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问题的提出 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过程包括许多相继的步骤,从大的范围来说,问题解决的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问题表征;选择算子;应用算子;评价当前状态.由此可见,问题表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西蒙(Herbert A.Simon)认为:“表征是问题解决的一个中心环节,它说明问题在头脑中是如何呈现,如何表现出来的.”进一步而言,心理学上认为问题表征是把已知的问题转化为内在的心理表象,经过大脑的加工,  相似文献   

2.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表象作为人的认知心理过程之一也得到了充分的研究。认知心理学认为,表象即意象,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表象可以看作是已经储存的知觉象在人脑的再现或者是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的形象[1-3]。表象与专业结合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艺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在教学中的心理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个体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知识、技能按照自己的感知、记忆、表象、思维等认知操作组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明确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把握影响其发生和发展的因素,充分利用教学规律,促进、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已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一个问题.以下笔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阐述一下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在教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音乐表象     
音乐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诞生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它研究人在音乐艺术括动中的感知觉、注意、表象、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及认知过程.其中表象在音乐认知过程中起着桥梁的作用。它是音乐认知活动中概像推理、意象思维的接心基础.深广丰富的音乐表象资源乃是催发音乐自由想象、直觉灵感和哲理洞察力的决定性心理与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5.
李颖 《学前教育》2006,(11):57-58,47
对思维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在对“思维”以及与之相关的“智力”、“认知”这三个概念的理解和界定上心理学家们却始终缺乏一致的看法。相对于情绪、动机、意志等心理过程,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将认知作为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而智力则偏重于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它包括注意、感知、记忆、表象、思维等.思维是人的认识过程、智力或认知的核心成分。(朱智贤、林崇德著,《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相似文献   

6.
李顺荣 《吉林教育》2005,(10):22-23
自从记忆实验研究的初创以来,心理学家就始终未曾间断对记忆问题的探索,尤其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崛起,许多新观点和新方法都被列入到记忆研究中来,极大地推动了记忆心理学的发展。同时,记忆研究的丰硕成果也充实了认知心理学的内容。倘若认知心理学代表了当代心理学研究的大趋势的话,记忆问题则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于大多数常人而言,记忆时时刻刻都在用着,  相似文献   

7.
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存而前时存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如,我们在头脑里可以呈现出父母的形象、自己房间的布局及各种用品的模样等等。这些都是记忆表象。表象的积累和丰富对人的记忆活动、思维活动和想象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表象的形象性和概括}生,使人们可以进行想象活动和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8.
钢琴学习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钢琴背谱又是钢琴演奏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而牢固的记忆是背谱的基础.本文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大脑记忆的过程及特点,探究了记忆的奥秘.因此充分发挥主动的记忆力,在舞台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钢琴学习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知识的表征是指人在自己的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中,对信息的储存、表示和再现方式。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有三种基本形式:命题网络表征、表象表征和线性表征.由于数学主要研究数与形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因此数学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常表现为命题网络和表象表征的相互交织与融合.数学概念属于陈述性知识,能否对数学概念进行不同形式的表征,实现各种表征形式的融合,形成相对完善、精致的概念网络是学好数学概念的关键.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对数学概念进行表征,学生头脑中概念表征的状况如何?  相似文献   

10.
记忆是人脑对事物感知后的直接反映。所谓记忆,就是记住、记牢,“记住”心理学叫识记,“记牢”心理学上叫做保持。所谓忆,就是重新认出来或回想起来。对以前感知过的事物重新认出来,称为再认。以前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也能把它重新呈现出来,叫做回忆。实际上记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这里的识记、保持、再认、回忆是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和条件,而再认、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李海蓉 《现代语文》2006,(10):107-108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其本质是揭示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主张把这种过程看作是信息加工过程。言语活动作为人类认知活动重要的一部分,本质上也是一个包含了许多复杂心理活动的认知过程,而写作是人类言语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把说话也看作特殊的写作(都是属于言语产出),那么,写作可以说是伴随人们一生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正《周易》有云:"立象以尽意。"所谓意象,就是认知主体对接触过的客观事物,根据感觉来源传递的表象信息,在思维空间中形成的有关认知客体的加工形象,在头脑里留下的物理记忆痕迹和整体的结构关系。它是思绪通过一种客观事物创作出来的抽象情感,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汉语文意象,指作为汉语文本体的汉语言文字充分体现人们的主观想法,并与其表现的客观物象达到完美的融合,从而产生出物象本源  相似文献   

13.
记忆对于掌握外语词汇有重要作用,而记忆又是很复杂的心理过程。什么是记忆呢?通俗地说,记忆包括“记”和“忆”两个方面。“记”就是“记住”、“记牢”。心理学将记住称为识记。识记是一种反复感知的过程,借此形成比较巩固的联系。“记牢”,心理学上称为“保持”,就是把通过识记获得的事物的形象或表述语保留在脑子里,不让它遗忘。“忆”就是重新认出来或回想起来,确认以前感知过的,叫做“再认”,以前感知过的或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把对它的反映重新呈现出来,叫做再现,识记——保持——再认——再现是记忆的四个基本过程,掌握和运用记忆规律来记忆英语词汇,将会提高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神奇的部分,它与创造性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如果把作文比作燕子,题材(事实)比作空气,那么想象就是作文的翅膀。离开了想象,作文就像鸟儿失去了双翼,怎能翱翔万里长空?  相似文献   

15.
黄锦群 《阅读与鉴赏》2007,(1):10-12,15
认知心理学运用信息加工观点来研究认知活动,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以及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尽管目前一些心理学家对认知心理学的对象有不同的表述,侧重的方面有所不同,但他们所涉及的实际上都还是认知的内部心理机制问题。于是还可以进一步地说,认知心理学是阐述智力的本质和过程的,它是关于智力的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就是把人看成信息传递器和信息加工系…  相似文献   

16.
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王俊龙记忆是过去经历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也就是说,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理论,学过的运作,都可能保存在头脑里,并在相应的刺激影响下,重新呈现出来,这就是记忆。在职业中学化学教学中,常听学生反映,元素符号...  相似文献   

17.
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术语,通俗地讲就是将某一问题采用合适的形式在头脑中呈现出来。所谓问题表征则是指解题者通过认真审题,认识和了解问题的含义,通过已有知识和经验,将未知和已知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形成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种完整的印象。问题表征是解决问题的核心环节,科学合理的表征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表象也称意象,包括通常所说的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长期以来,心理学将表象和知觉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表象看做是已经贮存的知觉象的再现(记忆表象),或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形象(想象表象)。后来,大量的关于心理旋转和心理扫描的实验已经证明,表象不仅对学生的知觉具有准备作用(可看作是由相应的知识所激活的对知觉的期待),而且对学生的记忆、思维均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想象力□丹东市振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冯美萍心理学认为:“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的影响下,在头脑里对记忆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它在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充分肯定了想象...  相似文献   

20.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除了学习和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认知心理学缺乏有效、全景式的模型。这是造成认知心理学在教育中应用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作者以当代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秉承OSI七层参考模型的分层思想,对学习和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加以改进,提出了一个更加有效、全景式的新模式——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并结合该模式探讨相关学习理论。新模式能方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认知心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