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城 《语文知识》2013,(1):12-14
昭明太子编《文选》,把"连珠"列为一类,独选陆机《演连珠》五十首,可见其对连珠体的重视。连珠现存数量不多,相关资料较少。韩非可能是最早创作连珠的作家,而扬雄是至今所知最早给连珠命名的作家,陆机的连珠是集大成之作,庾信的连珠则更富个性特色,之后鲜有出色之作。  相似文献   

2.
连珠是文学性和逻辑性相融合的一种古代文学体裁。学界的探微主要集中在连珠文体的界定、渊源和流变、逻辑推理特征以及陆机《演连珠》五十首的探讨等四个方面。而南北朝连珠亟待更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3.
连珠体是游戏体裁与严肃主题的结合体。《文选》"连珠"仅录陆机《演连珠》一篇,当作于元康八年(298),每首以"臣闻"开头,形成了完整的劝谏人君的主旨。从句量上看,《演连珠》最多为12句,最少为6句,以8句式为常格。两联互偶是《演连珠》起首的常格,而以四四相偶为主。为使人君接受所陈之理,作者自觉运用引喻与博喻修辞格,使作品有浓郁的文学色彩,并表现了君圣臣贤、世治民乐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4.
在对连珠体的形成与演变加以概述的基础上,从题旨、语言形式与艺术表现手法、逻辑推理方式三方面探究了庾信《拟连珠》的艺术成就,并将其与陆机的《演连珠》进行比较,认为庾信的《拟连珠》虽直接脱胎于陆机的《演连珠》,但正是经过庾信的点化,才使得连珠获得了自我的个性生命色彩。  相似文献   

5.
从先秦《荀子·成相》篇一类音乐文学作品中演变出的连珠体形式被文人借用,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特的文体形式,虽然依旧保留着定格联章的形式和政治教化的目的,但这种以连珠作比的定格联章的创作方式却失去了可以歌唱的活力。魏晋以降,这种缺乏活力的文人连珠体也渐次式微,但却在民间一直传唱,吸纳了元曲、明清俗曲等众多有益成分后,在民歌艺术中再次绽放。  相似文献   

6.
前人将《储说》与“连珠”联系起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认为《储说》是“连珠”的上源,杨慎关于“连珠之体兆于韩非”是这样说的:  相似文献   

7.
连珠被《文选》立类,确立了其文体地位,但《文心雕龙》归之入“杂文”,又模糊了其文体地位,而历代的连珠作品以其短小的体制,对偶的句式,假喻以达旨的手法,讽谏的功用等特征与赋、骈文、隐语、诗歌、箴铭、论说文等文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和纠葛,从而在文体定位上引发了一定的混淆和争议。  相似文献   

8.
陆祖吉 《文教资料》2013,(25):10-11
傅玄谓连珠“合于古诗劝兴之义”,这就是说连珠文体有特殊的讽谏功能。连珠成为古代士大夫向君王纳言献策、参政议政的工具,体现了古代士大夫治国平天下的美好理想。  相似文献   

9.
庾信的《拟连珠》与他的《哀江南赋》一样都体现了他的史家意识。它不仅真实地展现了梁朝的兴衰,而且反映了庾信对“史”的认识,在史学价值上与后文互为表里。文中的悲情内涵丰富,具有真诚率直、阳刚阴柔之关。  相似文献   

10.
作为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生态翻译学的建构是推类思维路径运用的结果。在此路径下,东方生态智慧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和西方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成为生态翻译学理论建构的重要哲学理据。区别于西方的推类逻辑,中国传统的推类思维可以诠释生态翻译学"关联序链"的认知理性。中国传统的推类思维在论证生态学在翻译学的跨学科运用上具有一定的自洽性。  相似文献   

