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本习题是知识应用的浓缩,是数学问题的精华,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数学课堂教学中,若能利用典型习题所特有的内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探究一些数学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起到良好的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往往要处理大量的习题,很多教师在处理课本习题时往往满足于学生会做,而不去带领学生深入思考该题的内涵、处延,挖掘课本习题的内在功能.对于一道习题不能就题论题,而应引导学生对这道题作进一步的探究,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处理一道就能解决一类题的本领,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里介绍对一道课本习题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由课本习题改造的一组高考试题的分析,指出高考试题很多是课本习题的再现、引申、改造,告诫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重视课本知识,又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把课本上的重点知识夯实,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考试题的命制一般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且坚持以"能力立意"的原则.引导学生对课本习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能让学生体会"螺旋式上升"的学习及探寻高考试题命制规律.  相似文献   

5.
高考试题中有许多题源于课本例题、习题.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教材,以课本习题为生长点,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对课本习题进行探究与拓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7.
在平时处理课本习题时往往满足于会做,而不去深入思考该题的内涵、外延,挖掘课本习题的内在功能.对于一道习题不能就题论题,而应对这道题作进一步的探究,下面仅就一道课本习题的探究与大家共读.《数学(第二册)》(下A)习题9.6第6题:二面角α-l-β内一点P分别向这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引垂线PA、PB,求证:它们所成的角与这个二面角的平面角互补.图1证明:如图1,过P、A、B作l的垂面交l于点C,连AC、BC.则AC⊥l,BC⊥l.∴∠BCA为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又∠A=∠B=90°∴A、B、C、P四点共圆从而∠P ∠BCA=180°即结论成立.变题1(1)若点P…  相似文献   

8.
纵观多年来各地千变万化的中考几何试题,可以发现很多试题,都是由课本习题演变而来的.仅举一例说明.  相似文献   

9.
课本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课本中收集了大量的典型问题,它们的推广、转化和延伸,往往是编写高考试题的主要源泉,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量.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对课本中典型问题的探讨,认真挖掘题目中的丰富内涵,通过提出和解答这些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由课本习题改造的一组高考试题的分析 ,指出高考试题很多是课本习题的再现、引申、改造 ,告诫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重视课本知识 ,又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 ,把课本上的重点知识夯实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1.
人教A版数学必修4上有这样一道习题(第126页B组第3题):已知对任意平面向量↑→AB(x,y),把蕊↑→AB绕其起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口角后,得到向量↑→AP:(xcosθ—ysinθ,xsinθ+ycosθ),叫做把点B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θ角得到点P.  相似文献   

12.
习题: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的一条直线和这抛物线相交 ,两个交点的纵坐标是y1,y2,求证:y1y2=-p2(人教版<解析几何>第二章习题八第8题)  相似文献   

13.
题目 已知:如图1,△ABD、△AEC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BE=DC.  相似文献   

14.
1原题再现 苏教版高中《数学4》(必修)第51页“探究与拓展”第19题为: 一铁棒欲通过如图1的直角走廊,试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这个三角恒等式,大多数学生都会证明,然而对于它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却不太清楚.为了开阔学生视野,启迪思维,本文现将其应用及推广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课本中的例习题,是传授知识、巩固知识、提高思维水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载体,仅从表面上看,它们似乎比较简单,而实际上,它们却都是数学中的精品,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示范性.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15页(以下简称原题)B组第2题:证明:ΔABC是等边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是a2+b2+c2=ab+ac+bc,这里a,b,c是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一道课本习题出发,探究不同底数、真数的对数比较大小问题的解法,通过一题多解给出解决对数比较大小问题的一般方法,并对这道题的结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教材的课后习题有一定的典型性,具有很强的探究价值.下面是笔者就结合一道课后习题的拓展研究,寻求一种研究习题的通法,即发现可变元素——提出可能结论——验证结论.  相似文献   

19.
李歆 《陕西教育》2007,(3):31-32
人教版高中《数学》课本第二册(上)习题6.3有一道第7题:已知a,b都是正数,x,y∈R,且a b=1。求证:(1)ax2 by2≥(ax by)2,此题多数学生都做过,但做了之后便束之高阁,并没有引起对这道题的探究性学习。下面,仅对这道课本习题到高考试题的价值功能作以探究,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教材中的典型习题、例题的条件、结论加以适当演变,或对命题加以推广、引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提高探究能力.本文通过对一道课本习题的教学探究、引申,得到了一些更有趣的结论,这些结论能使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很简捷、很方便地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