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乾嘉时期学者卢文弨的文集已刊行有《抱经堂文集》,但收文不全,散佚颇多。笔者通过整理《抱经堂丛书》和《知不足斋丛书》相关序跋和附录文字,辑得卢文弨佚文六篇,排比并加以考释。  相似文献   

2.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元代有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清代有小说《七侠五义》,现今有三十集电视连续剧《狸猫换太子传奇》,加上历代传说绵延不绝,故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相似文献   

3.
近日,我于南京仓巷旧书肆淘得一套民国初年的石印本《国朝名人手迹》,上面收录了清代姚鼐写于钟山书院的一幅书札《世说一则》,其文笔大气,书法率意,堪称杰作.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40,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书院40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相似文献   

4.
日前,台湾学海出版社创办人李善馨先生回家乡探亲访友,给桐城市图书馆捐送了三部古籍线装图书。其中清人张开士著的《乘余集》(上、下)2册;清代姚元之著的《竹叶亭杂记卷八》(上、下)2册;清代马其昶著的《抱润轩文集》4册。  相似文献   

5.
<正>四川清代县级衙门档案资源丰富,代表性的有清代巴县衙门档案和清代南部县衙门档案,这些档案是清王朝国家基层政权组织——县级行政管理活动的全方位记录。其中,有大量的诉讼档案,对诉讼活动全过程记载尤为详尽,从百姓呈递状纸、县衙传签提讯、中间穿插胥吏差丁堪舆调查、验伤验尸、提取司法证据、到控辩双方互控再诉纠纷,最后由知县批写判词,当堂宣判,无不齐备。在这些诉讼档案里,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卑微的  相似文献   

6.
<正>辽宁省档案馆珍藏着一份珍贵的清代圣旨——乾隆皇帝任命梁国治为湖北巡抚的敕谕。该敕谕材质为黄色纸张,长172.5厘米、宽54.4厘米,四周印有双栏墨框,5.8厘米宽双栏框内印有四爪云龙花纹。敕谕正文为满汉合璧,左起满文,右起汉文,满、汉文中间时间处骑年盖月钤有两方满汉合璧篆文玺印“敕命之宝”,印文满文为“hesei tacibureboobai”。清代敕命和敕谕文书敕,自上而下之行,有告诫、晓谕之意。汉时,敕多用于上级告谕下级、尊长告谕子孙。南北朝以后,敕成为皇帝专用,敕赐、敕任、敕设、敕命、敕许均指帝王的赏赐、  相似文献   

7.
正清代内阁是综理国家政务的最高机构,其一项重要的职掌就是处理文书。凡皇帝下达的制、诏、诰、敕,由内阁宣示,明发谕旨以及题奏批答,亦由内阁传知各衙门抄录遵行。京内外臣工呈递皇帝的题本,由内阁进呈。处理题本,便是内阁一项重要职掌。题本在内阁经过一系列处理程序,其中票拟是处理题本的关键环节,即对题本所陈事务拟具处理办法,书于票签之上,以便皇帝裁决。针对题本的不同内容给出处理意见,就是票签处的职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称一史  相似文献   

8.
清代子媳对公婆具有侍奉义务,若因殴骂夫的祖父母、父母,夫不告官而擅杀之,则该夫不会被依"妻妾殴夫"律,处以绞监候,而是适用"夫殴死有罪妻妾"律,被处以杖一百。但是,夫之祖父母、父母的"亲告"在定罪量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唐代告身是为官凭证,是授给范围最广、证明身份的效力最强的人事档案文书。自出身之人至于公卿皆给之。依官员的不同品阶和供职部门的不同性质告身可以分为册授、制授、敕授、旨授、判补等五种。不同种类的告身在授予程序、内容、书写、装裱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别。告身被广泛应用于铨选、赴任、门荫和旌表个人功绩等社会政治生活的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0.
唐代告身是为官凭证,是授给范围最广、证明身份的效力最强的人事档案文书。自出身之人至于公卿皆给之。依官员的不同品阶和供职部门的不同性质告身可以分为册授、制授、敕授、旨授、判补等五种。不同种类的告身在授予程序、内容、书写、装裱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别。告身被广泛应用于铨选、赴任、门荫和旌表个人功绩等社会政治生活的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1.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婴儿在五个月后就能感觉到爸妈的爱不一样:妈妈抱孩子抱着很紧,孩子感到很安全温暖;但爸爸一抱孩子,孩子就容易兴奋。为什么?高,刺激,力量,这就是婴儿的感觉。同样一个"抱",父母传递给孩子不同的感觉;同样是"传播",不同属性的媒体、不同形态的节目,受众的感受、体验也往往不同。新媒体时代,传媒人似乎早已形成共谋:高,刺激,力量,这才是受众期许的感觉。所以现在打开电视,你可以很容易  相似文献   

