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对攻击行为倾向的影响,采用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和攻击行为倾向量表对77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1)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指数、攻击行为倾向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总分、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言语攻击和敌意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大二年级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年级.(2)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和攻击行为倾向存在显著正相关.(3)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对攻击行为倾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网络游戏成瘾得分越高,攻击行为倾向的总分就越高.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种新兴媒体和暴力游戏的盛行,媒体暴力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再次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然而,对于媒体暴力与攻击行为的因果关系依然存在激烈的争议,主要有两个观点截然相反的理论模型,即一般攻击模型和催化剂模型。一般攻击模型认为,媒体暴力对攻击行为存在着即时效应和长时效应,有着不同的心理机制。但是,儿童的人格特点、原有的攻击水平、对暴力角色的认同和游戏特点等因素会对媒体暴力的影响发挥调节作用。未来需要采用新的研究范式和技术对该领域问题进行研究,以获得相对一致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来自虚拟世界的暴力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不能忽视,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对其影响机制的解释是不同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来自媒体中的榜样的作用,强调对榜样的观察学习是获得攻击行为的主要方式之一,替代性强化等是维持攻击行为的强化机制;而社会认知理论更注重分析具体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并且强调有关虚拟暴力的知识经验会导致社会信息加工的偏差,从而引发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4.
曹亚杰 《文教资料》2006,(27):29-30
当媒体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时,人们逐渐认识到媒体中的暴力成分已对今天的青少年社会性行为发展构成很大威胁。本文主要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角度,针对青少年特殊的心理发展特点分析媒体暴力对青少年攻击行为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1)运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分析了暴力游戏对儿童习得攻击行为的独特作用;(2)综合介绍了国外最新的暴力游戏研究成果;(3)提出了建议与时策。  相似文献   

6.
网络游戏暴力及其对青少年、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网络游戏暴力的根源是游戏设计者的暴力观,网络游戏暴力违背了人类的基本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对玩家和社会产生了特定的消极影响,但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存在具有客观性。基于网络游戏暴力观和访谈结果,可从网络游戏主题内容的价值导向、玩家可采用的游戏规则、游戏呈现的潜在伤害三个方面进行科学评估,进而整合为网络游戏暴力指数。文化管理部门可依据暴力指数对网络游戏产品进行评级管理,同时对网络游戏消费者进行必要宣传、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7.
暴力网络游戏具有暴力内容的逼真性和极端性,游戏者对游戏角色的认同性等特点。暴力视频游戏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如,引起不良生理反应、启动攻击认知、增加攻击行为、对暴力生理脱敏、同情度降低以及引发游戏者的敌意期望偏向。社会各界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浙江、湖南和甘肃三省青少年的问卷调查,对青少年的网络游戏行为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网络游戏是目前我国青少年网民,尤其是男性青少年网民参与比例非常高的一项网络行为,有将近九成的青少年网民不同程度地玩过至少一种网络游戏;能够借助网络游戏结成游戏团队、进行人际互动,以及实现自我认同重塑,是网络游戏吸引青少年的主要原因;不少青少年在玩网络游戏时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暴力倾向,对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内容及其可能导致的行为后果,多数青少年并未能够形成清晰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9.
采用网络暴力游戏接触问卷、暴力态度问卷和攻击行为问卷调查了308名大学生暴力态度的基本特点及其在网络暴力游戏与攻击行为之间的作用。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暴力态度总体水平不高,并在年级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的暴力态度水平显著高于一年级;(2)网络暴力游戏对大学生的攻击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暴力态度在网络暴力游戏与攻击行为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继家庭、学校、社会之后,网络成为青少年社会化的又一重要途径;虚拟社会化做为一种与真实社会化相并列的社会化机制对青少年成长作用越来越重要,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内隐攻击行为的影响就是其中之一;以描述性的方式来看待网络游戏的特性以及对青少年的非主流道德修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法,了解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喜好程度及其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动机很强烈,样本中28.9%的大学生每天玩游戏时间长达1—3个小时,近63%的学生长于3个小时;对战型网络游戏和以纸牌和小游戏为主的休闲网络游戏较为流行;网络游戏给大部分同学带来了学习和生活上的网游后遗症,26.67...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学生应用网络游戏普及率较高的现状,文章从工作实践入手,通过对大学生网民应用网络游戏进行深入调查,在调查分析基础上得出网络游戏对大学生身体、心理、学习和意识等方面的双重影响,提出了改善网络游戏对大学生影响策略.  相似文献   

13.
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强劲发展,作为网络游戏产品消费主体的大学生们在心理上也承受着网络游戏的疯狂挑战,针对现状,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大学生参与网络游戏的心理因素;辩证思考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积极探索个人、学校、社会等方面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攻击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学校、幼儿园、家庭 ,攻击行为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行为 ,经常发生在青少年儿童中。暴力行为者通常是高攻击性行为者 ,攻击行为对于以后的暴力行为有一定的预兆警示作用。攻击行为较频繁的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 ,有攻击行为的儿童青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会招来更多的攻击而成为被攻击者 ,这势必会导致攻击行为的加剧 ;而本身不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青少年 ,在频频受到攻击的情况下 ,要么会产生悲观厌世的消极情绪 ,要么奋起反击而成为一个具有攻击行为的人 ,从而可能导致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儿童青少年以后出现暴力的高发生…  相似文献   

15.
父母教养方式组合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贵明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3):30-31,91
目的:探讨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组合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攻击行为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416名大学生施测.结果:父亲教养方式与母亲教养方式存在密切关系;大学生的攻击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相关;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组合对攻击行为存在不同的影响.结论:不同父母教养方式组合模式和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具有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可以说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着特殊的特点。在大学阶段很多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很差,没有很好的自我认知能力,这就很容易陷入网络游戏当中。这种沉溺导致了大学生荒废了时间、损伤了身体健康、心理存在了障碍……如此影响了大学生大学阶段的成绩,这就要势必需要一些方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虚拟暴力游戏在目前的社会中日益普遍,其带来的社会影响不可忽视。文章阐述了虚拟暴力游戏对攻击行为的研究情况。回顾了虚拟暴力游戏影响攻击行为的相关理论,介绍了该领域中的一些主要研究手段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大学生课余主要的娱乐项目,同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原因分析及带来的影响,认为社会应加强对此的管理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网络游戏是一种科技含量高、表现手段丰富、超乎现实又最逼近现实的时尚娱乐形式,文章分析了网络游戏给大学生成长带来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提出了要正确认识网络游戏,预防信息崇拜;利用网络游戏,丰富网络教育资源;加强教育疏导,防止游戏沉迷;净化网络游戏市场,构建和谐网络文化环境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发生攻击行为的事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给他们个人发展和社会均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通过改变社会认知和控制愤怒情绪来矫正其攻击行为的发生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认知行为疗法为理论根据,精心设计了系列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