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学校教育中,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们,那就是如何转化学困生的问题。无论是城区小学还是农村小学,无论哪个年级都会遇到学困生,有的成绩不理想,还有的甚至很差,而且学习的习惯又差。在这些学困生发展的道路上,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可以扪心自问,在对待学困生的时候,又做了些什么呢?我们除了抱怨他们头脑不灵活,上课听讲不认真,一遍又一遍的重批,真正能静下心来想想怎样去帮助他们脱离“学困状态”的很少。我们应该从学困生的角度出发,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对于他来说什么样的转化方法最合适。  相似文献   

2.
在任何一种教育体制下,都会有学困生存在,这是客观规律。只要当教师,或多或少总会碰到学困生。英语教师碰到学困生的概率更大些,这是正常现象。作为教师,帮助和转化他们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待学困生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能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他们。最重要的是面对现实问题,分析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差转差的方法。正如医生对待病人一样,首先要确诊病因,而后对症下药。预防学困生比转化学困生更重要,这和防病比治病更重要是一样的道理。一、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1.智力水平发展不同儿童大脑发育状况不是千篇一律的,有的…  相似文献   

3.
提起学困生,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那些上课不专心听讲、课下不完成作业、经常跟在教师后面的办公室"常客",教师喋喋不休的教育,怎么会跟冷处理扯上关系呢?对学困生采取冷处理,岂不是让其如鱼得水,学习更"困"了?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4.
提起学困生,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那些上课不专心听讲、课下不完成作业、经常跟在教师后面的办公室"常客",教师喋喋不休的教育,怎么会跟冷处理扯上关系呢?对学困生采取冷处理,岂不是让其如鱼得水,学习更"困"了?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普遍感到学困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转化学困生就成为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升学生素质的一项难题,学困生的转化在农村学校尤其显得重要。多年来我一直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发现很多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对于教师基本的教学任务很难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
刘金芳 《广西教育》2009,(31):30-30
学困生是我们教师议论最多的话题,我在工作中通过一次次尝试,摸索出了一些转化学困生的门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校的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配合,特别是学困生的教育。学困生形成的原因97%与家庭有关,其中有的是家长教育观念不正确,有的是教育方法不妥当;有的是家庭环境的不佳,有的是父母自身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7.
"学困生"是素质教育在各个阶段都客观存在的现象,而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条理性都较强的学科,使得"学困"这一现象区别于别的科目,学生"学困"的数量变得尤其之多。在素质教育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各个年龄段的"学困生"成了素质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关注"学困生",推动"学困生"的进步与发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帮助"学困生"走出学习的困境,成为当下需要解决的必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吕娉  邱华 《时代教育》2008,(3):133-134
学困生是教学中一类常见的特殊群体,很多教师受其困扰,有的则对其束手无策,听之任之.通过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发现:学习方法不当、家庭生活不稳定、品德修养差和同学关系不融洽是四大主要导致学困的原因,其中更强调非智力因素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提出了转化的方法,班主任在转化学困生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严师慈母、知心朋友,工作的重点应该在课堂以外.  相似文献   

9.
学困生的转化是教师尤其重要的一项工作。学困生一般表现为对数学学习不够感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不会主动思考问题,导致基础知识缺漏。本人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认为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需从激发他们质疑的兴趣作为切入点,要尊重和鼓励学困生,要尽可能提供质疑问难的空间和时间,要做好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正>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学中的难题,要解好这道难题,让学困生不犯"困",需要教师独具匠心,采取一定策略加以转化。一、三十六计,攻心为上教师如果想转化学困生,必须在情感上唤起他们对教师的认可,以攻其"心"。攻心之计,一靠技能,二靠人格。所授之课首先必须让学困生喜欢听、期待听,这是他们能学进去的前提;其次要让他们能听懂,只有听得明白才能学得到位。让学困生爱听,教师应运用丰富的  相似文献   

11.
刘光虎 《甘肃教育》2014,(15):44-44
正学困生是指学习上有困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他们有的沉默寡言,有的调皮捣蛋,有的固执任性,在班内占一定的比例,并有一定的号召力。如果不转化好这些学困生,不仅会影响到他们自身学习成绩的提高,还将影响整个班级的教育效果及教育质量。心理学研究表明"自卑——厌学——拒教"是学困生的三大特征。自卑是学困生的认识特征,厌学是学困生的情感特征,拒教是学困生的行为特征。学困生不会学  相似文献   

12.
王学武 《学子》2016,(6):48
数学学困生的存在一直影响着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如果教师对学困生缺少帮助、关心,不认真分析其"学困根源",不及时采取有效教育措施辅其纠正学习态度、方法,那学困生便会越落越远,永远摘不掉"学困的帽子",今后的成长道路上也会遇到更多的"荆棘",教师的光环中也减弱了几分亮色。数学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解决此问题。下面,我浅谈一下我的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实践方法,以供各位教师参考。一、"刨根儿问底儿"析根源,"对症开方"助成长  相似文献   

13.
学困生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家都认为转化学困生的进步工作是个难题。如果认真分析造成学困的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就容易了。要促进学困生的转变,首先要分析造成学困的原因。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时一些小的细节也会酿成后患。比如学生在上课时,思想一时开了小差,对老师讲的某一章节、某一内容、某一定义认识模糊,理解不清,但由于爱面子,又不愿意去问老师,  相似文献   

14.
张鹏 《成才之路》2020,(10):128-129
农村学校的学困生转化工作应得到重视,否则学困生与学优生的差距越来越大。目前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还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师重视不够、学困生基础薄弱且缺乏家长管理等问题。教师要从关注学困生本身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积极开展农村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让每个学生都不掉队。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班集体中,学困生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教师更应该多花些心思在学困生身上,嫌弃学困生的教师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忽视学困生存在的教育也不能算是成功的教育,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6.
学困生是现代教育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每个班级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学困生,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研究学困现象,分析形成学困的原因,采取有效策略转化他们,使他们快乐成长。学困生成因主要有以下四种:个人素质;家庭影响;社会影响;学校因素。  相似文献   

17.
做好学困生的转化,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在认真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后,我积极探索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充分了解导致学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曹海瀛 《甘肃教育》2009,(11):27-27
一、了解学困生,掌握学困的根源 帮助学困生,就必须首先了解和熟悉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具体帮教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可通过观察、调查、交友、活动、谈话等方法了解学困生的情况。经过调查研究,发现高中数学学困生除了少数学生由于智力问题导致学困外,其他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有些学生由于低年级时学习方法不得当,  相似文献   

19.
钟水生 《江西教育》2002,(19):27-27
转化学困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项具体内容。笔者认为,我们在工作中注意“五多”,对开启学困生的心灵之门,唤起学困生的上进之心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多信心。信心是学生成功的基础。在对待学困生方面,一是教师自身要树立起信心。要相信每一个学困生不仅有进步的心态,也有进步的渴望,老师只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全身心地投入,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忌因“学困”对其产生厌烦情绪。二是要树立起转化学困生的信心。学困生身上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也蕴藏着一些不引人注目的“闪光点”,老师应选择有利时机,适当加以表扬、…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学困生的数量逐渐增大且多数呈现"习得性无助感"现象,怎样才能解决学困生习得性无助感是众多英语教师面临的棘手问题。在通过分析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习得性无助"过程中,教师要找到不同的方法来帮助学困生,使他们脱掉"学困"的帽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