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芜湖市主要绿化树种滞尘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芜湖市20种主要绿化树种滞尘能力进行测定分析,以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叶干重滞尘量、单叶滞尘量3种指标测定一般滞尘能力;比较不同树种累积滞尘量以及同一树种在不同功能区滞尘量。结果表明,不同绿化植物种类和习性,叶面滞尘量存在较大差异。从生长习性上看,灌木的滞尘量最大,常绿乔木次之,落叶乔木最小。从叶片特征上看,叶片多皱褶、多油脂、粗糙、被毛等特征的树种更有利于拦截、吸附粉尘,滞尘能力较强。同一树种在不同地区的叶片滞尘量可以反映树木所在环境空气质量,公园和学校的空气质量明显好于道路和工业区。雨后随着时间推移,同一树种叶片滞尘量在不同时间差异显著,且不同树种叶片滞尘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园林树木可以通过吸滞粉尘和有害气体,起到净化空气的目的。我国已有30多个大中城市进行植物滞尘规律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本文从不同结构类型绿地、不同植物个体、叶表面特征、同种植物不同地点等角度对我国城市绿化树种滞尘效应研究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对树木滞尘机理进行介绍,明确滞尘效应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宜州城区5种行道树叶表面特征及滞尘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使用差量法、估算法、数理统计法及形态观察法对宜州城区桂花、蝴蝶果、海南蒲桃、小叶榕、高山榕等5种常见行道树叶表面特征及滞尘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差异明显,其平均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相差达5倍以上;不同叶片的表面结构直接影响该树种的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叶表面结构粗糙的海南蒲桃、蝴蝶果和桂花树,其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明显大于叶表面结构平滑的高山榕和小叶榕;叶片柔软的海南蒲桃和蝴蝶果,其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明显大于叶片较硬的桂花树;综合滞尘能力由高到低的排序为:蝴蝶果海南蒲桃桂花树高山榕小叶榕;就综合滞尘能力而言,蝴蝶果为宜州城区较好的行道树种,但一个地区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还应综合考虑景观效果、生态经济效益等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4.
植物的叶面滞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因而,滞尘的成分已越来越为环境工作者所关注。本工作对北京不同地区的典型植物叶面滞尘进行了调研。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滞尘中的无机盐进行了定性相分析,并使用基体冲洗法(K值法)进行了定量相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滞尘成份与采样地点的环境条件有关。对于同种植物,叶片离地面越近,叶面滞尘中沙石类物质含量越高;背公路面样品的无机盐含量高于朝公路面的。同种植物的滞尘量为首钢地区最高,北师大校园次之,定陵最低。测试树种滞尘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柏类、杉类、松类。  相似文献   

5.
测定城市绿化树种中重金属铅的含量,根据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吸滞能力来选择城市绿化树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对铅的吸滞量不同,同种植物受季节等因素影响不同.将一些植物的吸收铅的能力进行比较,推荐抗性较强的植物.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天津常见高等植物树种白杨、垂柳的树皮中的pH值,研究大气中SO2的含量对树木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中污染对植物pH值影响较大。树皮pH值与大气酸性污染物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绿色植物具有滞尘及调节气候的作用 ,但随着植物叶面尘埃的累积 ,植物体的生理活动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何使植物在吸附尘埃的过程中仍能保持旺盛的生活状态 ,并持续发挥植物对环境的净化及调节作用 ,特别是城市沿街绿化带对城区空气的持续净化作用 ,我们选择了“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原理作为指标 ,了解植物在滞尘过程中蒸腾作用的变化情况 ,从中可以了解到植物的滞尘作用 ,及植物蒸腾作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并寻找城市沿街绿化带清洗的最佳周期。以利城市绿化发挥更完美更科学的作用。1 材料器械选择广州市区沿街常用的绿化植物“白…  相似文献   

8.
我国各地区的部分抗污染树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绿色植物特别是树木具有抗环境污染、净化空气的功能。然而,大量的生物学实验和社会生活的实践告诉人们,树木对大气污染的抗性有明显的地区性。大多数树种在环境条件适宜的地区,特别是其自然分布区内,抗污染性强,而移至不适应地区,抗污染性即降低。例如在北方抗污染性强的沙枣,移至南方潮湿地区后,生长不良,抗污染性也明显降低。在南方抗污染性很强的夹竹桃北移后冬季易受冻寒、抗污染性也大为降低。因此,各地区应根据不同环境条件,选择适宜本地区的抗污染树种。下表列举了我国各地区典型的抗污染树种:我国各地区的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银杏树木年轮为研究材料,对采自临沂市区及郊区的两组银杏树轮样品,经室内处理后定量测定了银杏树轮中重金属铅元素的含量,研究了临沂市近三十年来城市大气环境中重金属铅的污染状况.测定结果表明,临沂市郊区的树木年轮中重金属铅的含量大致呈增大趋势,市区的树木年轮中铅的含量波动很大.结合采样点及周围环境、临沂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认为郊区银杏树木年轮中的铅元素主要来源于祊河河水和大气,而市区银杏树木年轮中的铅元素含量主要来源于大气,与汽车尾气关系密切.通过对测定结果和临沂市大气及水环境中铅的污染源分析,提出了降低铅含量浓度,提高临沂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环境(environment)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包括无机因素(光、热、水、土壤、大气等)和有机因素(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的总和。 人类是环境演化发展的产物,环境又受着人类的干扰和影响。人类在改造自然利用环境的同时,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由于生产活动和生活消费,特别是工农业飞速发展,“三废增多”,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结果造成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质变差,土壤沙化以及噪声、恶臭等对环境的破坏,从而导致日照减弱、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生物物种减少、自然灾害频繁、疾病流行等。 当前在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在防治措施中,一方面应竭力控制污染源,以减少污染蔓延;另一方面,应加强绿化树种的选育,加速绿化进程,发挥植物净化大气、优化环境的特殊功能。 本文旨在介绍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净化、代谢和转化作用,并对具有污染源的有关厂矿及企业推荐一些抗污染及净化空气的树种。  相似文献   

