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长选聘教师是教育“直选”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学校教师群体优化组合的新尝试。 校长选聘教师依据什么?自然应该是学校的大局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然而,在“直选”试行选聘期间却每每有那么一些不和谐音,冲击着人们的耳鼓。 某乡一位校长刚刚当选,就放出风  相似文献   

2.
校长助理在学校教育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既为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注入活力,使之更具时代气息,又为青年干部在实践中锻炼、并逐步成为学校管理人才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途经。较之于学校其他行政职务,校长助理有其特有的行为模式。本文就校长助理行为模式作一概略分析。 一、校长助理行为模式的性质 校长助理是协助校长办理或处理学校事务的助手。作为一种独立人格,校长助理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主动性,而在其履行职责时则深受校长意志、思想的影响,决定其行为模式又具有一定的被动性。这两个方面在不同时空、人际环境中会具有“多重”表达形式。然而,校长助理的思想和行为客观上受到校长的指导,被纳入校长意志中,并外化为体现校长意志的行为模式。质言之,校长助理的行为模式是一种以其独立人格为支撑点而被烙上校长意志印记的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我们必须优化学校管理,加强教育科研,以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发展。下面就治校办学这一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一、做好表率是当好校长的基本素质校长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人物,校长的素质对于教师具有最现实、最生动、最鲜明的直接影响力。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对学生来说,校长是教师,要为人师表;对教师来说,是“师者之师”,要教育管理教师。因此,校长必须坚持以德服人,事事处处做好师生的表率。身正为范。校长是各种师德规范的榜样和模范,必须在道德、品行、人格和作用方面取得群众信任,成为群众的榜样。…  相似文献   

4.
如何对中专学生实施课外教育,是各个学校十分重视的问题。从1997年初开始,我校实施全员育人“九个一”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连续两年被学校教职工一致评为学校最佳工作之一。 一、全员参与,把“三育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学校育人工作必须全员参与,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这是各个学校的共识。但我校以往在实际操作中,课余时间对学生的教育形式主要是学生管理部门的人员和班主任的事,使“三育人”多停留在口号上。为改变这种状况,学校经过反复研究,结合我校的实际,于  相似文献   

5.
误区一:“拿来主义”误区部分地方在选聘校长时,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陷入了“拿来主义”的误区。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其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条件都不一样,所以在选聘校长时,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具体特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只有校长个人的优势适应了本地区、本学校的需要,校长的优势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选聘校长时,一定要从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选聘校长的具体要求。误区二:学历越高越好现在,获取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一般来说,学历越高,知识品位就越高。但是,有时学历和能力也会出现失衡现象。校长,应具…  相似文献   

6.
如何对中专学生实施课外教育,是各个学校十分重视的问题。从1997年初开始,我校实施全员育人“九个一”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连续两年被全校教职工一致评定为学校最佳工作之一。一、全员参与,把“三育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学校育人工作必须全员参与,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这已成共识。但我校以往在实际操作中,课余时间对学生的教育形式主要是学生管  相似文献   

7.
黄威: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该校是首批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全国十佳育人单位、全国百强特色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艺术特色学校、温州市首批德育特色学校。学校机电、计算机和数控、电子商务等专业被评为国家级实训基地和骨干专业、省级示范专业。黄校长是教育硕士,任温州市职业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温州市心理学会理事、温州大学中学校长培训实践导师等。在2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历任年级段长、政教主任、副校长、书记、校长,基层工作经历丰富,有着较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和管理学校的实践经验。黄校长探索一种“合适教育”,使得人人潜能得以发挥,探索一种融合本地瓯越文化的创业教育,使得创业培养“接地气”,人人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体验。如此,教育可以真实服务学生。  相似文献   

8.
校长是一校之魂,一个校长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时下,最令校长赏识并践行的是泰勒管理模式,即将学校各项工作量化,采用网络化管理,层层负责。这种枯燥的数字化管理使得校园人文气息淡薄,缺乏生气。笔者认为,校长治校做到“四个一”,更有利于管理好学校。一、走一走作为抓全面工作的校长,尽管对学校管理中的几大块有明确分工,但为了避免信息失真,真实地掌握第一手材料,不妨每天不定时地在校园中走一走。在走中能及时了解到校园中的安全情况,能看到校园中的卫生状况,能正确评判教师、学生执行学校制度或政策的情况,或许…  相似文献   

9.
我当小老师     
今年我代表班里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第二届“校长助理”竞选,并有幸成为学校20名校长助理之一,内心的喜悦与激动无以名状。此后,学校的活动、班里的活动都少不了我的身影,而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那次活动———主持班会。我校的育人理念是让学生“先成人,后成才”,而让学生自己主持班会,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这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刚接到班主任的通知时,我是既激动又紧张,心里七上八下的。我怎么才能主持好这么重要的班会呢?老师安慰我说:“学校是自主教育,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一次班会是对…  相似文献   

