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丑角是中国戏曲中深受观众欢迎的喜剧性人物,它以插科打诨、幽默、诙谐、灵活而见长.具体表现在角色的姿态、心灵、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美感体验上,它打破了长久以来人们始终坚持的"丑角"即"酰角"的思维定式,还丑角以公正合理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这对当代大学生赋予了新的教育内涵.  相似文献   

2.
李冬竹 《海外英语》2014,(7):176-177,179
在莎士比亚的喜剧《温莎的风流娘们》中,斯兰德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角色。通过分析斯兰德在该喜剧中的语言特征,可以发现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以及这个角色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及映衬喜剧主题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论述了莫里哀喜剧中的仆从角色在揭示喜剧性格,推进戏剧冲突,增强喜剧效果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并指出,莫里哀对仆从所具有的喜剧性力量和多重角度功能的认识,既来自于对戏剧传统的继承,更来自他自己的开拓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京剧的角色有生、旦、净、末、丑之分,"末"后来与"生"不再区别。"生"是指戏曲中的男性角色,"旦"则是女性角色,京剧的大多数剧目以"生""旦"角色为主。"净"虽然同样是男性角色,与"生"不同的是,"净"又称为"花脸",以丰富的脸谱来表现不同的人物特征,如包拯和曹操的角色便属于"净"。至于"丑",则可以说是京剧中最不可或缺的"佐料"。所谓"丑",并不是指扮演者的长相丑陋,而是指这个角色的扮相比较滑稽。丑角扮相主要是在鼻梁和眼窝间抹一块白色,  相似文献   

5.
中国早期轻喜剧电影类型的产生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在画面喜剧阶段,它的表现形态主要是以人物的外在形象构造喜剧画面。以特定角色的滑稽表演为主要表现方式的角色情景喜剧则是轻喜剧电影类型的滥觞。情节喜剧作为轻喜剧中较为成熟的类型,它的叙事结构和影像手段都是严谨而丰富的  相似文献   

6.
《太太万岁》是张爱玲的著名编剧代表作,其中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均塑造得很成功。男性形象是令人失望的,张爱玲对男主人公表示否定,父亲角色也是负面角色。女主人公陈思珍在和自己的丈夫、婆婆、父亲、丈夫情人进行周旋的时候,出现了神经喜剧中的戏剧式反讽。但是,陈思珍不具备好莱坞神经喜剧中女主人公的女权主义特点。张爱玲通过电影给观众提出思考,女性究竟怎样才能获得独立性。  相似文献   

7.
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仲夏夜之梦>是狂欢式文学的典范,其中以织工线团儿和小精灵蒲克为代表的丑角人物凸现出来.线团儿行为滑稽、言语粗鄙放肆却又睿智豁达;蒲克爱做恶作剧却善良可爱.他们代表着狂欢夜强化着狂欢,对于制造欢乐气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体现狂欢精神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论述了莫里哀喜剧中人物的类型化特点。莫里哀作品中的人物可划分为多种类型,如:棒打鸳鸯的“严父”,贤良有德的慈母,叛逆的青年儿女,勇敢聪明的仆人等等。这些人物类型在莫里哀笔下都属于喜剧式人物,并且在他所描写的爱情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莫里哀喜剧中人物类型的多样化,既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相关,也与他自身丰富的积累相关。  相似文献   

