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文本揭示出:在白人对黑人实行文化霸权过程中,知识机构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众传媒作为文化霸权机构,在社会中广泛传播白人文化,对黑人心理造成极大伤害,它与统治主体是一种共谋关系。  相似文献   

2.
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实现文化育人在高职院校育人过程中的价值引领、规范约束、凝聚激励和能力提升等功能,必须深入挖掘和深刻领会文化育人的历史要素、环境要素、主体要素和开放要素的内涵价值。通过历史性文化要素的传承、环境性文化要素的营造、主体性文化要素的归位和开放性文化要素的融入等方式,充分合理地运用和配置各项文化育人要素,打造独有的高职育人文化,构建高品质的现代高职文化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教育的母体,是教育发展的先声.教育是文化作用的结果,是文化的构成要素.教育是以对文化的思考、积淀、传承和创造作为自己的任务和使命.教育首先应该是一种文化行为.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析了传统精英意识的构成要素,指出传统精英意识建立的基础在于三点:对自身的自信自豪、伦理正义感和理想主义情怀,并尝试以此为出发点探讨它在历史上兴盛的文化基础以及在当前由于基础动摇所导致的式微。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美国"文化霸权"逐步建立起来.文化渗透成为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之一.美国"文化霸权"源于其根深蒂固的种族等级观念.种族观念逻辑地证明"优等"种族文化上征服"劣等"种族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特殊的民族经历造就了美国特殊的民族性格,高度的"自我中心、唯我独尊"的意识、美国例外的信念及好斗自私的本性,成为建立"文化霸权"的内在原因.国际政治学家认为"硬权力"衍生出"软权力"."硬权力"的膨胀是建立"文化霸权"的真正现实基础.随着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化,美国调整其战略重点,把文化渗透作为征服别国的主要手段,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质量意识、质量制度、质量文化是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三个关键词.质量意识作为主体的认识自觉,是提高质量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有了质量意识,才能形成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自觉;质量制度是高等教育质量的规范和保证,也是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制度条件;质量文化把质量意识和质量制度内化并升华为主体的价值追求和职业方式,是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真正根基和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因素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当今日益严峻的国家文化主权问题是伴随着文化全球化而凸现的.文化全球化凸现出文化主权与文化霸权的冲突问题.面对西方的文化霸权,中国要从根本上捍卫国家文化主权、保障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制定对外文化战略、发展先进文化、加快经济发展、建设文化产业和加强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8.
论跨文化意识及外语文化课程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葵 《考试周刊》2011,(83):79-80
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外语文化课程是实施系统的文化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外语文化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而且要培养文化平等意识、多元文化意识和主体文化意识,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9.
外语教育,归根到底是文化的教育。我国外语教育既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又要传播本土优良文化,需要有基于主体自觉的文化尺度。构建外语教育文化尺度的思路要清晰,主要体现为:在价值上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文化方向,在方法上自觉践行文化评价尺度,在扮演文化身份中实现主体意识自觉、价值反思自觉、视野拓展自觉。  相似文献   

10.
嵩山三教荟萃是传统中原文化的缩影.嵩山三教荟萃彰显中原文化包容和自信特质,构筑史上中原人的幸福纬度.嵩山三教荟萃对传承创新中原文化的启示:一要重拾文化自信,必须树立担当意识,加强主体意识,提升融合意识.二要构建幸福纬度,必须坚持价值主导和多元构成相统一的幸福理念追求,大力推进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幸福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品牌文化是高职院校在办学实践中沉淀下来的、用以识别和区分高职院校的学校教育其他教育产品与服务的文化要素的总和,它是学校利益认知、情感属性、文化传统、个性形象的标识化的集中体现.鉴于学校和企业二者在多方面的统一性,从内蕴核、表征面、承载体三个层面建构“高职院校品牌文化钻石模型”,可以使高职品牌文化的构成要素得以立体呈现.  相似文献   

12.
黄莹莹  付淼 《文教资料》2012,(23):75-76
高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体系包含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中介和传播内容四大要素,传播过程就是四大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稳定性的结构特征。从系统的角度厘清高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模式,有助于我们克服文化传播的片面性,加强文化传播的针对性,做到总揽全局,自觉、全面地抓好高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教研方式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形态。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教研方式与学校文化之间有着血脉关系。而作为我国新的学校文化构成要素,校本教研的核心在于改变已有的学校文化,建构一种适合于新时期师生共同生长的新的文化土壤。因此,关注校本教研文化特征,关注如何建构新的学校文化,就成为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警惕美国的软霸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霸权建立于力量基础之上.信息时代随着软力量地位的上升,软霸权成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软霸权各方面相关联,并与硬霸权相配合,构成复杂的霸权体系.软霸权突出表现为制度霸权、文化霸权和科技霸权.软霸权以柔性的手段,披着合法性的外衣,谋取特殊的政治经济利益.发展中国家深受软霸权之害.中国要积极发展软力量,反对包括软霸权在内的一切霸权.  相似文献   

15.
法治的核心是权利,权利的实现有赖观念层面的权利意识作支撑,而权利意识的普遍化又是推进法治进程的内在动因和法治社会的基石。从历史源头上看,初民社会并不存在作为体现自由意志主体的人对利益和自由的认知、主张和要求的权利意识。权利意识从纵向的内在结构和横向角度上可作出不同分类,同时,权利意识还具有社会性、被动性和自觉性、内在变化性和相对独立性等特质。  相似文献   

16.
校训育人是由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的运作过程.其中主体要素是驱动力要提高校训育人的效果,就得掌握育人的过程和程序.分析校训育人的要素构成及其运作机理,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进行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17.
谭开荣 《海外英语》2014,(16):123-124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表达和了解文化的重要媒介和途径,翻译作为语言的媒介和桥梁,一方面要适当处理原文文化色彩,另一方面又要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翻译的主体必须具备较强的文化意识,在翻译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文化比较才能有效传递原文承载的文化信息。翻译的结果实质上是文化的交流。该文拟从翻译的角度出发,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认知思维等几个角度探讨英汉文化信息传达差异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加强英语学习者的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培养,是解决中国文化失语问题以及将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关键.英语教学与自我学习在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培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英语教学者必须从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方式上进行改革,才能实现文化自觉与自信.英语学习者作为主要的文化传播群体,要形成强烈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必须具备文化传承意识、文化创造意识和文化使命意识这三种意识.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通用语言,世界上80%的网络内容是英语,但这并不意味着英语以外的语言会消失.翻译仍将是不同文化之间沟通交流的主要途径.作为英汉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要有敏锐的文化意识,也就是说,不仅要深入了解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更要了解这两种语言承载的文化之间的异同.正如翻译家尤金·奈达所说的,"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黎铎 《教育文化论坛》2010,2(2):110-114
文章对作为地域文化范畴的遵义"沙滩文化"这一概念是否成立进行考察,通过分析其文化构成要素及内涵,探讨其时间、空间界限。认为"沙滩文化"这一地域文化概念,是能够成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