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希金     
普希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俄罗斯现代文学语言的创始者、俄罗斯伟大的人民诗人。一七九九年六月六日,亚历山大·塞尔盖耶维奇·普希金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中。他的童年是在莫斯科渡过的。一八一一年至一八一七年,普希金在彼得堡附近的皇村学校读书。这时期,正是俄国社会日益觉醒的年代。一八一二年,俄国人民抗击拿破仑的卫国战争,对青年一代精神面貌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作用。当时驻扎在皇村中的一些进步青年军官,都有反对沙皇暴政的  相似文献   

2.
普希金作为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诗人,俄罗斯标准语大师,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促进了他对民族的自觉热爱,增强了他对民族的感情,并成为其文学创作和发展的基础。 文学是精神产品,属于上层建筑中的组成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说:“即使人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以及整个世界观也只不过是经济基础的反映”。 一八一一年普希金考入皇村中学,该校培养出一大批社会活动家。一九一二年的卫国战争和他同哈达耶夫的友谊对在皇村中学学习时期的普希金在信仰和政治观点的…  相似文献   

3.
普希金18岁进入外交部工作,在彼得堡结识了许多十二月党人,写了不少反对沙俄专制暴政、歌颂自由的政治抒情诗,如《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1818)等,赢得俄国进步人士的爱戴,引起了沙皇的惊恐。亚历山大一世要把他流放到西伯利亚去,理由是“他弄得俄罗斯到处都是煽动性的诗,所有的青年都在背诵这些诗”。由于皇村学校(普希金母校)一些教师的说情,才改为放逐到南俄。普希金过了四年放逐生活,后又被流放到自己的家乡;两年后,沙皇尼古拉宣布普希金“自由”了,但有一个条  相似文献   

4.
少女时代:王子消失了 1889年6月11日,安娜·阿赫玛托娃出生于奥德萨市,父亲是海军工程师.安娜不到一岁,全家迁往皇村.普希金曾在皇村度过少年时代,安娜因此有机会徜徉于普希金曾漫步其间的花园.  相似文献   

5.
普希金有“俄国文学之父”的极为崇高地位,在世界各国尤其在中国也享有盛誉。他的两首名诗《致恰达耶夫》《致大海》被先后选入我国高中语文教材,《普希金诗选》被我国教育部定为“中学生课外必读书目”之一(即中学生必读的15部外国文学名著之一)。普希金祖居莫斯科,1811年,12岁的普希金考入首都彼得堡的皇村中学,这是一所专为特权阶级子弟创办的贵族学校。在学校里,普  相似文献   

6.
<正>普希金被称为俄国最伟大的诗人。他作诗时喜欢边吟诵边想下面的诗句,据说他的长诗《皇村回忆》,就是在散步中思考和吟诵而完成的。写不下去时,普希金会暂时搁下笔,等待灵感的到来。普希金十分重视民歌的搜集,常常从民歌中汲取养分,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如他的长诗《茨冈人》中,真妃儿唱的那首"你就砍我,你就烧我"的著名歌谣,就是根据摩尔  相似文献   

7.
皇村沉思     
今年,是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1799—1837)诞生200周年。位于莫斯科市中心老阿尔巴特大街的普希金故居已经装修一新,重新向游人开放,从而拉开了纪念普希金系列活动的序幕。俄罗斯总理普里马科夫在普希金故居重新开放的剪彩仪式上说:"普希金对于俄罗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他不仅是俄罗斯文学的一部分,也是俄罗斯人灵魂的一部分。"这里我们刊登著名作家峻青的散文《皇村沉思》,纪念这位享有"俄罗斯文学之父"(高尔基语)盛誉的伟大诗人。  相似文献   

8.
在普希金的创作中,叙事诗和抒情诗一样,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写作了十二首叙事诗(其中《塔季特》一首没有完成),还有十二首以上写出了梗概、布局和开头的诗行。 一八一三年,普希金在皇村中学求学的时候,便开始写作一首极其单薄的、充满雅气的、戏谑式的叙事诗《修道士》。  相似文献   

9.
少女时代:王子消失了 安娜·阿赫马托娃于1889年6月11日出生于奥德萨市。父亲是海军工程师。安娜不到一岁时。全家迁往皇村,普希金曾在这里度过少年时代,安娜因此有机会徜徉于普希金曾漫步其间的花园。  相似文献   

