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契约文明,内在地生成着一种对社会信任的期盼和需求,突出表现在:社会信任是市场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必备条件,是现代市场经济主体获取效益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信任模式是市场经济基础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维持交换活动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经济活动中的信任模式包含交换特征、利益得失、区域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均处于改革转型的重要节点,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导致了信任危机的出现。这一问题的实质是传统的家族式信任模式和国家式信任模式对市场经济秩序的阻碍作用。因此,在分析研究当前信任模式的基础上,调整市场经济过程,建立更为科学的信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龚浩  郭春香  李胜 《软科学》2012,26(12):45-49,56
对消费者偏好进行了细分并引入社会责任动力因子,建立了基于消费者偏好的供应链社会责任模型。运用博弈论的基本思想,分析了供应链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动力和政府激励方式。结果表明:履行社会责任较好和较差的供应链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润,前者对产品的最佳定价高于后者;当社会责任履行较好供应链的动力因子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获得高于社会责任履行较差供应链的利润的难度增加,且获得同样利润差额所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高于之前;当供应链的社会责任动力因子、成本增长系数以及可信度价值系数满足一定限制条件时,供应链不仅有足够的动力履行社会责任,而且愿意不断提高社会责任履行程度。  相似文献   

4.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持续出现且继续深化的各种新社会生活形式,如虚拟空间与信息交流的广泛渗透和升级,社会流动与文化观念的不断加速和变迁,劳动分工与工作方式的日益精细和专业化,人际交往与心理体验的普遍拓展和功利化等,倒逼着人们比其他任何历史生活年代都更为迫切地诉求在社会实践和社会互动中营造普遍的信任环境,实现有效的合作。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诚信的社会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社会治理进程将会面临信任的三大变迁,即:从内群信任转向外群信任的群际信任变迁,从人际信任转向制度信任的抽象信任变迁,从低信任社会转向高信任社会的社会信任变迁。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与企业信息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华 《情报杂志》1996,15(4):28-29
依据大量的调查数据,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信息需求发生的变化作了分析,并就如何提高企业的信息需求满足率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软科学》2019,(5):55-58
以中国2010~2016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社会信任对社会责任与融资约束之间的调节作用,并通过社会责任的延续性划分验证社会信任在不同公司策略情况下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公司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多,受到的融资约束越小;地区的社会信任会加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社会信任对社会责任和融资约束的调节效应只存在于非延续性社会责任策略的企业。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中大型国企的信息需求与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 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资料表明,占全国企业总数5%左右的大型国有企业提供了80%以上原材料、基础设施等公共用品和准公共用品.由此可见大型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十五大提出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大型国企所有制实现方式的变革将对其生产、科研、营销产生重大影响,其信息需求与保障也将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8.
从1998~2008,我国经过十年住房制度改革,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经达到28平方米以上。这表明住房需求已经从短缺型发展为改善型。随之人们对住宅内在功能与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与长期形成的粗放式的住房设计、生产模式相冲突。为了适应这种转变,用精密设计代替粗放设计,精心规划,精细设计,在提高住房的内在品质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吴光芸 《学会》2007,4(3):3-5,8
信任被普遍认为是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主要社会资本。而我国转型时期的信任危机日益突显,如果化解冲突、促成合作的信任机制不能健康成长起来,必将影响社会凝聚力、损害政府威信,增加交易成本、阻碍经济发展。可以说,信任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而民间组织作为一种社会自治机制,能够化解冲突,保护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增强社会信任。这就需要增强民间组织的公共责任,提升民间组织的公信力,为社会普遍信任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18,(3):106-110
从社会资本视角出发,构建了以公众感知为中介变量、信任倾向为调节变量的社会资本对微政务公众初始信任影响机理模型。实证分析表明,社会资本对初始信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公众感知在社会资本与初始信任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信任倾向在公众感知和初始信任之间的调节效应不显著,但对初始信任的主效应显著,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12.
在逻辑理路上澄清社会风险与社会信任之间存在的互为因果性的关联机制,并在充分阐释采用知识图谱研究范式解析中国社会风险与社会信任的正当性基础之上,使用SPSS与Ucinet对超过2000篇以“社会风险”和“社会信任”为篇名或关键词的中文文献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从而透视到了当代中国在现实中所面临的社会风险与社会信任问题的主要来源、发生领域、主要类型等方面的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中国社会中的社会风险与社会信任在类型、特征和性质等方面与西方社会的差异.据此提出,中国政府应优先建立“制度的信任”,才可能有效化解以整个社会系统不断增加的复杂性所意味着的持续增加的社会风险,从而保持未来中国社会的长期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3.
14.
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市场经济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而且还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同时它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信息服务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要服从和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用户的需求,高度重视与满足单位与实体的信息需要,大力发展与培养重点信息用户.要重点建设好面向本地区经济建设的信息开发系统和信息服务体系.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息服务小分队,积极开展信息主动化服务.  相似文献   

16.
社会网络、创新行为、企业信任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社会网络和信任在理论和实践上被认为对创新具有促进作用,然而鲜见实证验证。本文从企业的层面探讨社会网络、创新、信任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给予实证检验。论文首先回顾了社会网络、创新和信任的相关理论,在已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假设;然后,以2001年世界银行对中国998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来分析验证上述假设;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为企业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淦未宇  刘伟 《软科学》2012,26(9):80-83
借鉴行为经济学理论思想,从社会偏好视角构建模型揭示了组织信任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激励效应与实现机理。研究表明:(1)不同于其父辈"打工挣钱"的简单物质诉求,新生代农民工还具有强烈的认同、尊重与信任等社会偏好需求;(2)组织信任对新生代农民工产生显著的物质激励替代效应;(3)作业进程和结果监控难度越大的工作岗位,则组织给予农民工的信任强度应该越高。  相似文献   

18.
19.
20.
在社会资本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参考咨询活动中的信任机制、数字化带给参考咨询信任的负面影响以及信任机制的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