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静娟 《视听界》2002,(4):55-55
广播节目主持人要研究广播语言特点,加强语言修炼,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在广播中的作用,进而提高节目的质量。一、在语言发音上,节目主持人要说纯正标准的普通话。会说纯正标准的普通话是对节目主持人最基本的要求。广播电视  相似文献   

2.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在推广普及普通话方面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其中,通知要求播音员主持人除节目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标准普通话。  相似文献   

3.
殷红 《声屏世界》2007,(5):47-47
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广播电视除了传达政令、传播信息、娱乐生活等功能,同时还具有对公众语言的社会示范作用。广播电台的播音员每天通过播音与听众交流,这种有声语言影响面之大,传播速度之快,超过任何书面语言。所以,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是我国广播电视的优良传统之一,也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非常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节目主持人作为天天与受众"打交道"的公众人物,他们的语言活动必然要受到大家的关注,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直接关系到节目的质量和播出效果,并且在耳濡目染中影响着大众的语言面貌和水准.媒体节目主持人的标准的语音面貌、精确的语言表达和感情色彩的运用是一个优秀主持人的基本素养.目前,在全媒体语境下,主持人播音员基本技能的掌握必须通过实践训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勤学苦练,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地传达播音主持稿件的内容实质,以便于在节目中更加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5.
潘维 《新闻窗》2007,(4):99-99
电视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组织者和串联者。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节目质量的高低。电视播音员和主持人对节目的传播,包括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两个方面。前者靠的是语言,而后者则包含气质风度、举止神态和服饰等。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服饰在电视宣传中有着重要的功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刘卓 《中国广播》2012,(7):69-72
播音员主持人不仅担负着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报工作,也担负着推广普通话的示范工作。当下一些播音员主持人一方面缺乏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另一方面对于语言规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不规范现象并不仅仅是缺失敬业精神的个人问题,还是有着不小影响的社会问题,相关部门和人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放矢地加以纠正。播音员主持人坚守语言规范不仅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他们应尽的职业义务。  相似文献   

7.
广皤播音是电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记者在各类节目中面向听众直接进行传播的有声语言活动,是广播传播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环节.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广播成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作为电台与听众联系纽带的广播播音,便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或播音员作为电视媒体的形象大使以不同风格、形象、气质走进大众视野,他们在节目播报或主持过程中必须遵循"标准普通话"这一规范性制约,但同时,因为不同节目具有不同的特点,播音员或主持人在语言运用上也会存在相对的"差异",本文就是通过论述阐明此种观点。  相似文献   

9.
2005年9月,国家广电总局“批转”了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研委会制定的《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自律公约》。《公约》特别要求, 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主持工作中,“除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普通话, 不模仿港台腔及其表达方式。”“不模仿地域音及其表达方式,不使用对规范语言有损害的口音,语调、粗俗语言、俚语、行话,不在普通话中夹杂不必要的外语。”另外,《公约》还要求主持人外形上要有所禁忌,如服饰、发型、化妆、声音,举止要与节目(栏目)定位相协调,大方得体,拒绝媚俗。  相似文献   

10.
节目主持人区别于播音员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个人的身份,以第一人称的语言和听众进行交流。由于是以个人身份出现,就有一个树立声音形象的问题。俗话说:“闻其声如见其人”。听众通过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可以感受到这个主持人的政治素养、文化水准、性格爱好,以及音  相似文献   

11.
1994年10月3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出“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决定”中说:“掌握并使用一定水平的普通话是社会各行各业人员,特别是教师,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演员等专业人员必备的职业素质。”“决定”还规定:“县级以上(含县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一级水平”,“对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教师等岗位人员,从1995年起逐步实行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我省广播电视系统按照国家三部委“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肖英  李明敏 《新闻爱好者》2008,(11):150-1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凡是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以普通话作为工作用语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所以,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是现阶段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主要测试对象之一。要提高学生普通话的学习质量和测试等级,消除学生学习与测试时的不良心理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节目的关键是节目主持人。他应是一个节目的组织者,参加从节目的策划、编辑、制作播出到播出后反馈的全过程。话筒前的工作只是他编采工作的延伸和继续。大量的工作在话筒之外。主持人对节目的指导思想应很明确,并在设计、组织、编辑、主持的过程中逐步完善。主持人以“我”的真实身份和听众交流,所以要求这个“我”要有“我”的见解和鲜明的个性。语言比较随意、生活化。相对来说,播音员工作的范围、任务较为单纯、具体。要求准确、完美地体现作者的意图,在忠实于稿件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做听众收听节目时的桥梁和纽带。据此…  相似文献   

14.
插音广播电台、电视台由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编辑、记者在各类节目中面向听众、观众直接传达信息的有声语言活动。语言的表达必须符合节目内容和形式的要求,必须适应特定收听、收视对象的要求,必须注意语言运用的规范化。播音是广播电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播音发声学播音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播音的发音机制和发音方法为研究对象,内容涉及语音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有关学科。它力图通过观察和实验手段探讨播音的发音机制和  相似文献   

15.
孙超 《河北广播》2007,(1):68-68,77
做为一名广播电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不能像电视那样,受众能看到画面形象。我们所传递的信息,大都是通过有声语言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听众中树起自己的声音形象。要做到这一点,在话筒前保持良好的状态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关于播音,《广播电视简明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播音──广播电台、电视台由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编辑、记者在各类节目中面向听众、观众直接传达信息的有声语言活动。”这是一个有着三层含义的定义:第一,播音是有声语言活动;第二,播音是在广播电视传媒环境下的有声语言活动;第三,播音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等在各类节目中向受众传达信息的有声语言活动。在这里“有声语言活动”是其概念的本质──即播音是一种语言活动,而在“听”、“说”、“读(指阅读)”、“写”等语言活动中,播音又是一种“说给人听”的语言活动。说白了,…  相似文献   

17.
王媛 《新闻知识》2012,(12):68-70
普通话语音是培养合格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基础必修课。当前,国内媒介变革逐步深入,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对广播电视有声语言创作和高校普通话语音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普通话语音教学改革的现实背景,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效果考核四大方面阐述了普通话语音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朱播 《声屏世界》2006,(5):63-63
首先,两者的概念不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甘惜分教授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认为:播音员是“广播电台(站)和电视台在话筒前、镜头前按照文字稿进行有声语言创作活动的专业人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版,第239页),一般应具备音质优美的嗓音、吐字清晰的标准普通话和熟练的播音技巧。那么,什么是“节目主持人”呢?从字面上讲,“主持人”是负责掌握或处理某事的人“,节目主持人”则是掌握或处理广播电视节目的人,它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着群体观念,参与和把握节目的进程,直接地、平等地进行大众传播活动,它要求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同播音员一样,每天都在用有声语言工作,他们在对广大受众进行宣传教育、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成为受众的语言示范者,在语言规范化上对广大群众起着重要的典范作用,肩负着推广普通话的任务。人们在收听、收看节目的同时,总是有意无意地学习着语言。从字的读音到词的用法,以至于语句的表达处理方式,人们都在学;人们在使用语言发生争议时,也总是以广播电视里的说法为标准。在人们心目中,播音员的话就是最标准的普通话。因此,作为语言规范的宣传者,播音员和主持人更应增强规范意识,认真解决好自身语言的规范问题,做语…  相似文献   

20.
播音员主持人担负着净化语言、推广规范普通话的重要职责,而近些年出现的中文夹带英语词和英文缩略词的现象,也大量存在于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节目当中,严重冲击着祖国语言的纯洁性和规范性。摒弃带有崇洋倾向的主持风格,理直气壮地运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大胆地使用规范的汉语普通话,已成为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