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醉花阴》《声声慢》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里面的两首词,作者是女词人李清照。中年以前的李清照,一直过的是比较幸福快乐的日子,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所写出来的作品,很多是自然游兴的,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比如她的一些咏物词)及闺阁之情,诉说对理想爱情的追求,此时的基调是欢快明朗。然而到了中年,作品大多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书写一种离愁别绪,体现追求自由的  相似文献   

2.
李清照(公元1084—?年),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南渡前,她和丈夫赵明诚过着平静的家庭生活;南渡后,家庭遭受不幸,在孤独中度晚年.《如梦令》应是她前期的作品.全词如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之苦的词.在黄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在词中诉说了自己的孤独寂寞,表达了急切盼望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li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和《声声慢·寻寻觅觅》都写一个“愁”字,但“愁”的内涵迥异。这反映出李清照生活经历的重大变化。《醉花阴》是她的前期词的代表作,《声声慢》是她的后期名作。笔者试就这两词中所写的“愁”字的内涵进行比较,来粗浅地探讨一下李清照南渡前后词的不同风格,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5.
这是李清照为思念丈夫赵明诚写的两首离情词。李清照夫妻感情深厚,别离后李清照对丈夫的思念刻骨铭心。离别之怨相思之苦是南渡前李清照词作的主旋律,差不多作于同一时期的这两首词都勾勒了“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香稀少”(李清照《怨王孙》词)的清秋情景,都描绘出闺中少妇“凝眸处,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的重重心事。  相似文献   

6.
南宋杰出女词人李清照的《词论》象个“谜”,使历代词论家们猜度不休,然而,令人信服的解答却始终未见。什么原因呢?让我们从历来的争论中寻找答案的线索吧! 一、争议笼罩下的《词论》李清照的词卓然自成一家,向为人所推重,因其自号易安居士,故称之为“易安体”。然而,在一个以男性文化为中心,女性全面退出社会文化生活的现实中,李清照被承认、接受、激赏却多半是被作为男性世界的“自己人”或脂粉队里的“女男子”看待的。沈曾植在《菌阁琐谈》中说:“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苏、辛,非秦、柳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要是活在现在,会被称为作家。同是作家的杜拉斯在她的作品里这样地呼喊道:“写作是充满我生活的惟一的事,它使我的生活无比喜悦。我写作。写作从未离开我。”杜拉斯是幸运的,因为她活在现代,一个女人仅靠写作就可以安身立命。而李清照却不可以,她所处的那个时代,写作是男人谋求功名的手段,而女人写作就好像男人绣花一样,是要被人蔑视的,女人该做的正业就是服从并照顾好决定她命运的三个男人:父亲、丈夫和儿子。但李清照生命中的这三个男人却不能给她幸福:父亲身陷党争,根本无暇庇护女儿;丈夫中年早逝,留下她一人飘零下半生;李清照一生…  相似文献   

8.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对唐诗孟浩然《春晓》和韩僵《懒起》的承袭与隐括,并加以戏剧化展现。宋词《点绛唇·蹴罢秋千》,从版本源流、与韩僵诗《偶见》关系、“倚门”词义演变诸方面分析,李清照作品可能性甚微,署无名氏为宜。许多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深受“文史不分家”传统影响,极力将这两首词与李清照真实生活互相印证,由此作出的解读和判断,难免牵强附会。这对于准确把握《如梦令》创作特色,理性考证《点绛唇》作者,有误导而无助益。  相似文献   

9.
<正>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以她杰出的艺术成就独步词坛。女性的特质使她对色彩尤为敏感,词人通过一首首精致的小词向读者展示了自己细腻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形成了婉丽、清秀、脱俗、自然的温婉词风。李词的美学价值可从多方面探讨,本文仅以李清照的晚期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为例,探索李清照强烈色彩美意识的特殊渊源,品味李清照词作的形式美价值。一、李清照《声声慢》色彩美意识的渊源1.非凡的身世背景讨论李清照的强烈色彩美意识的渊源,就不得不  相似文献   

