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取与舍     
刘墉 《老年教育》2008,(3):21-21
“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舍之前,总要先取,取多了之后,常得舍弃,才能再取,所以“取”、“舍”虽是反义,却也是一物的两面。  相似文献   

2.
取与舍     
“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 舍之前,总要先取,才有得舍;取多了之后,常得舍弃,才能再取。所以“取”与“舍”虽是反义,却是一物的两面。  相似文献   

3.
取与舍     
“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舍之前,总要先取,才有的舍;取多了之后,常得舍弃,才能再取,所以“取”与“舍”虽是反义,却也是一物的两面。  相似文献   

4.
取与舍     
“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舍之前,总要先取,才有得舍,取多了之后,常得舍弃,才能再取。所以“取”、“舍”虽是反义,却也是一物的两面。人初生时,只知取。除了取得生命,更要取得食物,以求成长;取得知识,以求内涵。既然长大,  相似文献   

5.
天心取米 一次,匈奴欲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只得张榜招贤。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小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相似文献   

6.
“迎取”释义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小宛 《学语文》2005,(1):46-46
《孔雀东南飞》是千古传诵的汉乐府名篇,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将其收入。其中,“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中“迎取”一词,教材注释为:“迎接你回家。”这个注释没有解释“取”字,不确。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前的教育活动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取而不上。何为“取而不上”呢?“取而不上”是指高考考生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没有按时到其所被录取的学校进行报到、注册而选择复读的一种现象。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中,由于许多学生“取而不上”,使得部分高校不得不降分补录。尽管分数一降再降,录取一补再补,但仍有一小部分高校不能完成招生计划。在《高校招生》杂志上有一些数字:2001届复读生中47%的学生属录取后不报到者。分析这些人不报到的原因,31%的考生是对高校、专业不了解而误填志愿;3…  相似文献   

8.
阿Q是鲁迅先生“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而塑造出来的经典文学形象,本来是许多碎片的拼合,我把这个拼合体支离开来,应该没有大碍。  相似文献   

9.
刘辉 《湖南教育》2001,(16):52-52
意采有了某种“意念”,求“深”不易,求“采”更不易。同是有深意的作品,有的人取的是“照标准像”式,有的人则取的是“照艺术像”式。角度新颖,用力巧而收获大,这是一种文采,也是一种才气。鲁迅要表现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政体变了而民情未变),这个主题实在太大了,但他在短篇小说《风波》中只围绕一条辫子作文章,收效不亚于一部长篇,这就是“意采”不凡。  相似文献   

10.
刘良华 《师道》2005,(5):12-12
“和”是一种智慧。有和谐智慧的人,他既有所“争”取、“有所为”“自强不息”,又“有所不为”“厚德载物”。  相似文献   

11.
小茵 《中国德育》2007,2(1):1-1
中医把药材分为“热”“寒”“温”三种,听一位老医生说,人对应着可以分为“好人”“坏人”“性中人”。他还说,性中的人实际上是没有的,没有谁身上没有毒性。所以,正常的人一定会藏着些“小毒”、犯些小病,那些终年不得病的人一旦发病往往就是顽疾,很难救治。人的身体如此,人心又何尝不是?  相似文献   

12.
未必敢来     
正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他们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上面写着“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的文武大臣,没有一个人能解此谜。皇上没有办法,只得张榜招贤。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招何瑭上殿。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  相似文献   

13.
一 .一字贯穿,前后勾连   细读文章,便会发现,作者用一“思”字贯穿全文。第一段,作者先通过两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比喻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再用原来的比喻从反面强调这一主旨,最后又从人君特殊的地位和职责出发推出这一主旨的具体内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那么,人君为什么当“思”呢 ?文章的第 2段就阐述了这个问题。   本段虽没有用到一个“思”字,但却始终是扣住“思”字着笔的,它实际上紧承第 1段解释了人君当“思”的原因,那就是:“凡百元首”的难以善始善终;“取之易,守之难”的严峻事实;“殷…  相似文献   

14.
陶侃惜谷     
魏永霞 《阅读与鉴赏》2006,(11):38-38,72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农给人足。  相似文献   

15.
“我来讲个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眼镜叔叔说。“是《西游记》吧?”孩子们说。“不,不是那个《西游记》中的故事,”眼镜叔叔说,“里面没有孙悟空,也没有猪八戒和沙和尚,更没有白龙马。这是历史上真正的唐僧,他一个人去到印度,取了真经。”  相似文献   

16.
王瑛 《福建教育》2007,(7):103-103
一位教师在引导五年级学生探索“1亿有多大”时,设计了以下活动:假设一个人保持最佳状态,不吃不喝不休息,连着跳绳1亿下,要跳多久呢?根据三位学生现场跳绳一分钟的成绩,学生一致同意取平均数60计算。计算之前,教师说:“估一估,跳1亿下大概用多少时间?”学生没有反应,教师又说:“猜猜看,说错了也没关系。”马上就有学生说:“我猜要用1000分钟。”  相似文献   

17.
汉乐府《陌上桑》(收入初中语课本)有句:“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孔雀东南飞》(旧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收入高中语课本)有句:“东家有贤女,自名为罗敷。”这两处的“自名”中学教材未注,究竞应作何解?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学作品选》时前一句未作解释,而把后一个“自名”解作“名字叫做”,“名”是“名字”,“自”能当“叫做”讲吗?再说后面的“为”字也没有了着落。季镇淮等编写的《历代诗歌选》释“自名”为“自然要取名”,是人都要取名,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是可以的:但取什么名并无必然性,“自然要取名为罗敷”于理不通。邓英魁主编的《中国古代学作品选》、巴蜀书  相似文献   

18.
数学第六册思考题选解1.第86页(题略)解:根据“二月的一天”及“三批人数不相等且没有单独一个人来的”条件,可知三批人数的乘积最大是28,最小是24(2×3×4)。(1)从三批人数来考虑,取最小的两数(2、3)和5搭配,得到2×3×5=30,这样就超...  相似文献   

19.
金圣叹想一是抬高《水浒》的地位,一是“世不相延,人不相及”的文学发展观。鲁迅说他是“拾人唾余”,胡适则说他是“眼光过人”。从明代文学批评的历史来看,金圣叹只是照搬了李贽与袁宏道等明代批评家的观点,确实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因而只是“拾人唾余”而已。  相似文献   

20.
写作材料从哪儿来?对中学生来说,主要有三方面来源:课本、自身经历及对自身经历的体验,还有阅读与想象。只要认真地挖掘以上源泉,可选的材料是非常丰富的。一般地说,取舍材料的原则除要求材料与观点保持一致外,还应注意以下“六取”“六不取”:一、取亲历,不取传闻。亲身经历的事情,直接接触的人,亲自去过的地方,稍加回忆就历历在目,容易写得具体生动。道听途说的材料写进文章,容易露出破绽。例如,有的同学为了使所记的事意义“深刻”,所写的人形象“高大”,就凭空编造任意拔高,结果情节上弄虚作假。还有的同学作文时喜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