这些硕士项目的课程设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对课程名进行主题词标引以及主题词频统计,从而对丹麦情报学教育的重点领域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探寻丹麦情报学教育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大数据技术的兴起、数据密集型范式的确立推动着图情专业教育向数据时代转变。在此背景下,重启2014年的调查,比较分析美国iSchools院校图书情报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的发展变化,并为我国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选取美国2021年排名前10的iSchools图书情报专业,对其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进行调查和编码分析,并与2014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结论]研究发现,iSchools院校图书情报专业课程强调以学习收获为目标的反向设计思路,课程设置灵活、多样、新颖,教学培养方式自由与约束兼备,选课指导针对性强。对我国的借鉴表现为:培养理念上强化职业导向与社会导向,提高课程设置自由度,紧跟前沿发展、更新课程内容,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提升选课指导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对当今世界各国竞争情报专业教育发展及其特点调研和总结的基础上,从竞争情报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要求、教学模式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对中外竞争情报专业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国内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等均存在着较大差距,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4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基础知识、研究方法、应用技术、应用技能、法律道德、反竞争情报六个方面。构建出竞争情报课程设置体系,并对竞争情报教育体系的评估作了初探。  相似文献   

9.
论知识管理态势下的图书情报专业人才培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程妮 《情报科学》2005,23(3):441-449
本文分析知识管理态势下图书情报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和职业定位,并分析了知识管理态势对图书情报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探讨了在知识管理态势下,图书情报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课程设置看台湾图书资讯学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台湾8所开设图书资讯学研究生教育的大学的课程设置进行资料收集,对课程设置进行深入比较与分析.总结出21世纪台湾图书资讯学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并对祖国大陆如何借鉴台湾图书资讯学研究生教育经验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财经类高等教育是发展最快的学科门类.我国现有近100所财经院校,敷千个财经类专业和200万左右的财经类大学生,约占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的15%,但从专业设置或课程设置方面出现"千校一模"、"万人一面"的财经类教育格局.本文提出在财经院校开设竞争情报专业或课程可以改变这一格局,并对财经院校开展竞争情报教育做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李晶 《现代情报》2018,38(9):108-112
健康信息教育为社会输送健康信息专业人才和健康信息导航员,为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水平以及实现医疗资源的战略配置提供智力支持。文章调研了美国图书情报学院健康信息专业开设的实践,以提供"最佳健康图书馆员职业培养项目"的7所图书情报学院为典型案例,综合网站以及其它信息源分析了在课程内容、教学资源、人才培养层次、实践教育等方面的主要特色,提出我国图书情报学应成为开展公众健康素养教育的阵地,通过开设不同层级的教育培养专业人才,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包括核心课程、信息管理相关课程和医疗相关课程等3个模块。  相似文献   

13.
面向"就业能力"的LIS专业教育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全方位地研究英国图书情报专业教育的核心课程、课程体系的认定、社会协调作用及专业规范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世界高等教育的现状,以培养“就业能力”为核心,构筑了面向“就业能力”的专业核心竞争力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LIS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竞争情报教育本土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现代情报》2006,26(11):202-204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竞争情报教育之间的不同,从师资配备、课程设置、办学方式、教材的编写、实验室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进行竞争情报教育本土化改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图书情报学院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翠嫦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28(5):456-458,461
根据美国图书情报学院的排名结果,从网上采集了前5名的9所学校的课程信息,经过整理后,对各学校的课程设置、核心课程与研究方向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总结出其特点及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任建英 《现代情报》2015,35(2):133-136
iSchool以探讨与理解信息在各类活动中的作用为出发点,将人、信息、技术这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重点,并以其跨学科性这一基本特性引导着国外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变革。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应当借鉴iSchool运动的经验,在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以及学院发展等方面做出转变。  相似文献   

17.
熊惠霖 《情报探索》2014,(12):55-59
针对目前我国图书情报领域(LIS)学科库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LIS学科库整合平台的思路,叙述了基于DSpace软件对平台进行定制和开发的方法,包括系统界面的汉化、数据统计功能的设置与扩展、RSS订阅服务功能的设置以及抓取与采集功能的实现,力图建立一个面向中国图书情报专业用户的、纯中文界面的学科库整合平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情报学教育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影响下,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校情报学教育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课程的设置,合理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是实现新时代高端情报人才培养的关键。[方法/过程]文章以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获取国内情报学教育者对情报学教育体系中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的认识,真实地分析我国情报学教育体系的现状以及未来情报学教育体系调整的方向。[结果/结论]当前情报学教育体系并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应当紧密结合数据科学学科内容,增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课程,调整情报学人才培养目标,面向高端情报人才培养构建合理可靠的情报学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图书情报学专业教育体系发展较为成熟,为了解其当下的发展现状,文章对其图书情报学学位项目进行调查研究。选取了日本15所开设图书情报学专业的高校,从图书情报学学科所属院系、学位设置、课程安排、教师队伍等几方面展开分析,总结其特点规律,提出日本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发展方向。研究发现,日本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培养方向明确,教学实践内容创新性强,能够体现地区特色,课程设计体系系统化且不失灵活性,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对中日两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进一步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对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从图书情报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和当今社会对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谈起,提出图书馆情报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并就改革的内容和措施以及图书情报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