10.
1815年1月8日上午,阳光普照。俄国彼得堡皇村学校正举行升级考试。一位16岁的少年高声朗诵着自己的诗作《皇村回忆》,这首以1812年卫国战争为题材,热情赞美俄罗斯人战胜拿破仑的颂歌,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俄罗斯各界知名人士和达官显贵。这位朗诵《皇村回忆》的少年诗人就是后来被高尔基称为“俄国文学之始祖”、“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的普希金。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既是俄国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又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在抒情诗、叙事诗、诗剧、小说等体裁的创作上,都有极高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诗人邵燕祥在他的《赠给18岁的诗人》一书中引用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个18岁的青年都是诗人,或者说,每一个中学生都是诗人。"邵燕祥本人就是从中学时代,十三四岁起开始诗歌创作的,18岁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城》。俄罗斯诗人普希金也是在皇村中学时代开始写诗的。在一次考试中,他朗诵自己用爱国颂体写成的《皇村回忆》,使得作为贵宾在场的当时俄国最有才华的诗人杰尔若文激动不已。这位老诗人眼里含着泪水,冲出来想吻这个孩子,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俄罗斯各个时期的读者不断地在普希金身上寻求他们渴望在日常生活中寻觅到的当代特征.人民将普希金视作自己的同时代人,并没有把他当作历史人物.正如苏联著名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所说:“我们每个人从小就感到普希金在我们身边.他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然而随着新人一代一代地成长,他也不断变得更加年轻,因此他总是我们的同时代人.”一代又一代的俄罗斯人承续着“普希金情结”.从这一文化现象中不难发现,许多传统的东西非常现代,许多现代的东西又非常传统.普希金让这两者和谐地相融、互补.事实上,传统与现代不可能截然分开.象一切事物一样,普希金的创作成为俄罗斯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共有的财富,不是瞬间形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现代对传统的认同与沟通的过程,它揭示出了文化演变中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普希金的《波尔塔瓦》是一首充满爱国主义和历史乐观精神的长篇现实主义叙事诗。一八二八年,普希金以惊人的速度和顽强的毅力,只用了三个星期就完成了《波尔塔瓦》的写作。但是,它却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构思和酝酿过程。普希金早在南方流放时期就对这一题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从亚·尼·拉耶夫斯基伊·彼·李普兰奇那里听到过过关于玛塞巴、柯楚白和伊斯克拉的故事传说,而且还到过基辅修道院柯楚白和伊斯克拉的墓地,并记下了刻在墓石上的碑文。同时,他也到  相似文献   

14.
董岳州  胡健 《高中生》2009,(6):58-59
雄鹰展翅 普希金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世家.他的父亲和伯父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诗人。童年时期,普希金就在家中的藏书室里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并向几位家庭教师学习文学知识。在浓厚的文学氛围熏陶下.普希金从8岁开始就能背诵古典长诗,并展示出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天赋。  相似文献   

15.
亚历山大、普希金(1799—1837)是俄国伟大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新者。生于莫斯科一个世袭贵族家庭。12岁到彼得堡进人为贵族子弟办的皇村学校,受卫国战争(抗击法国拿破仑的侵略)激发鼓舞及民主进步思想的传播开始写诗。1814年  相似文献   

16.
中外文学史上,很多诗人把自由和爱情作为诗歌的主旋律,普希金走出了文学创作的固有范围,把俄罗斯社会的各种现象作为描写对象,是俄罗斯精神生活的象征。在普希金所有的作品中他的诗歌创作无疑是最辉煌的一笔,他所表现的自由、真诚、乐观更是他诗歌最宝贵的财富。本文就着重传达普希金追求自由与爱情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任何文化现象都是通过比较而被认识的.我们想通过平行比较的方法把《上尉的女儿》和《艾凡赫》这两部历史小说做一番粗浅的比较,以期说明司各特对普希金创作的启示.一、司各特与普希金司各特是在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兴盛时期登上文坛的一位杰出作家.他被后世尊称为英国“历史小说之父”.他的历史小说在当时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对英国和整个欧洲历史小说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他不仅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而且也是一位很有建树的历史学家.他在短暂的一生中,不仅写下了大量的诗歌、散文、两部历史小说和一出历史戏,还写过专门的历史著作,它们都是“俄罗斯历史的天才插图”.普希金历史小说的数量远不及大约每年产生两部历史小说的司各特.普希金历史小说内容所涉及的方面也没有司各特广泛.司各特可以说描绘了英国各个时期的历史以及历史的各个方面.普希金最著名的历史小说主要是描写普加乔夫起义的《上尉的女儿》,这部小说获得了世界性声誉.  相似文献   

18.
普希金死亡意识专题研究在国内外尚属一个新课题。普希金是一个具有强烈死亡意识的诗人,这与他的死亡体验密不可分,他是在深刻的死亡震颤下走上自由自觉的诗歌道路的。其深刻背景有三:一、“双希”死亡模式,二、普希金的生活体验,三、普希全学接受中的死亡化。  相似文献   

19.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是俄罗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在他短短的37年的生涯中,他向世人奉献了800多首优美动人的抒情诗。光辉灿烂的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正是从普希金开始的。因此,后人尊称他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的诗大都洋溢着一种乐观、畅达、开朗的情绪,即使是那些忧郁感伤之作,也是在忧郁感伤中透出一股明朗乐观的情调。如短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相似文献   

20.
一八三七年二月十日,伟大的俄国诗人普希金为了自己的妻子决斗身亡。从此,人们同情普希金个人生活的不幸,惋惜他的早死,同时谴责他的妻子的不忠。据过去的资料所传,娜塔丽雅·尼古拉耶芙娜不理解、也不关心丈夫的紧张的创作工作和精神生活,她最感兴趣的只是漂亮的打扮和上流社会的寻欢作乐的生活。但是,自从一九七一年苏联发现了娜塔丽雅·尼古拉耶芙娜给她哥哥德米特里的六封信以后,人们对普希金妻子的个性才有了新的认识,过去的评价显然是不公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