11.
调查研究表明:云浮县六个乡的陆生植物环境主要受锌、铁、氟和磷的污染;作物中污染物含量是芥菜>萝卜>稻谷,这说明主要是受大气污染影响。而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是大气氟和二氧化硫;靠近西江的白云、富强、南胜、企岭等地受到污染较重。  相似文献   

12.
汕头港的环境调查表明,水质已受到666和油的污染,底质受到 Cd、DDT、Pb 和 Zn 的污染,而生物受到 DDT 的污染。污染物来源于榕江、韩江和汕头市。  相似文献   

13.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银杏叶中十三种矿物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显示,本方法精密度和回收率较好.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银杏叶中各元素间相互不干扰,可在一份样品液中进行13种元素的分别测定;所测银杏叶中含有丰富的Ca、K、Mg、Fe、Mn、Zn以及Cu、Ni,有毒金属Pb、Cd被检出,加标回收率在86.03%-113.81%之间,RSD≤3.6(n=6).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市城郊零散菜地土壤及青菜中重金属含量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了南京市城郊零散菜地土壤和青菜配对样品各18个,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了其中铜、锌、铅、镉的含量,结果表明:南京市城郊菜地土壤中Cu、Zn、Pb、Cd全量高于农区菜地土壤,Cu、Zn达到显著差异,重金属含量在土样之间有较大的变异性,反映了人为活动已对南京城郊土壤重金属产生了明显影响。城郊土壤上种植的青菜其可食部分重金属含量高于农区,尤其是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Pb、Cd含量与农区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大大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5.
VA-90氢化物发生器测定痕量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VA-90氢化物发生器、SnCl2还原、冷原子吸收光谱法痕量汞的分析方法,优化了实验条件.该方法的特征浓度为0.46μg/(L.1%),精密度为S=0.0011,回收率为100%-105%.将该法用于测定湖南省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2个工厂及对照区6种植物叶片中痕量汞的含量,其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6.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几种蕨类中矿质元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凤尾草、贯众、海金沙、蜈蚣草中Ca、Mg、Cu、Zn、Mn、Fe、Pb、Cd等8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几种蕨类药材中矿物质元素Ca、Mg、Cu、Fe、Zn、Mn含量丰富,Cu含量小于9.89μg/g,Pb、Cd含量低,均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量要求,矿物质元素含量与生长环境及药材对元素的富集作用存在一定关系,部分元素含量与药材种类及区域不同具有显著性差异.测定结果相对偏差小于4.3%,工作曲线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在0.9984~1.000之间,加标回收率为92.5%~105.3%.  相似文献   

17.
福建三都澳渔业水域水环境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2007年5月和8月三都澳渔业水域2个航次的水环境监测资料,分析了澳内渔业水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并采用单因子指标对调查区水域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DO、COD、pH、石油类、总汞、砷、铜、铅、镉、锌各因子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0,表明调查水域水质未受该因子污染;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分别有66.7%、33.3%测站的污染指数大于1.0,表明调查水域水质已受该因子污染,二者是目前澳内的主要污染物,且富营养化趋势明显存在.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Lead (Pb)existsinmanyformsinnaturalsourcesthroughouttheworld ,andisnowoneofthemostwidelyandevenlydistributedtracemet als (Nriagu ,1 992 ) .Soilandplantscanbecon taminatedbyPbfrompaints,gasolineadditives,Pbsmeltingandrefining ,pesticideproducti…  相似文献   

19.
Lead concentrations in roots, stems and leaves of accumulating and non-accumulating ecotypes of Sedum alfredii (Hance) were studied through a hydroponic experiment with different Pb concentrations supplied as Pb(NO3)2. Lead concentrations in leaves and stems of the accumulating ecotype were 4-9 times and 3-5 times those of the non-accumulating ecotype, and Pb-accumulated amounts in stems and leaves of the accumulating ecotype were 4-9 times and 8-11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non-accumulating ecotype,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ccumulating ecotype had better ability to transport Pb from roots to shoots. The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s of Pb in the root, stem and leaf tissues were studied using sucrose 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 Approximately 50% of Pb contents was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 wall fraction in stems of the accumulating ecotype and the percentage increased to 80% both in roots and leaves, no matter when plants were grown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Pb.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Pb on cell walls of the accumulating ecotype could mainly account for the high tolerance to Pb.  相似文献   

20.
重金属铅对小麦叶绿素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完全营养液培养的小麦幼苗进行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铅处理,并研究了处理5d后小麦生长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小麦幼苗在高于500mg/L的铅胁迫下,出现叶片失绿症。随着铅处理浓度的增加,小麦叶绿素合成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在铅浓度较低(≤200mg/L)时,叶绿素含量随处理浓度的上升而递增,但当铅浓度高于300mg/L时,叶绿素含量随处理浓度的上升而递减。对叶绿素a/b值而言,随铅处理浓度的上升呈有规律的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