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体验到快乐?带着一种全新的眼光审视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弊端。一、用心一句,胜过千言万语案例老师说:"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看谁读得好。"学生们一个接着一个读起书来。老师说:"你读得真棒!""你真了不起!""为他鼓掌!"一节课下来,掌声、表扬声不绝于耳。如  相似文献   

2.
一次讲座中,刘建彬老师发出一个质问——“老师们,大家关注过吗?学生怎样的状态才是倾听的状态?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倾听了吗?”这一问,我的心猛然被一击!是呀,在平日的课堂上,我们总会听到教师的课堂语言“:请大家注意听讲!”而很多时候我也会觉得这位老师已在提醒学生去学着倾听了,是在落实课标的要求了。对这个问题再没有深思,这一刻我意识到原来“落实”需要如此深细!反思教学我们只是将目标当作了一次次的要求,一遍遍的训导。原来我们误把“训导当作了“训练”,忽略了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点拨。听,应该说是人们交际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但…  相似文献   

3.
正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方面,而它又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结合多年教育教学实践,我有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4.
每当数学练习发给初中学生时,我们听到最多的话是"怎么搞的?我又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学生往往把自己出现的错误归咎于"粗心、马虎、失误",真的是如此吗?通过学生大量的数学练习我们发现,缺乏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学生方面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而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外在因素却是教师千  相似文献   

5.
[教学片段一]一上课,黑板旁的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幅照片,学生一下兴奋起来:"啊,校长!""是班主任!""我们的政治老师!""咦?这不是上月刚到我们学校来的领导吗?""是张怀西主席!""还有钱伟长院士爷爷!""是校长陪同视察校园的照片。"教师等学  相似文献   

6.
李涛 《快乐阅读》2012,(6):120-121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学生学习的好坏、成绩的高低,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学生自己,而不在于我们教师。若非要说教师该为其实负点什么责任的话,那他们只是因自己没有培养好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或者没有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负点责任。伟大的教育家王思明不曾也当过老师吗?他是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农村小学为什么大部分学生对科学课学习抱随意态度呢?究其原因,这部分同学会"理直气壮"地说":我们上科学课最不带劲了,特别是××科学老师上起来和语文课差不多。先叫我们把课文看一遍,再看老师把实验做一遍,然后叫我们把作业做一遍。"新课标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为了改变"三个一遍"的现状,提高自觉探究活动的实效,本人试图以多元化智能理论作  相似文献   

8.
陈浩 《小学生》2012,(9):79-79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教育提出: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活动有兴趣,富有感情色彩。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产生了兴趣,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和探究知识。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兴趣、学习兴趣的界定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是激发和引导人在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内动力,直接促进其智力的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对蕴含丰富多彩的语文教材缺乏兴趣,总认为语文枯燥无味,学习起来感到厌倦,甚至产生逃学、厌学、弃学的不良行为。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把这种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学习呢?  相似文献   

10.
在平时的语文朗读教学中,经常会看见这样的现象:上课伊始,老师就满怀激情地把课文朗读给学生听。试问老师在为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沾沾自喜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在你朗读之前,学生自己有没有读过课文?字词读准、理解了吗?对课文内容了解了吗?对文章感情领悟了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份教学案例:《狐狸和乌鸦》。一、启发学生,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寓言故事,并且从中懂得了不少道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配乐朗诵或老师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目的是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听"中初步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听"的能力。)师(提问):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狐狸骗得乌鸦一片肉)(板书课题:狐狸和乌鸦)师(过渡):狐狸是怎样骗得乌鸦的一片肉的?乌鸦又是怎样失掉肉的?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将会懂得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对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都是很重要的。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一、巧设悬念,从欲望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科学启蒙》2013,(8):56
造句语文课上,小明趴在桌子上睡觉,这时老师向他提问:"小明,你造一个疑问句。"小明不知所措地回答:"老师,你是问我吗?"老师:"很好,再造一个祈使句。"小明回答:"老师我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再造一个感叹句。"小明低着头说:"太难了!"老师:"回答得很好,大家学习下。"抽象画向美术教师交作业时,一位学生只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画呢?"学生答:"这儿!"他指着白纸说。老师:"你画的是什么?学"生:"牛吃草。"老师:"草呢?"学生:"吃光了。"老师:"牛呢?"学生:"草吃光了,牛还站在那里干什么?"  相似文献   

14.
高兴地受训     
张婷 《大学生》2013,(17):20-20
正"黏性颗粒怎么过滤?你的布袋跟黏性颗粒一接触还能用吗?回去重做!""这能耐高温吗?而且稳定性也太差呀!回去重做!""成本太高!一个袋子就要这么贵,整个装置呢?这可行吗?实际吗?回去重做!""这标书怎么写的!别人看得明白看得清楚吗?回去重写!""打回重做"大概是以要求严而著称的带队老师杨国华的标志语了,然而,"铁面严师"杨国华却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不仅本系学生争相选他当导师,连外系、外院的学生也是如此,当不成他的"徒弟"就争着加入他的课题组,做不成课题就去找杨老师问问题、说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总之,千方百计受杨老师一训是宁波大学海运学院学生们乐在其中的癖好。这宁波大学的学生们,难道有受虐倾向吗?  相似文献   

15.
张文玲 《考试周刊》2013,(10):27-27
<正>我们周围经常有这样的情景:一堂语文课结束之后,教师说:"今天请把课后的词语抄写5遍。"下面沉默一片,是习惯也是不得不服从;默写错了,老师说先抄个5遍,错了再抄,错了再抄,学生无精打采,只好拿起笔"奋笔疾书";一篇课文结束了,老师说:"把所有的练习册完成。";一周结束了,老师说:"今天我们发两张考卷,回家把它完成了。"深夜,学生由家长  相似文献   

16.
<正>"聪明始于倾听!""会听的人才是会学的人!""请做一个伟大的倾听者!"……课堂上,我们常常用这样的语言来组织教学,提醒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可是,回想我们的课堂,作为老师的我们真的会倾听学生的发言吗?某老师的公开课《太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组第一篇课文)课堂回放——师:课文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太阳"远、大、热"的三大特点。那你能用这些说明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同学们,你们曾和谁赛跑过?你赢过别人了吗?你听说过有人和时间赛跑吗?人可以跑赢时间吗?你想和时间赛跑吗?你能跑赢时间吗?二、读好课文,形成语感1.老师范读课文(可配乐朗读)。(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减少了学生读书的难度,从某个角度讲,老师读得有多好,学生也可能读得有多好,并且老师的朗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注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语气语调,读课文五遍以上,读熟课文,读得琅琅上口,进而形成语感。)3.检查学生朗读情况。(采用指名读…  相似文献   

18.
正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把知识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语文尤为如此。常言道:"文以情动人"。哪一篇课文不饱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意以适当的方法,适时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同时还要沟通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彼此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情感呢?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从新课改以来,我们的学习观,学生观都有了新的转变。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我们教师真正成了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这样一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有一点变化最显著,那就是"读"。读改变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改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是我们的语文课堂越来越显现出它的学科魅力了。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得从"语文课中感情朗读的兴趣培养"谈起。  相似文献   

20.
高三复习课评讲练习、试卷几乎占了一半多的时间: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方式单一、气氛沉闷,效果就是每次考试后老师都会无奈地感慨:"这个问题我讲过多遍,学生还是错。"到底是我们教学方法有问题,还是学生冥顽不化?本文对如何改变当前高三复习教学普遍存在的教师授课模式单一,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被动、兴趣不高、复习效率低的情况进行了简要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