10.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凸显了校长在“办好学校、教好学生”中的关键作用。那么,校长应如何引领学校发展?在学校管理中最要抓的牛鼻子是什么?校长如何才能使办学理念深入人心、抵达实践?为此,《今日教育》特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周彬教授谈谈校长办好学校应当关注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1.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因此,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对培养“四有”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优化育人环境的作法是: 一、抓好学生的思想建设 抓好学生的思想建设,是治理学校育人环境的根本。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了,就会增强对消极现象的抵抗力。我院除了通过马列课和德育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和理想、道德、世界观的教育外,还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学校每周二开设“思想教育”课,对学生进行“中国的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改革与开放”、“爱国主义和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等专题教育。党的十四大后,我们又进行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等专题教育。  相似文献   

12.
“校长推门听课”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一种手段,有利于学校校长深入一线课堂,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推进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提升.“校长推门听课”是推动每一位教师构筑理想课堂的手段,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提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更是推进学校“以师为本”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校长推门听课”也时常面临尴尬,管理者只有化弊为利,才能使“校长推门听课”真正成为一种学校管理文化,为课程改革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教师的育人对象,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工作。教师是校长的育人对象,因为校长是“师者之师”,校长要提升教育质量,就必须不断地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以更好地推动师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要达成学校的发展目标,校长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育人工作,更要加强对教师的育人工作,忽视对教师这些育人者的引领,学校的工作成效就将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4.
一位著名教育家曾经这样说过:“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可见校长的工作举足轻重。校长的管理工作千头万绪: 优化骨干教师队伍,抓好教学流程管理,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使学校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新格局。在长期校长工作的实践中,我体会到德育管理工作放在首要的地位,实现学校德育科学化、有序化,对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提高新时期学校管理质量具有较大的促进与推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赵天科 《课外阅读》2011,(11):121-121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即教职工在学校管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所涉及到的三个方面是: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是一个由三种不同角色的“人”构成的管理系统。所以,学校管理归根到底也就是对“人”的管理。今天,就学校校长对教师怎样管理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校长管理学校,面宽、事多。但作为肩负办学育人重任的一校之长,首先应当抓的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一、教育思想的重要地位“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这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多年从事校长工作的实践经验中提炼概括出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也是教育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任何管理者都是根据其管理观来指导管理实践的。不同的管理观,会形成不同的管理模式;而管理模式是否科学、恰当,对管理效率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着直接的影响。作为一校之长,建构一种科学的学校管理观非常重要。因此,校长应充分地认识和掌握学校管理的规律,确立具有科学性、社会性、时代性的明确而系统的学校管理观。我们认为,新时期的校长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建构自己的管理观念,即学校管理本质观、社会环境观、校情观、领导观、组织观、战略观。 一、“教学中心,依靠教师,育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本质观 这是学校本体论的观念,是对办学规律的基本认识,是校长管理学校最根本的指导思想。 “教学中心”,要求校长应把教学工作始终看作是学校最基本,最中心的工作,其它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为之服务。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有个别学校把创收当作中心工作来抓,这是违背办学规律的,只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教学中心” 还要求校长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教学质量的提高上,为教学服务。 “依靠教师”,这是对教师作用的认识。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是教书育人,提高教育质量的直接力量。只有依靠教师,才能办好学校。它要求校长在学校管理活动中,首先要充分信任、尊重、关心广大教师,尽可能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解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讲:“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教育思想是办学的灵魂,教育质量是办学的生命,学校管理是办学的关键。近年来,我校在工作实践中,树立“教育以人为本,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学生以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遵循“和谐发展,全面育人,发展特色,争创一流”的办学目标,坚持“以德治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路子,加强学校管理,精心经营学校,学校教育教学不断取得新成绩。我们的做法与体会是:1.学校管理要突出一个“理”字学校管理的核心不是“管”而是“理”,校长的领导要靠理而不靠力(即权力)…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实施 ,我们的创新教育不应再是只面向少数尖子学生的精英教育 ,而应当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素质基础的全面发展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 ,为广大中小学生营造一个尽可能宽松和谐、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成才环境 ,在今天尤为重要和紧迫。学校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 ,优化创新教育环境首先必须优化学校环境 ,实现“三个解放”。在这方面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三个解放”1.解放校长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 :“校长是一个学校…  相似文献   

20.
校长的根本职责是育人,学校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育人服务。因此,校长要实现自己的办学思想,必须有一套有助于落实办学思想的管理思想。孔子的“仁”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将其赋予新意而用于指导学校管理,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