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在这里所说的“美”是一个美学概念,不单指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外貌之美,而是表现一定社会生活内容的情感形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忠实反映。人物通讯的特点是再现特定形象  相似文献   

2.
刘保全 《新闻三昧》2008,(12):53-54
刊登在解放日报2007年7月9日一版上的评论《上海要有更宽广的胸襟》一稿,在第18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评论类最高奖一等奖。这篇新闻评论精品,从写作上来说,有以下三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2004年6月3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通讯《百姓心中的丰碑》,获第15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这是一篇记者用自己的心灵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采写出的新闻佳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下述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5.
人物通讯的特点是再现特定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那么,如何宣传特定的形象呢?如何将特定形象写得"美"呢?第12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作品<教育局长的好榜样>(载<光明日报>2001年2月5日)一稿,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6.
7.
在第19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2008年5月31日人民日报上的<永远和人民在一起>一文,荣获通讯特别奖.这是一篇讴歌中国共产党人,在汶川5·12大地震中,顽强奋战,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心连心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于10月30日揭晓。《传媒观察》2008年第11期刊登的一篇论文荣获二等奖。  相似文献   

9.
在2015年第25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由中广联合会选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刊播的《巡航钓鱼岛亲历》获广播专题类一等奖.该报道以记者亲历体验的采访形式,通过生动的广播有声语言,准确形象地反映了我国海警编队人员热爱祖国、默默奉献,为维护国家领海和主权完整,恪尽职守的高尚精神境界.作品运用大量广播同期声记录了中国海警编队巡航钓鱼岛的整个过程,过程性信息丰富,真实感人.  相似文献   

10.
刊登在《武汉晚报》2002年8月10日上的消息《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类最高奖1等奖。这篇582个字的短新闻给我们采写新闻佳作提供了如下三点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1.
刘保全 《新闻实践》2002,(11):31-32
刊登在<河北日报>2001年4月11日一版上的评论<"真抓"与"假抓">,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这篇1100字的评论之所以受到众多评委的青睐,从写作上来说,它有如下几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刊登在《河北日报》2001年4月11日一版上的评论《“真抓”与“假抓”》,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这篇1100字的评论之所以受到众多评委的青睐,从写作上来说,它有如下几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一是主题重大,立意深刻。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一篇评论的写作高下,首先反映在主题的开掘上,具体体现在是否摸准了社会生活的脉搏,是否  相似文献   

13.
立意与章法,相辅相成,互为表里,通讯的写作是艺术不是技术,却又处处离不开技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2004年7月1日,一架价值上亿元人民币的科研样机在万米高空突然失去动力,经过35分钟的滑降.安全着落。这一事件本身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根据它来写作通讯占有独特优势,中规中矩地将事情发生的过程记录下来也可以成为一篇不错的作品。但是,若想充分展示事件的戏剧性情节,用精彩的文字再现立体化的时空,就需要记者运用高超的写作技巧。《惊心动魄35分钟》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新华社2007年2月27日播发的《贫困县刮起奢侈风——河南濮阳干部建豪宅机关盖大楼》一稿,在第18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类一等奖。这是一篇集中反映当前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追求奢侈之风等突出问题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呼唤感恩的回归,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这篇作品的广播传播,无疑起到了“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这里所说的“美”是一个美学概念,不单指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外貌之美,而是表现一定社会生活内容的情感形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忠实反映。人物通讯的特点是再现特定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那么,如何宣传特定的形象呢?如何将特定形象写得“美”呢?第12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作品《教育局长的好榜样》(载《光明日报》2001年2月5日)一稿,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8.
叶程鹏 《新闻记者》2003,(10):25-25
读浙江日报摄影部邵全海《“绳桥”上的震撼——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上学>》一文(原载浙江《新闻实践》2003年第6期)后,我不但失去了往日读此《上学》作品时也曾感受过的心灵上的震撼,反而在内心深处产生一股寒意!为什么?请看作者在文中写道: “据《上学》的作者——三秦都市报摄影记者杨小兵讲,他第一次看到这种‘绳桥’时就惊呆了,那感觉只有  相似文献   

19.
新闻敏感,是记者、编辑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又称"新闻鼻"、"新闻嗅觉"。这是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修养。新闻敏感的强弱与新闻采访的成败有密切关系。这篇消息之所以能荣获第11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首先是作者具有可贵的新闻敏感。设想一下,如果作者最初看到这个新闻线索的一刹那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习惯地而且毫不犹豫地一走了之,显然,就不可能有这条新闻的诞生。据介绍,2000年12月14日,该文作者在北京西城区法院看到一位法警背着一名生病的女被告爬楼出庭,职业的敏感,促使他迅速用相机抓拍下这一感…  相似文献   

20.
被评为第18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二等奖的人民日报通讯<"珍邮""奇品"的骗局))(2007年7月17日刊发),有几句较长的引题:"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单位和个人打着国家邮政局或者中华全国集邮协会审批等旗号,在一些媒体轮番刊播珍贵邮品广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