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若晞  杨晓民 《大观周刊》2013,(11):391-391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提出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各种资源、环境的压力变得越来越突出。只有加大对环境保护,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才能使人类文明向着高层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努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瑛 《兰台世界》2006,(14):2-3
档案的开放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程度,我们国家档案开放的步伐起步较之国外晚,而档案所显现出来的作用也才逐渐被世人所认识。档案开放对公民个人、社会以及国家都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气候传播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层面、制度层面、路径层面以及国家形象层面的作用,即气候传播可以培育政府、企业、公众的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政策普及和落实.本文通过典型案例,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企业提供现实路径,这些有助于改善我国的国际形象和提升我国的生态形象.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周刊》2009,(21):75-75
传播业.一个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行业一个居于全球文明社会顶层的“智业”.在21世纪的今天,传播业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部分.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支撑.  相似文献   

5.
刘云霞 《出版广角》2015,(8):121-122
新天下主义是对传统天下主义与民族国家的双重超克.它抛弃传统天下主义的中心化和等级化倾向,克服了民族国家利益至上的狭隘立场.在世俗化时代,以“承认的政治”为原则,新天下主义将建立一种新的天下之普遍性.本文用儒家思想阐述了新天下主义,探讨了中国政治思想寻找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6.
国民形象是公民素质、行为、道德、理念和精神追求的抽象整合,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家文明形象的好坏。东方传统文化缺少分享权力、尊重生命、遵守秩序、敬畏法治和尊重游戏规则的妥协精神和法治精神。治理不文明状况和重塑礼义道德,绝非朝夕之功可以奏效,需要几代人的累积和举国上下的通力合作。说到底,国民文明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提升有赖于公民社会的建立,有赖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法治文明的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7.
《帝国天下—大秦雄师VS古罗马军团》一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回望那段两千年前的历史,为读者再现了两个文明实力分别覆盖了东亚和地中海区域的强盛帝国。与其说它们是两个大国,不如说他们奠定了迥然相异的东亚和欧洲文明的中心,学界公认"一统四海"的秦帝国和被誉为"世界帝国"的罗马决定后来东西方文明进程与国家性格。正是秦始皇和恺撒正式奠定了东西方各有特色的专制大一统国家模式。  相似文献   

8.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编辑要有中西文化比较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分析编辑应有中西文化比较意识的必要性,提出培养和提高中西文化比较意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一个国家的博物馆办得如何,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地方的博物馆如何,则往往体现这个地区的文明水平。因此,博物馆作为文化资源管理这个大范畴中的一部分能否立足于社会,成为社会进步的标志,这不仅取决于它能否充分向世人宣传和展出它的收藏品,还取决于它能否研究、保护和管理好这些收藏品。保护和管理文物收藏品,是博物馆的基础工作。藏品档案在博物馆藏品保管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的藏品档案在博物馆自身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尚杰 《网络传播》2007,(4):84-85
“以往所有的文化争论,由于网络的插足,几乎变得失去了意义,比如关于‘中体西用’的问题,或者说,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孰为‘本’孰为‘末’——我说这个争论正在因为网络社会的崛起而变得失去意义,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网络改变了所有国家的人。”  相似文献   

11.
刘瑛 《兰台世界》2006,(7X):2-3
档案的开放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程度,我们国家档案开放的步伐起步较之国外晚,而档案所显现出来的作用也才逐渐被世人所认识。档案开放对公民个人、社会以及国家都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尤可可  宋梦茜 《传媒》2021,(8):93-96
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政治、经济、军事等传统国家安全问题与信息化、智能化等非传统国家安全问题融为一体,传统单一国家主体的治理模式显然不再适用于当下国际环境.互联网诞生的50余年来,互联网治理模式经历了技术治理、联合国治理、国家中心治理模式的变迁,其有着三重制度动力:网络安全问题是其产生的原生动力;地缘政治斗争是其演进的核心动力;网络空间博弈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综合分析,本研究认为互联网治理超越了民族国家的范畴,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这与全球史观"文明互动"的内涵具有一致性,因此,如何加强网络空间的共同治理已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的严刑峻法少有匹敌,尤其举世无双的是新加坡的肉体刑罚——鞭刑,在文明国家,堪称是“硕果仅存”的。新加坡对男性罪犯大量使用鞭刑,每年都有千余名男性罪犯被判鞭刑。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当前中国如何在文化发展的实践中推进文化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包括积极推动和实现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为国家安全提供文化保障;以文明互鉴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家综合档案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负有构建和存储生态记忆、提供生态文明建设参考信息、助推生态文化建构与发展的历史责任。实现这些责任的途径在于牢固树立生态责任意识、强化生态档案建构与开发,以及加强生态文化的建设与传播等。  相似文献   

16.
乡村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形态,乡村话语是乡村文明的重要载体,乡村话语也是国家话语及其体系建构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我国的乡村文明话语呈现出一系列新形态,乡村文明话语的振兴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综括我国乡村文明的话语形态,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文明话语的发展趋势,剖析乡村文明话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乡村文明话语空间拓展、乡村文明话语振兴的方法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我国乡村文明的建构,中国故事的叙写,需要切实把握中华文明的本质特点。乡村文明,或者说,田园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主要方式,也是中华文明繁衍生息的重要方向。乡村文明话语既是中华文明话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国家话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国家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童盈 《新闻战线》2020,(8):109-111
如何生动真实呈现国家生态文明成就,是生态报道的难题。央视财经节目中心推出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直播,用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方式,深入核心现场,创新直播技术,实时呈现特色细节,使生态文明成就报道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单一欣赏走向共同参与,从抽象遥远走进具象现实,改变了固有的传播方式和语态,使生态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公共图书馆有责任和能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俄罗斯国家公共科技图书馆(RNPLSaT) 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已有二十多年时间,且参与形式多样,包括建设专门的生态网站、生态信息中心、生态文献信息资源,实施生态环保项目计划,开展生态信息服务、生态环保教育,带领图书馆界开展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等。RNPLSaT 的做法和经验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启示包括:思想意识上重视参与,找准职能定位,探索创新参与形式与方法,强化与外界的联合、合作,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交流,发挥现有生态环保图书馆的示范作用。表4。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变暖、大气污染、土地沙漠化以及雾霾等生态问题的频发,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选择2012-2014年的《太原日报》为研究对象,对这三年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报道进行框架研究,分析国家政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在地方产生的影响,总结《太原日报》生态文明报道的特点与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阵地之一,《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为图书馆服务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提供了政策遵循和行动指向。全面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将进一步推动图书馆发展转向数据要素化、制度体系化、治理现代化、服务品质化和业态智慧化,促使图书馆智慧体在数字转型社会中不断变革和更新。面向未来,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图书馆行业需在守正创新中勇担时代责任和使命,积极探寻服务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发展进路:坚守文化传承初心,找准与数字化转型的深层共鸣;把握数字时代方位,夯实文化强国建设的知识底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专业化与社会化的互构;优化数智赋能机制,推动业态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