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二战后,西欧掀起了"欧洲联合运动".各国政府根据本国利益与所处国际环境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英国由于对其岛国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民族发展主要源于欧洲大陆的事实,形成了英国社会对欧陆的离心心态.而英国"日不落"帝国的神话般的历史文化传统又形成了英国对欧陆长期奉行"均势"政策的传统,尊重宪法传统的英国不愿意放弃曾经的辉煌,英国工党在外交政策上过于依赖"英美特殊关系",不愿放弃部分国家主权.正是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英国的外交政策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长期处于调整状态.  相似文献   

2.
均势和孤立主义是英国欧洲政策的一贯立场,但二战的后果使这一传统政策在战后初期发生了转变。英国不但企图拉住欧洲,缔造“世界第三力量”,而且第一次在和平时期主动与欧洲国家结盟。这是英国欧洲外交在观念和实践上的真正变化。这种变化所引起的政策调整促成了“三环”外交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观察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就会发现,作为二战的三大战胜国之一,英国在欧洲事务的表现极有特点。  相似文献   

4.
维护国家利益和追求经济利益是近代英国外交政策制定的根本出发点,“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是英国外交奉行的至理名言。对于欧洲大陆.近代英国一直实行均势政策。  相似文献   

5.
梅杰执政初期,鉴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等因素,针对英国的国家利益重新认识,调整了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采取了较为温和、实用主义的态度,扩大了英国在欧洲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二战结束以后,英国虽然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以适应二战后世界政治关系、环境的变化,但是传统的政治文化仍然左右着英国的外交政策,这对战后英国与欧洲一体化组织的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详细论述了英国传统政治文化对二战后英国与欧洲一体化关系的影响,指出正是传统的政治文化下诞生了"三环外交"政策,使英国两大政党在执政期间,在战后初期外交政策上都选择了超然主义原则或孤立主义原则,研究这一看课题希望能够对我国处理区域政治经济一体化问题上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英国学派以理性主义为基底,综合了霍布斯主义、格劳秀斯主义和康德主义三种国际关系思想传统,创立了独特的国际社会观。作为一种极具包容性的国际关系理论,它立足于欧洲,并从欧洲的现实中找到了某些实证性事例,主要体现在较好地解答了传统欧洲一体化理论所未能充分解释的两个问题,即欧洲一体化的内部特征及其国际定位问题。它认为,就特征而言,欧洲一体化进程实际上是欧盟国际社会与欧盟世界社会共同起作用的二元进程,欧洲一体化的实践很大程度上是在这两种社会之间寻求平衡;从国际定位来看,欧盟国际社会是处于欧洲国际社会与全球国际社会之间的一个特殊国际社会,这三种国际社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欧洲一体化的演进。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由于国内外局势的重大变化,盛极而衰的英国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调整后的外交政策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并对当时的国际政治关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这一调整终究未能改变其世界霸权地位走向衰败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20世纪20年代,英国实行了扶德抑法、联美反日、警惕美国、排斥苏联的“纯粹外交”政策。这是英国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国间实力对比的变化和国内的和平主义、反战主义、理想主义思潮的兴起,经过反复斟酌而采取的全球性均势政策。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趋失灵,最终被缓靖政策所取代。  相似文献   

10.
“三环外交”和战后初期英国的欧洲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后初期,英国在对外关系方面尤其是在处理对欧政策上,采取了以英联邦和英美特殊关系为基石的“三环外交”政策,藉以重温昔日大国的荣耀,充当欧洲乃至世界霸主,然而,“三环外交”政策带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英国在其外交实践中付出了沉重代价。  相似文献   

11.
英国的绥靖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爆发前后,英国鉴于自身国力衰 落,为保全其世界霸权地位,对法西斯德国采取了绥靖政策,它与英国传统的均势外交政策是连续性与中断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有力地冲击了欧洲大陆旧的封建统治秩序,也打破了欧洲原有的脆弱的均势,引起了欧洲各君主国的不安。他们组织起来,对法国革命进行了疯狂地干涉。当时的资产阶级君主国英国,感到自己的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也受到了威胁,也走进了反法的行列,并成为反法同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相似文献   

13.
外交学院赵怀普博士的《英国与欧洲一体化》(世界知识出版社,下称《一体化》),是一部关于战后欧洲历史发展进程的著作。是作者继《战后英美关系》(1945-1993)之后,对欧洲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无论取材范围、分析框架还是使用的材料,都令人耳目一新。该书自成一体,立论正大,可视为历史与现实密切结合的功力深厚的优秀著作。  相似文献   

14.
美苏关系的缓和,西方阵营改变了他们的东方政策,这削弱了德国在冷战中的作用,德国甚至成为美苏双方达成交易的对象。国际形势的变化需要德国调整其外交政策,打破外交孤立的局面。于是,在团结西方阵营前提下,德国努力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力争在一个统一的欧洲中摆脱外交被孤立局面。在海牙会议上,德国重构欧洲一体化蓝图,使停滞的一体化车轮重新运转起来。因为,一个统一的欧洲既可以使德国摆脱对美国的过分依赖,又可以增强与东方阵营谈判的筹码,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德国外交被孤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英国“光辉孤立”政策的结束是国际关系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全面分析了英国政府放弃“光辉孤立”政策的历史背景,指出英国综合国力的下降;德国推行“世界政策”对英国的威胁;法俄同盟在对英国殖民霸权的 挑战以及美国在西半球对英国的排挤是英国“光辉孤立”政策结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张新宇 《成都师专学报》2005,24(6):64-66,92
导致英国对德绥靖政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历史因素的影响也极为重要。从历史渊源来看,绥靖政策很大程度上是英国与中欧国家合作以维持欧洲均势的传统政策的回归和继续。  相似文献   

17.
政党对欧洲一体化的作用问题颇为复杂,不同类型、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政党在欧洲联盟的不同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从西欧的政治史看,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所起作用最强、影响最大的有基督教民主党、社会党(含社会民主党和工党)、自由党和保守党。政党对欧洲一体化的作用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欧盟组织体制上的特点决定欧盟政党在组织和活动上的特点以及它在欧洲一体化中的作用方式。欧盟既具有“国家的欧洲”的一面,也具有“政党的欧洲”的一面.是两者的矛盾统一体,但矛盾的两个方面不是均等的,就目前来说,“国家的欧洲”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从发展的观点看,随着欧洲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国家的欧洲”将逐步向“政党的欧洲”过渡.但只要民族国家依然存在,完全的“政党的欧洲”就不会出现。  相似文献   

18.
欧洲是俄罗斯重要的政治地缘区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欧洲的地缘状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使俄罗斯处于欧洲的外围,为了维护俄罗斯最大限度的利益,俄罗斯不断调整对欧洲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并不能导致各国教育和培训体制的趋同,在欧洲,受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影响,各国教育体制各有特点,并在不同的道路上发展.从社会合作关系以及政府介入和监管力度上考察,欧洲终身学习主要分为三种模式:以需求为导向的"自愿伙伴关系"模式,如英国;"正式社会伙伴关系"模式,如瑞典;和"中央集权"模式,如希腊.其结果是欧盟成员国没有单一的终身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20.
浅析欧洲文化与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启动以来,文化因素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欧洲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同一性与多样性统一的特点,构建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广阔的人文背景和广泛的适应性,给予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活力和动力。与此同时,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也对欧洲文化的传承、交流和创造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