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问调查法,挖掘整理临清肘捶的渊源与技术体系.临清肘捶由临清唐元乡瑶坡村张东槐所创,是一个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临清肘捶主要包括:基本功、拳术套路、器械套路、对练套路、肘捶论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3.
范厚书 《精武》2003,(10):11-11
  相似文献   

4.
陈君翎 《精武》2007,(5):18-21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南少林五枚师太根据“孤鹤相斗”之情景,创立了咏春拳。后来,她收福建严咏春为徒。其实,咏春拳能真正发展。得力于严咏春的丈夫梁博涛,梁博涛追随严咏春研习咏春拳,技成后,偕妻从福建移居广东,后只身南下广州传授咏春拳。  相似文献   

5.
陈式太极拳与五祖拳技法身形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陈式太极拳与五祖拳长技击、身形上的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找出它的异同点,以利于习武时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6.
武术的手法,泛指含打、踢等在内的徒手搏击技法。这里所讲的迷踪拳手技法,是指以手(拳、掌、爪、勾等)为主要击打部位而使用的技法。迷踪拳的手技法,是相对于全身别的部位的技法而言的。在迷踪拳中,人体周身主要部位称"十三头",分别是头、双肩、双肘、双手、双胯、双膝、双脚,双手占其中的"两个头"。"十三头"均可发力击人,故有"十三头占天罡三十六技法"之说。在"元罡三十六技法"中,有八大手技法,这就是本文要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查拳实用技法锻炼,有助于灵便身手,掌握套路中的招式、招法,提高表现套路中的格斗技巧;有助于体会套路攻防意识和动作的攻防含义。本文通过多年来对查拳的学习和研究,详细解读查拳的本质'用'与'打',以便提高习练者的攻防技能,使习练者具有在实际应用中所必备的技能,掌握防身制敌的有效本领,展示习武者的功力和内壮外强的体魄。  相似文献   

8.
朱天册 《武当》2003,(3):19-19
孙氏形意拳传自一代宗师孙禄堂先生,其拳具有势小、劲巧、理精、法严等特点。重内功修炼,讲技击实战。故每学一势均要晓拳理,明拳法,通医理,知用法。  相似文献   

9.
文啓恩 《武当》2005,(12):38-40
蔡李佛拳,是广东南拳的一个重要流派。此拳内容丰富,技法全面,动作朴实简练,拳脚并用。其既有灵活紧凑的小巧动作,也有大开大合的舒展动作,发劲刚猛,变化巧妙,是技击性较强的传统拳术。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地术犬法与地趟拳的历史源流、套路特点、实用技击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了地术犬法与地趟拳技法的相同点和异同点.地术犬法是南派稀有拳种,在福建周围等地流传甚广,在国内外具有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详细考证了公议拳的历史源流与衍传的基础上,从文化内涵和功法体系两方面分析、整理公议拳的理论、风格特点和练功方法,为山西公议拳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1前言公议拳是我国优秀传统拳种,发源于山西榆次,其雏形是公立拳,是由明末清初十三省总镖头胜英与张茂龙、黄三太、杨香。  相似文献   

12.
永春白鹤拳是闽南地区较具代表性的地方性武术拳种,是闽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潮流下,永春白鹤拳取得了一系列的保护与发展成果,但依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研究认为,完善相关的法规与资金配套、建立健全相关的竞赛与文化交流;坚持保护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强化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掘,加强社会推广与学校推广的配合等,是实现永春白鹤拳可持续保护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广东洪拳为研究对象,以泉州太祖拳为比较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广东洪拳和泉州太祖拳的历史渊源进行透析,对二者的技术特点、风格特点及技击原则进行对比研究,尝试揭秘广东洪拳之历史渊源。经研究得知广东洪拳与泉州太祖拳在历史渊源、技术、风格和技击原则等方面关系密切,同出于南少林武术流派。  相似文献   

14.
稀有拳种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对部分濒临灭绝的传统拳种的提法,它们是我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多方面对稀有拳种的成因进行剖析,阐述了保护稀有拳种的意义,最后从保护稀有拳种传承人,利用现代手段进行静态保护,营造适宜稀有拳种发展的文化生态等方面提出对稀有拳种的保护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包含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部分,以太极阴阳理论为基础的形而上是太极拳的精髓.太极拳传播不仅仅是技术动作的传播,更是要在“理”、“法”、“术”、“功”传播中融入形而上的内涵,以生命哲学的方式来看待和理解太极拳,才能体现太极拳的养气、守意、平心、练性和厚德之本意,使得太极拳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武术技术规范的难点作为审视现行武术段位制的视角,对现行武术段位制提出了质疑,并详细分析了武术技术潜在的规范角度及规范程度;同时以现代武术来源于传统武术为理论依据,在认识的视角上,把现代武术的构成内容回归于传统武术不同拳种中作为新的认识方法,使拳种的历史演进承载起武术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从而在思维上构建了武术技术规范的新角度——"拳种",为武术段位制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7.
王卫东 《收藏》2007,(4):117-117
太平天国路凭,纸本,木版印刷,纵33.6厘米,横29.7厘米(如图),正上方横额为“路凭”二字,版心内容为:“天朝天朝勋臣请天福兼王宗堂卫军主将文经政司协理徽郡民务许,  相似文献   

18.
武术传统技术体系和训练体系的形成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武术在技术上具有技击特点,在文化特征上具有民族特点。其技击特点的保存和发展,与中国哲学的知行合一思想有密切的联系。武术的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以及围绕它们而存在的功法构成了武术传统技术体系;而一系列由套路至单势散用,切合实用的训练过程构成了武术传统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19.
形意拳能够从明末清初传承与发展至今,必定具有其内在的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与外在的相对独特的技术体系,与此同时也须具备相对符合社会期望的拳种诉求。文章从传说、事件、经验三个历史维度对形意拳的历史发展做了初步梳理,认为形意拳的历史发展基于其不同历史时期的内在转向,并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其传承发展所需的社会认同、武林认同以及武术人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