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指出,近年来,全国三公消费总额突破了9000亿元,相当于2012年全年财政收入的10%!时任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的柳斌杰用微博严厉批评:"几百个文件管不住大吃大喝,真是治国之败笔!"  相似文献   

2.
顾炎武的《日知录》是清代考据学的经典之作,其中卷五考证《仪礼·丧服》的内容中有"为所后者之祖、父母、妻,妻之父母、昆弟、昆弟之子若子"和"报于所为后之兄弟之子若子"两条,通过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可知,顾氏对这两条内容中"若子"的解释存在失误,应加辨正。  相似文献   

3.
"三公消费"早已是社会的关注对象,而真正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并由媒体大规模报道,却是在去年2月温家宝总理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谈及"三公消费"之后.因为人们的关注,"三公消费"成了新闻焦点,关于它的任何作为和不作为都是新闻,各大媒体大面积,不间断报道,颇有"席卷而来"之势.  相似文献   

4.
王光越 《历史档案》2019,(1):93-103
《明清宫藏档案图鉴》公布之"弘历生辰立象安命图说",为目前存世的乾隆帝稀见星命档案。本文对其文本、具文时间以及采用的占验方法,进行了细致的考证,认为:(1)《图鉴》公布之"立象安命图说",实为"乾隆五年弘历八字占卜档案"和"弘历生辰立象安命图说"正本与草本三件档案。(2)"弘历生辰立象安命图说"正本和草本的形成时间应该是乾隆五年。(3)"立象安命图说"正本和草本,采用的是阿拉伯星命法而非中国传统的占验法和西方十二星座占验法。  相似文献   

5.
《孟子·告子下》中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是人们经常引用的句子。历来都视"饿其体肤"中的"肤"为"皮肤"、"肌肤"的意思。但人之肌肤何饥饿之有?据我们考证,此处的"肤"应同"胪"字,是"肚腹前部"的意思。考"肤"字,《说文》没有单独列出,只是作为"胪"的重文提及:"胪,皮也。从肉,卢声。肤,籀文胪。"《正字通》:"(胪)籀文  相似文献   

6.
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今年全国两会的新闻宣传中,涉及车辆的报道格外多,成为各家媒体的聚焦点,并呈现不少引发社会强烈反响的亮点. 究其原因,我想至少有3条: 1.党中央三令五申严格治理"三公"经费支出,党的十八大之后又制定了反腐倡廉的"八项新规",而这治理"三公"和"八条新规"都包括"涉车"的内容,紧跟着召开的两会在此方面有何作为,理所当然为众人瞩目. 2.关注民生是这次两会的中心议题之一,民生问题主体"衣食住行"中"行"就占了四分之一,作为现代社会中的"行",几乎都与交通工具的主角——"车"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原始文献,从上下文及词的构造等方面对"司南"进行考证,认为《韩非子》中的"司南"并非是磁性指南器,而是一种"先王之法",王充《论衡》中的"司南之杓"可能是其中放了磁石的瓢形木勺。最后对《古今注》中的"司南"进行分析,认为将司南与指南车混为一谈可能始于崔豹。  相似文献   

8.
阎若璩<潜丘札记>卷六<赠曹子清侍郎四律>第三首为:"又得泥金信,风流第一人.沙平新赐马,地近早攀鳞.伊陟仍传户,延年但逊身.古来饶盛事,未若此殊伦."[1]在"风流第一人"句下有"谓阿咸状元"注文,这个"阿咸状元",经考证就是清康熙甲戌科武状元、安徽贵池人曹日玮.  相似文献   

9.
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提及的"论者"、"怜之者"、"论昭明者",应非泛泛而谈,而是实有其人,殷孟伦均置之未注,今经考证为明末人张燮。作为编辑者的张燮,其《七十二家集》为张溥编纂《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所袭取;作为"论者"的张燮,其所撰六十一篇题辞也是张溥百篇题辞取资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吕斌 《图书馆杂志》2008,27(3):77-79
"二酉山房"是明代著名学者、藏书家胡应麟的藏书楼和读书治学之处.就其藏书数量而言,一直以来,学者们都疏于考证.学术界普遍接受的胡应麟藏书"四万二千三百八十四卷"之说,仅反映了胡氏三十六岁之前的藏书情况,而"二酉山房六万卷"则更接近胡氏最终藏书之数.由此也暴露出学术界在文献史料使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茅台的泡沫     
叶檀 《报林求索》2012,(12):144-144
<正>茅台在内的高端白酒不仅是酒,还是可以囤积的投资品,还是可以拍卖的具有奢侈品属性的投资品,被标上"液体黄金"的美名。茅台酒似乎渐入窘境,是否与抑制三公消费有关?有明确的关系。茅台与五粮液等品牌占据高端白酒市场70%左右的份额,今年地方财政捉襟见肘,并且政府明令禁止三公消费,茅台作为三公消费奢侈浪费的标志产品,自然得悠着点。并且,假茅台之名的白酒横行,也成为一大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2.
论“集”     
"集"相关概念包括"总集"和"别集","全集"和"选集","合集","正集"和"别集","内集"和"外集","续集","前集"和"后集"等。各概念间既有区别又有交叉,当前学人对与"集"相关概念常有混淆。为防止使用上的混乱,概念上的不明,本文运用文献考证法和逻辑归纳法,或对以上与"集"相关概念内涵及其变迁进行分析界定,或对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交叉进行归纳和分析。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一是考证了与实际应用不符的工具书界定的"合集"的概念,二是研究了作品集内部用于区分部帙的"正集"和"别集","内集"和"外集"的概念内涵及其区别与交叉。  相似文献   

