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科学生活》2014,(1):45-45
现在60岁左右的老年人,子女纷纷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在这段时期,教育费、生活费支出减少,老年人有一定的资金积累,面临的经济问题主要是幸福养老,家庭理财是老年人面对的一个新问题。做过一个调查,老年人最想实现的理财目标是什么?29%想资产增值,今后生病时不为儿女添负担;46%要各项投资收益多,能多为儿女积聚财富;25%想和老伴安享晚年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3.
4.
《科技风》2007,(11)
有一类人被称为"白骨精",就是白领、骨干、精英的意思,他们业务出色,收入高且稳定,事业前景光明。他们中间相当一部分人还处于未婚状态,他们追求时尚、讲究生活品质,但对于理财并  相似文献   

5.
冰桦 《世界发明》2009,(4):33-35
就像小沈阳在他的演出节目《我是大明星》中一样,几乎是一夜之间,小沈阳这个名字在媒体上的出现频率商追那些成名已久的“大明星”  相似文献   

6.
7.
《科学生活》2010,(3):46-48
各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家庭理财方法必须因"家"而宜。  相似文献   

8.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正确理财方法是确保家庭生活长期稳定的重要途径,也是让家庭有限资金保值或增值的必要手段。然而,我们身边许多人却不会让钱去生钱,总是让它“烂”在工资卡里!问其原因?答曰:“理财那么麻烦,我才懒得理也弄不懂”。其实,只要利用简单的加减乘除,便可以打理自己的财富,让你过得更幸福。  相似文献   

9.
余榴艳 《科教文汇》2008,(26):266-266
当充斥荧屏的电视谈话节目叫好不叫座或叫座不叫好的同时,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却不温不火地持续6年多既叫好又叫座。这与鲁豫的访谈风格极有关联,特别是她营造谈话“场”的非凡才能。  相似文献   

10.
陈楚婷收入并不高,每月大概有4000元的收入,但是,毕业4年多她却独立攒够了买房子首期款,先于很多收入高于她的同学买了住房,令人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11.
当充斥荧屏的电视谈话节目叫好不叫座或叫座不叫好的同时,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却不温不火地持续6年多既叫好又叫座。这与鲁豫的访谈风格极有关联,特别是她营造谈话"场"的非凡才能。  相似文献   

12.
蒋琳君 《科学生活》2009,(10):40-41
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理财需求和目标,当然也会有不同的保障需求。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制订不同阶段的保障和理财方案,并且根据时间的推移及时地调整这些方案。  相似文献   

13.
餐饮业从业者喜欢讲"七十平方"定律,意思是一家餐饮店的经营面积以七十平方为佳。七十平方的面积,除去一个十平方左右的厨房,其余五六十平方的面积可以摆放五六张小方桌,容纳近二十人就餐。一家餐饮店在这个规模,一般店员在三至五人。这三至五人应该为夫妻两人,外加一位小工,而且小工一般是自己的亲戚。这样的规模,房租不会太高,人工工资支出也不会太多。如果高于这个规模,  相似文献   

14.
曹邦 《今日科苑》2004,(10):48-49
爬行动物有一种所谓的腔壁器官,称为“第三只眼”。这个器官位于间脑的末端,在负责调节神经系统的骨骺旁边。作为最古老动物种群的代表,蜥蜴对地磁和电磁场的反应都很敏感。这是因为蜥蜴的神经系统有别于其他动物。有趣的是,蜥蜴的这个器官通过一个专门的小孔伸到了体外;和蜥蜴不同的是,蛇的“第三只眼”藏在颅骨里面。  相似文献   

15.
《科学生活》2014,(4):36-37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收入不高的家庭一谈起理财,就觉得望尘莫及,他们大都认为自己收入微薄,无“财”可理。殊不知,理财是与生活休戚相关的事,只要善于把握技巧,低收入家庭亦有可能“聚沙成塔”,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从救急互助的角度讲,的确是“远亲不如近邻”;如果从生儿育女的角度讲,这句话还有更新鲜.深刻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科学生活》2014,(3):33-35
所谓“月光族”,就是每月将月收入全部花光的那些人。当一对大手大脚的男女走到一起,“月光家庭”也就随之诞生了。由于花钱的随意性,这样的家庭前半个月潇洒时尚,后半个月却捉襟见肘,购房买车的计划在一年一年地推迟。那么”月光族”该如何正确而巧妙地理财,才能使自己置业无忧、养家不愁呢?理财专家的建议也许对您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有些人借钱不还,或者拖很久,债主碍于情面难以启齿催讨,但心中难免不快。不过,如果我们手头的财产没有过多的现金或者活期存款,不但能够防止通货膨胀带来的现金缩水,在别人提出借钱请求的关键时刻,做决定还会变得容易多了。  相似文献   

19.
宋静 《知识窗》2013,(2):5-5
前些天.我的微博上突然收到一封陌生的私信.原来竟是十年前的“学生”发来的。“宋老师.是你吗?我是麦子啊!终于找到你了,如今我真的出书了呢.谢谢你当年的鼓励啊!我的贵人!”一句“贵人”.激起了那些久已尘封的记忆。那时候.我正给一群即将赴深圳的打工者做入厂培训.麦子就是其中之一。麦子的家庭条件不好.为了帮父母供哥哥读大学.她初中没上完就出来打工了。有一次,麦子怯怯地问我: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2007年,在我国理财基金被广大市民追捧之时,有一个在居民小区打扫卫生的老太太也倾其所有来到银行,说是要买“金鸡”(基金),营业员听后说,就开玩笑地问老太太是要买“金鸡”,还是买“银鸡”,老太太说,那就买“银鸡”吧!虽说这是个笑话,但亦反映出理财基金的大热。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在专利领域也有这类经营“理财基金”的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