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渭南方言中的"下",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本文就其与普通话加以比较,重点描写了它在渭南方言中的一些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2.
晋南的临汾方言属官话区平阳小片,该方言中的上和下除了与普通话一样可作方位词、趋向动词及趋向补语外,还有表时体事态的用法,具有比普通话更为丰富的语义。它的形成原因是很复杂的,除了源于历史语言的继承之外,还与方言内部的系统性、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贵阳方言动词体貌的各种格式都是通过动词与动态助词(包括一些词义已经虚化的动词)进行组合而构成的.本文主要讲解贵阳方言动态助词"下[xa31]"与普通话中"下"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陈燕 《文教资料》2012,(11):38-39
"得"是西昌方言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在西昌方言中,"得"有三种用法:助动词、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本文从这三个方面详细介绍西昌方言中的"得"。  相似文献   

5.
淮南属于北方方言中的华北方言分支淮南次方言区,是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结合地带,因此方言特征比较明显。“来”作为淮南方言中常用的动词与语气词,与普通话相比,有更为丰富的用法。本文以淮南市凤台县的语料为例来探讨“来”在淮南方言中的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6.
从词性、成分、句类几个角度分析莆仙方言中"有"和"无"的用法,将一些特殊用法取之与普通话和其他闽方言进行比较,可加深对莆仙方言中这类句式的认识,帮助方言区的人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相似文献   

7.
台州方言中“得”声音出现的频率极高,从现代汉语角度来看,它是不同的词,表现为不同的词语用法特征:有的作为词语后缀的一部分,有的构成现代汉语的双音形式,有的与其它动词、名词组合,表示一种复合意义。  相似文献   

8.
普通话不存在语气词“在”,但在汉语史上以及现代的一些方言中“在”能做语气词,并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文章以五寨方言为例,在考察五寨方言语气词“在”用法的同时,与汉语史上以及其它方言的用法做了比较,希求探究五寨方言“在”发展的历史源流。  相似文献   

9.
华娇 《文教资料》2011,(8):20-21
湖北通山方言中"得"的用法复杂多变:做助词时可以用于能愿动词、行为动词之后帮助表达多种含义;做介词时用于引进动作的对象;做动词时表示"知道"、"有"的含义;用于固定结构"好不得了"中。本文对这几种用法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宝鸡方言的“给”字及“给“字句的使用有不少值得关注的语法现象,文章从介词“给”、动词“给”、助词“给”以及“给给”等方面探讨宝鸡方言“给”字句的用法及特点。  相似文献   

11.
人称代词“人家”在关中多数方言点里构成合音字“伢”,其次还构成等合音形式;关中方言“人家”合音音节里的,声母是上古汉语“人”字声母的存留。“伢”字等在关中方言里往往用如第三人称代词并且多数用作单数;可以充当主语、定语等。  相似文献   

12.
《湘南学院学报》2018,(3):69-73
郴州方言的得有些义项和用法是普通话所没有的:语气词得类似于普通话语气词嘛;副词得主要表强调,相当于普通话的都才,还可以在分句中起连接作用;助词得表达先时、歇后、暂时、条件等意义,在普通话中没有相对应的成分。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西宁方言中“下”的不同读音为线索,系统分析了与之相关的不同语法功能特点及其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阳高方言属于晋语的云中片,词汇丰富,并有不少富有特色的虚语素,文章着重介绍几个虚语素的特点和用法。  相似文献   

15.
汉语方言中,量词“头”用法十分复杂,它可以称量动物、人、植物等有生物,也可以称量无生物和抽象物,甚至在有些方言中发展成了通用量词。称量动物的“头”在跨方言分布中形成了不同的方言类型,并呈现出具有蕴含关系的连续统模式。量词“头”用法的方言共时分布不仅是历史各个时期“头”用法在方言中的继承而且是方言自身不断发展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从动态角度对贵阳方言三十年来语音变化情况的考察表明,该音系正处于一个快速演变阶段,某些标志性的方音特征正渐趋改变.在向普通话语音靠拢的总趋势下,声、韵、调各部分的具体变化呈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发生变化的方式是离散式而非连续式的.  相似文献   

17.
乐山话中,“dai^13”(音代)和“da^42”(音打)这两个音在人们口头使用频率极高,它们的用法都相当复杂,本文描写了这两个语音在乐山话中所表示的多种语法意义,并从历时的角度梳理这些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它们极可能有着共同的来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受普通话的影响,贵阳方言的语音也呈现出一些新变化和新特点.通过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来归纳和总结这些新的语音变异,以期能对贵阳方言语音的发展方向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荆门方言的“没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门方言的“没得”的语法意义与普通话的动词“没有”的语法意义基本相当。但凡“没得”后带宾语的,其句末带语气词“得”,构成“没得 宾语(O) 得”格式,这是荆门方言与普通话不同的。荆门话的“没得”不作否定副词,也不用“没有”作否定副词,而用“没”。“没得”的“得”据文献考为“有”。语气助词“得”主要表示事实的已然性、可信性,或表示根据以往的事实,预测和推断出相应的后果或结论,表否定的语气十分强烈。  相似文献   

20.
天津俗语“搭咯”是一个很富有表现力,又很独特的词。以其丰富的蕴含义是词义相近的普通话或其他词不可替代的,这就是“搭咯”一词能在天津人口语中长期使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