9.
信阳地灯是豫南地区一种特殊的民间歌舞小戏,是信阳民歌向花鼓戏过渡的一种艺术形式。形式简单的信阳地灯之所以在豫南地区广为流传,与剧中丑角所表达的情感多样性密切相关。深受中国乐感文化影响的信阳地灯充满了喜剧情感色彩,而这种情感色彩通过丑角的演绎呈现出三种不同类型:情感快乐型、情感补偿型、情感宣泄型。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圣诞夜惊魂》中音乐、角色造型、场景设计、惊悚元素与喜剧元素的分析与思考,探究《圣诞夜惊魂》中惊悚与喜剧的完美结合点,以及作者如何利用惊悚与喜剧为《圣诞夜惊魂》注入生命的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11.
论喜剧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喜剧精神是喜剧之魂,其内涵包括四个彼此联系又相区别的方面,它们是:讽刺批判精神、乐观自信精神、理性超脱精神和自由狂欢精神。喜剧精神是否充盈和高扬是评判一部喜剧作品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也是衡量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喜剧是否发达的最高尺度。从喜剧精神的角度研究喜剧是一条有待进一步开拓的接近喜剧本质的新途径,它从创作主体、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结合上研究喜剧的本质,将为喜剧理论研究拓展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2.
喜剧是古希腊戏剧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喜剧论纲》(Tractatus Coislinianus)的佚名作者根据古希腊喜剧发展的历程将其分为旧喜剧、中期喜剧和新喜剧。其中以旧喜剧最有特色。旧喜剧多为政治讽刺剧和社会讽刺剧,取材于现实的政治斗争和社会生活,但情节荒诞,语言粗俗,歌舞狎昵,风格狂放而极富娱乐性,带有强烈的非理性色彩。古希腊戏剧源于狄奥倪索斯崇拜的祭仪,它所具有的非理性色彩也应当与此有密切的联系。本文试图从对狄奥倪索斯崇拜的研究出发,探求旧喜剧的非理性色彩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以库尔佩珀的不礼貌策略框架和不礼貌回应策略框架为研究基础,把喜剧小品中的不礼貌言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喜剧小品中所体现的库尔佩珀的两个框架,分析各种不礼貌(回应)策略在不同语境中的语用功能,并挖掘不礼貌言语的幽默功能。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喜剧情景构成的不谐调性入手, 比较考察了传统喜剧和现代喜剧的精神潜质与文化心理的异同, 认为主体的喜剧感生成过程中理性之“常”的缺失, 是现代喜剧区别于传统喜剧的精神分水岭。  相似文献   

15.
中国以往的莫里哀喜剧研究只注重对戏剧文学的研究,而对舞台演出实践的研究关注不够。莫里哀喜剧在中国,不仅有戏剧文学的文本翻译产生影响,而且还多次在中国舞台上演出,对中国现代喜剧的形成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论文试图揭示莫里哀喜剧在中国舞台上演出的独特风貌,以期全面了解莫里哀喜剧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戏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把握喜剧性矛盾的特殊性是喜剧研究的关键所在。本通过对六大喜剧理论模式所论及的喜剧性矛盾的分析,阐释每一种理论模式的特点与局限,由此探寻喜剧性研究的理论基点。喜剧性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的矛盾碰撞而形成的多元结构,喜剧性矛盾的构成不是单一的,客体对象本身、客体与客体、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多重矛盾撑起了喜剧性的骨架;社会性和主体性因素的任何变异,都会影响到喜剧性的审美效应;多重矛盾的互动和多种因素的变异,必须纳入特定的游戏规则,才能产生现实的喜剧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非痛感这样一个重要概念,是为了纠正喜剧性研究领域中长期存在的单一正向度研究的弊端,建立起一个喜剧性研究的负向度研究方向,并在正、负向的综合思维下,重新对可笑性与喜剧性作界分,对滑稽、幽默、讽刺的本质特征作界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产黑色喜剧电影在收获高票房的同时还得到大批观众的认可,这既是由于喜剧电影天然地符合电影的大众商业属性,更是因为其中蕴含的深刻文化价值与丰富意义.从黑色喜剧电影的相关概念辨析入手,理清黑色喜剧、黑色幽默、黑色电影等概念之间的异同,并结合具体影片对国产黑色喜剧电影的生成语境与喜剧性制作策略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讽刺幽默的语言、反讽手法的运用、悲喜剧因素的融合三个方面对《天堂消息》喜剧特征进行探讨,从理论来源和创作实践两方面阐述了戴维·洛奇喜剧小说风格的形成,从而认识作者对喜剧性本质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20.
浅谈音乐剧     
起源于英美的音乐剧是一种现代舞台剧,通过各种情绪表现动人故事,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有力工具。音乐剧不同于大家熟悉的歌剧,但与歌剧又有着连带的关系。本文就音乐剧的概念、起源、历史、音乐剧与歌剧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音乐剧这一西方音乐的重要体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