11.
在170多万字的语料中进行考察,分析了“比”字句在科技语体和艺术语中的分布特点、结构特点和语用特点差异。  相似文献   

12.
虚拟价值链:价值链研究的新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回顾了价值链研究的发展历程,然后基于企业竞争格局和竞争环境的巨大变化,指出传统的物质价值链(Physical Value Chain)理论所存在的主要缺陷,最后试图提出虚拟价值链(Virtual Value Chain)理论是适合现代企业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的,是对传统物质价值链理论的重大突破,是价值链理论研究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东晋会稽兰亭诗风可以追溯到西晋嵇康诗风。东晋一朝生活在会稽的高门士族有意识地模仿嵇康诗风,原因有二:一、生活在会稽的高门士族崇尚隐逸,主张自适其适,悠游山水之间,此种风气嵇康实为先导。二、会稽本为嵇康故乡,生活在此地的士族遂以嵇康为偶像。但是由于会稽高门士族与嵇康所面对的政治氛围不同,东晋兰亭诗风消解了嵇康诗风中的峻切而得其恬淡。同时,兰亭诗风所阐发的玄理建立在郭象玄学的基础上,又使得兰亭诗风只得嵇康诗风之形而未得其神。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引领中国都市文化潮流并具有特色的地区主要有: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它们被称为“海派文化”;津京地区,它们被称为“津京文化”;香港及其周边的广东地区,它们被称为“港派文化”。在这三种文化的孕育下,中国20世纪通俗小说此起彼伏地形成了三大波段,形成了海派、津派和港派小说。这三派小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各有自己的特色。文章认为尽管这三派小说的特色是多方面的,其总体特色应该是:海派小说完成了通俗小说的市场转型;津派小说构筑了通俗小说的地域特色;港派小说有着更多的现代国际视野。在这三派通俗小说的共同打造下,中国通俗小说进行了现代性的改造,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型的通俗小说。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宋初两大诗歌流派的白体和西昆体,其诗学思想曾被一些治宋诗的学者认定是相互对峙的,然而事实上二者在创作心态,文学功用,对唐代诗歌的积极借鉴以及讽喻倾向等方面有着本质的相通,它们是相互渗透,并行发展的,是一种“同质异构”的关系。本文试选取王禹偁和杨亿为主要代表,从师法唐人、士人心态、讽喻倾向及诗学传承方面说明白体与西昆体的“同质异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论宛陵体     
欧阳修首用"圣俞体"作为梅尧臣诗体的名称。自陆游起,始用"宛陵体"之名,并为后世所普遍使用;今人又有"梅欧体"或"欧梅体"之别名。各种称谓名虽异但意相近。"宛陵体"是指以梅尧臣的古体诗,尤其是五古为载体的一种诗体。它的主要风格特征是平淡。这种风格具有深刻的内涵:语淡情浓;浅貌深衷;意境平淡深远。庆历年间及以后,"平淡"中古硬怪巧等新的因素渐增。"宛陵体"诗歌推动了五古在唐代盛极难继之后的新发展,开创了宋调,因此梅尧臣被称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相似文献   

17.
诗是最讲究形式技巧和文体范式的语言艺术,诗形不但是构成诗的文体范式的基础,还能够呈现诗人的诗艺水平.英语诗歌诗体的不稳定性使英语诗人有更多的文体自由,英语图像诗的历史悠久.现代图像诗运动正是自由诗革命的一部分,一些具像诗堪称极端的自由诗.图像诗既有增加美感的形式价值,也有使诗意增值的内容价值.图像诗创作具有特殊的文体革命意义,图像诗具有特殊的文本价值、文体价值及诗体价值.  相似文献   

18.
潮州人(简称潮人)很早就移居泰国。由于历史、人数、经济和华文教育等原因,潮人本身所使用的潮州话(简称潮语),成为泰国华人、华侨的主要通用语言。潮语在泰国特定的环境下独立存在发展,一方面保留了许多原有的潮语词汇,另一方面又受到泰语和其它外来语的影响,逐步形成了有别于现时潮汕本土潮语的泰式潮语。目前潮语在泰国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并将被逐渐边缘化。  相似文献   

19.
以Learning Styles Questionnaire在国内的使用进行效度研究为目的,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304个样本进行测验,问卷回收后利用SPSS15.0和VB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测验量表在中国使用的信度和效度。其结果为:内部一致性系数为r=0.766,复本信度为0.943、0.543、0.695、0.673,效标效度系数为0.626。研究结果表明Learning Styles Questionnaire在国内使用信度和效度尚可以接受,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元稹的古体诗在平仄、用韵、句式、修辞等方面表现出汉魏古诗的特色,具有汉魏古诗的古朴风格.他的古体诗讽谕兴寄与吟写性情并重,题材广泛,一方面开拓了古体诗的题材范围,另一方面则体现了中唐感伤闲适的创作风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