10.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应该说在了解了她与丈夫赵明诚的生活经历后,学生是不难理解和欣赏的,尤其是在教学中若附以著名歌手安雯深情演绎的该词的MTV《月满西楼》。则更是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如临其境。这种教学方法对这首词的感性认识有一定帮助,若再能采用比较法欣赏这首词,学生受益会更多。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比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超乎常人的艺术天资和良好的家庭环境使李清照幼年便很有才华 ,诗词歌赋 ,无所不能。由于她的词写得很出色 ,富于独创 ,世称“擅名闺阁” ,“词采第一” ,说她写的词 ,在妇女中是首屈一指的 ;清人李调元则认为 ,李清照“不徒俯视巾帼 ,直欲压倒须眉”(《雨村词话》) ,说她不但高于一般闺阁词人 ,就是男子中的词坛老将 ,也没有几个人可以和她媲美的。这些话 ,都不是一般的恭维之辞 ,而是反映了词人的创作实际。在我国文学史上 ,宋词是词的发展高峰 ,一向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 ,而李清照则被誉为“婉约”词派之宗 ,取得了这一词派的最高…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的《词论》是中国词史上第一篇词学理论著作,但历来为人所诟病。对她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点上。一是认为她“词别是一家”的主张桎梏了别人;二是认为仅从协律的角度批评苏词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李清照的《词论》是在考察了唐五代至宋词学的发展历史后而总结出来的艺术特性和艺术规律。她对北宋众多词人的评价是实事求是,准确公允的。她对各家词的批评,是和她本人的个性气质分不开的。李清照的《词论》出现在词体地位确立的时候,在中国词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醉花阴》这首词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据说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蜜月中的她深深思念远行的丈夫。时维九月,又值重九,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独处深闺的她便写了这首词寄给丈夫。其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这三句成功地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一气呵成,营造了一个人花互怜的凄清寂寥意境,读来回味无穷,可谓千古传诵的佳句。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的《词论》是中国词史上第一篇词学理论著作,但历来为人所诟病。对她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点上。一是认为她“词别是一家”的主张桎梏了别人;二是认为仅从协律的角度批评苏词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李清照的《词论》是在考察了唐五代至宋词学的发展历史后而总结出来的艺术特性和艺术规律。她对北宋众多词人的评价是实事求是,准确公允的。她对各家词的批评,是和她本人的个性气质分不开的。李清照的《词论》出现在词体地位确立的时候,在中国词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学情分析】对于李清照早期作品如《如梦令》《一剪梅》等,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并且也接触了相关抒发"愁绪"的作品,由此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体会李清照词的精妙。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的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围绕着"愁"展开,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法熏染愁绪。这首词虽然比较低沉,但是却显示了她过人的艺术  相似文献   

16.
舴艋舟,太小,载不下李清照的愁;李清照的愁,太重,舴艋舟承载不起.李清照心中千丝万缕的愁,像连绵不断的流水,像斩不断的野草无绝期.而她,却在《武陵春》中,力主创新,一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恰如其分地道出心中重重的愁. 她的愁从何来?纵观历史,自北宋败之后,李清照于1127年来到南方,故乡寿州困在战争之中,先后她遭遇了一生珍爱收藏的大量文物书籍在战争中被焚毁消失,在建炎三年(1129年)陪伴她的丈夫赵明诚病疾逝世.随着战火的不断南移,李清照为了躲避战火兵难而一个人流浪在外,无依无靠.1135年,名门之后的李清照流落到浙江金华时,万分感慨写下了《武陵春》一词.  相似文献   

17.
情感是诗词理解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情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由悲伤的不同层次组成,这首诗的悲伤是分度来表达的。可以说,《声声慢》是李清照悲苦境况的文学表达,抒发了她国破家亡的无奈、痛失丈夫的孤独、漂泊无依的悲凉,情感层层递进,构成了一条变化着的悲情主线,使得该诗富于艺术性。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词论》中“词别是一家”的理论以协音律为标准,完全超出了以女音等感性认识为标准的“本色论”,对南宋的词学观念产生了影响;李清照对词的生存发展环境的独特意识又形成了她对晚唐五代词、柳永词与时人有所不同的看法;李清照对词的创作态度是苦心钻研的,因而晏、欧的嬉弄文墨和苏轼的无心插柳恐怕都是她不以为然的。  相似文献   

19.
如果把李清照的《声声慢》和白居易的《琵琶行》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者大多会注意把李清照和白居易的身世、经历等联系起来考察;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作品本身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去考察,那么就会发现李清照是直接受到琵琶女身世的启发和影响,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才创造出象《声声慢》中的“天涯沦落人”的自我形象的。本文就这一问题做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优秀的作品,不仅千古不衰,而且历久弥新。李清照的“重九”词《醉花阴》,从当日流传延续至今,曾引起历代学者、词评家赏品、探讨的兴致。然反复推敲、研味原作,常觉古人论此词精而不详,今人赏此词详而未必切。故此,笔者不揣学浅识短,赘文试解其中尚余之真味。《醉花阴》属传统的念远伤别的困思情调,是李清照闲居青州时创作的。李赵联姻,可谓伉俪情深、“意会心谋”①。因而小别轻分,常牵动李清照思念的情弦。本词便是写给她出仕在外的丈夫赵明诚的。我们不妨再吟读一下原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