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1985—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财政支出、银行信贷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并加入了财政支出与银行信贷的交叉项,以考察政府主导的外生金融体系对经济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东、中部地区财政支出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且东部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高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出却抑制了经济的增长;东部地区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的银行信贷资金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政府主导的外生金融体系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但在中、西部地区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中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体育要素的竞争,充分体现体育市场机制的运行,实行体育市场化的管理,与此同时要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体育市场化的几个矛盾,体育内部的矛盾,新旧体制的矛盾、经济方式和利益分配方式的变革等矛盾;西部大开发中体育市场化发展首要的是政治和经济条件,其基本措施是委明确体育市场化的基本途场,要明确体育市场化发展的原则及其具有的巨大作用;要明确推进体育市场化的有效措施,从西部地区的实际出发,立足体育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地区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有可能引致我国经济增长减速和经济波动,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创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扣防范我国经济波动,加快西部发展,缩小差距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将结合我国经济实力和西部的客观实际,利用佩鲁的“发展极”理论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模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生态环境质量却并未表现出同等程度的改善或提升.采用30个样本省份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西部大开发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以及地区经济趋同的同时,也使得西部地区的碳排放(尤其是人均碳排放)与其他地区相比增长更快,与此同时,西部地区与碳排放相关的因素和条件(如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市场化程度等)未得到显著改善.在既有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方式下,西部大开发初期着力于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源、能源开发,忽视教育事业、市场化改革、技术创新等软环境建设,导致西部地区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碳排放相对增加.因此,在今后的西部大开发规划中,应当着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软环境建设,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提升市场化水平,才能在发展地区经济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5.
农业市场化不仅是农业经济本身的根本出路,而且是整个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化进程与产权的安排密切相关,在产权安排明晰、完善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市场交易成本的降低,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农业的市场化同样不例外,农业的市场化进程主要依赖于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明晰、完善农村土地产权才能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才能推进农业市场化。  相似文献   

6.
东部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农村体育的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根据东部地区农村体育的现状与发展目标,提出发展东部地区农村体育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与东部地区存在不小的差别,忽视或者轻视集体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西北地区今后应大力发展城乡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经济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提高对集体经济的认识,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加强企业管理,改善集体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政治法律环境,加强对集体经济的领导和统筹管理  相似文献   

8.
徐萍 《职大学报》2002,(4):54-56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各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我国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渐扩大;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阶段,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则会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渐缩小.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因此,缩小东西地区之间经济差距的根本途经是进一步加速发展国民经济.其中,缩小贫困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在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和投资环境方面的差距是加速发展经济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西部高校骨干教师流失现象日益凸显,加剧了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协调发展。究其根源,主要在于西部与东部地区存在着地理条件、经济文化背景、道德观念等的差异。西部高校要留住骨干教师,重在完善激励、绩效考核和人才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成绩喜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由于历史、区域位置,国家政策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了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没有西部的现代化,就谈不上全国的现代化,所以,加快西部大开发是实现奋斗目的关键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推行全方位外交战略需要东北亚的稳定与发展.由于区域合作历史发展的趋势推动,以及俄罗斯发展东部地区经济的迫切需要,俄罗斯将积极推动东北亚战略.  相似文献   

12.
论西部开发中的“补偿”问题及“补偿”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七五”计划以来,我国实行了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此项战略和政策的实施,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大增强了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也损害了西部地区的发展利益。在即将到来的西部大开发中,政策受益的东部沿海地区应向西部地区进行利益补偿。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应充分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利益补偿问题,制定有利于西部发展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东部,除了历史遗留因素,自然条件的制约外,包括税收政策在内,国家政策效应及由此产生的结构不合理是主要因素,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应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与东部差距是发展中的差距,历史造成的差距,在政策作用下强化,又在缺乏人才、干部素质低等内因作用下加剧。缩小差距振兴西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同时积极培育经济增长中心;注重发挥大中城市的中心辐射作用;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构筑东西合作新体制;同时认真抓好农业持续发展和脱贫问题,这是缩小东西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西部地区迈向21世纪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在西安市经济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成分所占比例与东部发达地区城市相比比重偏大.在西部大开发之际,西安市应抓住机遇,制定明确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政策、制度等方面创新,对经济所有制结构进行调整和完善,推动经济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市域经济一体化指市域经济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通过资源流动而日益相互开放、相互融合、经济联系愈来愈紧密的状态和进程。笔者认为 ,西部地区市域经济之所以发展缓慢 ,与未能理清市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市域经济一体化有关。西部地区市域经济一体化 ,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在西部地区市域这一较低层级的体现。这一进程有它别于东部地区的种种特征和发展路径。西部市域经济一体化的宏观目标 ,即建立外向型的、开发式的与全球经济接轨的市场体系 ,建立分区鲜明、特色突出、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经济分工布局 ,建立高效一体的生产、流通内循环系统 ,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与西部高校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与东部地区高校相比存在着许多劣势 ,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西部地区高校必须加快教育教学改革 ,以改革求质量、求生存、求发展 ,办出自己的特色 ,为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及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中国大陆东部、中西和西部三大经济区2008—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Johanson面板协整关系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与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升级与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协同互动关系均未建立起来,三大经济区体育用品制造业升级与服务业发展之间仅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在东西部经济区,体育用品制造业升级是服务业发展的长期原因,但在中部经济区,服务业发展则是体育用品制造业升级的长期原因。从整体来看,虽然中国是一个体育用品制造和出口大国,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产品全球竞争力较弱,国际话语权仍非常有限,与国内服务业发展相比,三大经济区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最后,从互补性视角提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9.
幸福感是一种综合性社会资本,会对经济主体的决策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采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地区幸福感对企业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区幸福感水平越高则该地区企业的投资水平越高;与民营企业相比,地区幸福感对国有企业投资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地区幸福感对民营企业投资的正向影响随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弱,但这一负向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中并不明显.因此,各级政府应该积极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水平,进而有效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多起于东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封建社会东部地区农民承担的各种赋税负担大于西部 ;东部地区的自然灾害多于西部 ;东部地区又是豪强地主较为集中的地区 ,对农民剥削非常残酷 ,所有这一切都导致了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多发生于东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