12.
清代子媳对公婆具有侍奉义务,若因殴骂夫的祖父母、父母,夫不告官而擅杀之,则该夫不会被依"妻妾殴夫"律,处以绞监候,而是适用"夫殴死有罪妻妾"律,被处以杖一百.但是,夫之祖父母、父母的"亲告"在定罪量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任学军 《档案天地》2009,(2):19-21,46
翻阅史料,追寻告示的历史足迹,最早可以追溯到“诰”这种公文,它是古代帝王对臣民进行告诫、勉励时使用的一种下行文。告示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名称,汉代时,将“诰”去“言”为“告”,改称为“告谕”:唐代称之为“告身”;宋代时称为“敕榜”;“告示”一词的正式使用是在明朝,这时的告示已经不再是君王的专利了,  相似文献   

14.
今年《新闻战线》第1期发表袁建达的文章《“告记者”引出的反思》。读后想谈点不同看法。袁文首句说:“记者最恨‘告记者’的人。”这一论点(实际是袁文的主旨)有失偏颇。通篇文章给人一种印象:记者不能告,记者怕人告。笔者大小也是个记者,曾多次写过批评报道,被人家按住穿“玻璃小鞋”,险些上法庭。但我却  相似文献   

15.
抱经楼是清代浙东著名的藏书楼,当年藏书之富,可与范氏天一阁、郑氏二老阁相鼎足。抱经楼主人卢址,字丹陛,一字青厓。其家传云:“幼而奇嶷,学于孝廉郭先生永麟,年十九受知于学使长洲彭公,充鄞县学弟子员,每试辄高等,名噪甚。乾隆十三年金坛于公拔补增广生。乾隆十九年,郡中大饥,输粟助赈,大吏以闻得旨以贡生议叙,连试布政司不利,以例授中书科中书,未及选期,两目失明,遂绝意进取。”生  相似文献   

16.
清代著名学者卢文弨的文章多散佚,今天传世的本子是乾隆六十年刻的《抱经堂文集》,《四部丛刊》、直隶书局影印本、中华书局点校本皆源于此本。但两百多年来并未有人为该集搜辑佚文,笔者今搜辑的卢氏序跋文五篇,爰为补辑,亦望借以引起专家学者对该文集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对清代图书不同版本、书价与物价、俸禄、工价以及各经营主体之间的书价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清代图书价格依版本不同,价格有别.进而探讨清代图书价格总体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6月9日,是第10个"国际档案日",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主办、珠海市档案馆承办的"清宫秘藏档案珍品展"在珠海市档案馆开展。本次展览共展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76件珍贵的清代宫廷档案及相关图片、图表等。展览分七部分:第一部分展出皇帝专用文书,如康熙帝遗诏、庄妃册文、告天"七  相似文献   

19.
今年《新闻战线》第1期发表袁建达的文章《“告记者”引出的反思》。读后想谈点不同看法。袁文首句说:“记者最恨‘告记者’的人。”这一论点(实际是袁文的主旨)有失偏颇。通篇文章给人一种印象:记者不能告,记者怕人告。笔者大小也是个记者,曾多次写过批评报道,被人家按住穿“玻璃小鞋”,险些上法庭。但我却从来不怕告,没有人把我怎么样,因为我写的批评报道事实是准确的,被批评者可以从其它方面给我“捅刀子”,但他们却不敢拿着报纸对簿公堂。对“告记者”应有全面的认识。其一、告记者是历史的进步。以前,即使有了失实报道,被批评者也不敢去告记者。现在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作为公民的被批评者在受到损害时,懂得了用法律保护自身的权利,那么,告记者是正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讲述清代"寓禁于修"这一与历代不同的图书收集目的;其次,谈清代主要的国家图书馆;再次,论述清代政府图书馆的编目工作成就与管理的完善;最后,讲清代政府图书馆所提供的巨大利用功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