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娟 《家庭教育》2007,(9X):28-29
孩子进入幼儿园后,老师更多地担当起照看他们的任务。当有一天老师告诉你孩子在幼儿园出“问题”了,家长们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2.
昊昊,男,四岁半。他刚从别的幼儿园转入我园时,表现就很特殊,任性、好动、不合群。做操时,他满操场乱跑。集体活动时,他一人在寝室玩或旁若无人地喊叫、跑东跑西、摸摸这儿、动动那儿,而且对老师的制止没有反应,每天都得有专人看护。最令人不安的是他对学习不感兴趣,表现出抵触、对立等逆反心理。通过与家长沟通,我们得知昊昊爷爷、奶奶对他宠爱有加,出现小错一般不予批评,犯了大错或提出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一、个案情况小坤(化名),男,1996年7月出生,半岁时因高烧持续不退而影响到大脑发育,7岁时到医院进行韦克斯勒智力测验,被诊断为中度智障:小坤在认知能力上,能认识一些简单的词语,会写些简单的笔画和生字,  相似文献   

4.
汤燕辉 《教育导刊》2004,(18):41-43
当前,幼儿园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受到宠爱,很容易养成自私、任性、情绪不稳定、好攻击等不良心理行为和习惯。种种不良的心理行为和习惯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许多家长下午去幼儿园托、小班接孩子时,常常会问老师:“我家宝宝今天吃饭好吗?”“我家宝宝今天睡觉怎么样?”吃饭和睡觉,是低龄孩子父母最为关心的两件大事。那么,孩子在幼儿园午睡情况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6.
幼儿行为问题家庭成因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幼儿的行为问题一般是指对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障碍的行为和情绪方面的异常表现。弗洛依德的儿童精神发展理论告诉我们,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儿童就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否则,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人格缺陷等问题。0~6岁时期,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所以家庭因素在幼儿行为问题发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尽管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幼儿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质的原因,也有幼儿园和社会等方…  相似文献   

7.
8.
何楠 《家教指南》2008,(1):29-31
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后,虽然许多生活、学习方面的事情都由老师负责管理,但家长千万不能袖手旁观。假如有一天,老师告诉你:你家的宝宝在幼儿园有什么什么“问题”。你可不要以为老师在向你告孩子的状,或者说老师在故意挑你孩子的毛病等等。于是,要么不软不硬地与老师理论,要么漠然置之。那么,家长该如何应对孩子在幼儿园里出现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9.
据调查,我国16岁以下3亿多儿童中约有4000万患有心理行为障碍。1990年,我国22个城市4~16岁儿童抽样调查表明,行为问题检出率达12.9%,其中幼儿占很大比例。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不仅妨碍着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还会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负面影响。1998年9月,我们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成立了  相似文献   

10.
当今每位幼儿身上都有很多不良行为习惯,如何纠正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成为教师和家长多面临的共同的难题。本文主要先分析了当下的主要不良行为习惯,再从幼儿不良习惯养成的原因、解决措施及如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方面来进行研究。旨在在家长及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周水凤 《班主任》2003,(6):24-25
一、研究对象的主要问题小宁,男,13岁,六年级一名寄宿生。他经常招惹同学,抢走别人的东西,妨碍别人的正常活动。他行为霸道,说话粗野,违反课堂纪律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同学们都害怕他,不愿与他接触,老师也时常批评他。  相似文献   

12.
宋丹 《黑河教育》2011,(11):50-50
[案例背景]三至六岁是幼儿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的问题行为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在问题出现之初,一些家长和老师没有加以注意或及时给予正确引导,时间一长,幼儿就形成了坏习惯。案例中的冰冰是我们大二班的一名小朋友,她性格外向、活泼、霸道,经常会与小朋友发生矛盾。  相似文献   

13.
钦,男,1995年生。三岁前生理发育状况和一般孩子相差无几,心理年龄还处于低幼状态,特殊表现为言语不多,喜欢哼小调,常常一个人玩。三岁时进入普通幼儿园学习,为期一年半,有异常表现:多动、语言减少,最后发展到无口语表达;通常独自游戏,且所做游戏不具有任何意义,不能参与合作性游戏;注意力分散,学习能力缺乏;避免目光对视,手指持续做着奇怪的动作。  相似文献   

14.
没上幼儿园之前,觉得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轻松了。没想到宝宝进了幼儿园,麻烦事也不少,今天说小朋友欺负他了,过几天又说老师不喜欢他,说什么也不愿去幼儿园了……作为家长,我们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5.
一、新时期家长工作与过去家长工作的区别1.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地位与关系发生变化。过去,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教师是专家、是权威、是说教者;家长是受教育者、受指责者,是幼儿园命令的执行者,在谁为谁服务的问题上,答案是家长为幼儿园服务,为教师服务。现在,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与教师应该同样是教育者,是为着共同的教育目标———教育好孩子而结成的平等合作者,在谁为谁服务的问题上,答案应该是幼儿园和教师为家长服务。2.教师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主要目的发生变化。过去,幼儿园开展家长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或改善…  相似文献   

16.
问题儿童不良行为矫正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通过对1例问题儿童行为和人格偏差矫正的个案研究,分析造成其行为问题的原因,探索学校在问题儿童教育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探讨对此类学生偏差行为和人格进行矫正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并为实际工作者提出可供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案例分析,针对家庭中幼儿规则养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策略:制订有针对性尽可能详细的家庭规则;教会幼儿对规则进行识记;家长之间要相互扶持;家园开展良好的合作。  相似文献   

18.
攻击性行为是自闭症儿童较常见的问题行为之一,常由多种因素导致,往往会影响儿童与周围人的相处,不利于其综合能力的发展。矫正自闭症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可综合运用访谈法、观察法、分析法、行为矫正等多种手段,通过改善环境、树立示范对象、消退促进攻击的因素、正向行为支持等策略,分阶段开展矫正训练。  相似文献   

19.
我想给已送孩子入幼儿园或准备送孩子入幼儿园的家长们一些建议,帮助他们做一个好家长。1.接送孩子时,真诚热情地向老师问好向老师问好,既表示家长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激,这对促进老师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之中肯定会起积极作用:同时,又是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的"身教"和"言教"的好机会;还可以融洽家长与教师的关系,更有利于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相互沟通。  相似文献   

20.
何楠 《家教指南》2007,(9):26-28
小班的幼儿刚刚入园,往往不知道园里的纪律要求,也不懂得遵守集体规则;再加上他们自幼接受着家人的宠爱,过惯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于是,在幼儿园里他们依然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常常表现出任性、自私、懒散。甚至难以融入集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