13.
一、文化传播视域下“官本位”文化的历史演变“官本位”文化,从文化传播的历史来看,其存在的历史久远,官的定义在中国最早出现在《周礼·王制》中:“王者之制禄。”唐孔颖达疏曰:“其诸侯以下及三公至士,总而言之,皆谓:之官。官者管也,以管领为名。若指其所主,则谓之职”。  相似文献   

14.
朱俊荣 《兰台世界》2013,(28):158-159
本文对"贵由赤"这种长跑体育文化的考证从其起源出发探究了其开展状况、发展状况以及历史价值,希望能为体育文化的传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开元“綦毋学士”为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张九龄及王湾诗中所涉之"綦毋学士"进行考证,从史载綦毋潜为集贤待制材料的矛盾中看到了材料来源可能有误,又从綦毋潜现存作品没有与张九龄及王湾相交的记录、与王湾交者官终"补阙"而綦毋潜官终"著作郎"(或广文博士),说明二者非一人.这位"綦毋学士"既与张九龄及王湾相交,说明其人应是张说拔在集贤者;又从集贤十八学士中有毋煚,据有关史料,其人就是綦毋煚,所以肯定这个毋煚即是与张王交者"綦毋学士",从而彻底否定了开元"綦毋学士"是綦毋潜的传统说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执法缘情的思想,早在西周时期古人就提出了"三典刑三国"的原则,即"三典"理论。在"三典"理论的影响下,中国各朝代的"五刑"轻重有所差异,分析其间的差异,浅探治世之成败,略有所见,或可有益于当今学术界之研究。  相似文献   

17.
研究周朝的"象胥"一职,是对中国古代翻译史的考证,也是对研究中国古代翻译史的重要贡献和完善.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周朝象胥进行研究,以期厘清周朝"象胥"一职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包括地方志所附地图在内的官方绘制的大量地图,结合地方志和族谱等乡土文献考证广州府番禺县茭塘司境内的"莲花山"及其上的塔、城之名从明代中后期到民国后期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文章指出,明代中后期,该山因"石蛎"附生而名"石砺";清康熙到乾隆年间,因山上有石状如狮子,故名"狮子"或"狮石"并与"石砺"之名并行;清同光年间以来,"莲花"之名出现且与"石砺"之名并行。清末到民国后期,"莲花山"在官方绘制的地图上被作为整座山的总称,而"石砺冈(山)"则只标示在莲花山主峰的位置上,被作为局部景观名称来处理,而"石砺冈(山)"之名仍广为流传于邻近乡村,继续作为整座山的俗称。同时,山上的塔康熙年间已出现"浮莲塔"一名,与"狮子塔"之名并行,到乾隆以后改称"石砺塔",再到道光年间由地方改名为"莲花塔"与"石砺塔"之名并行。而山上之城,则于康熙年间始建,乾隆年间名为"莲花城",之后就一直没有更名。20世纪80年代以来,"莲花山"及其上的塔、城全部被命名为"莲花",成为"番禺莲花山旅游区"的主体部分。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黄庭坚《致景道十七使君书》的讨论,考证出本帖创作于元□四年(1089年)五月七日;考证出帖中所涉及三人家世:赵景道名令率,赵景珍名令□,赵公寿名世享,长景珍、景道一辈,三人均为越王赵德昭后裔;考证出《四库全书》第1113册《山谷别集》 卷三《子□字序》一文中"宗室景道令卒"当为"宗室景道令率","率""卒"形近而误。  相似文献   

20.
<>民国宋耀如家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深远。宋耀如的三个女儿,即人们通常所称的宋氏三姐妹,以各自的非凡魅力及其在20世纪引人注目的三桩婚姻,成为当时及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宋氏三姐妹中的大姐,担任过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又嫁给号称山西首富、传说是孔子第七十五代孙的孔祥熙而声名远播。她的名字历来有"霭龄"、"蔼龄"两种说法,且两说针锋相对,让人无所适从。本文试探析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