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科技出版融合大有可为,科技出版人在新时期应牢记使命担当,找准自己的优势定位,坚持内容为王、用户至上,积极拥抱新技术新媒体,勇于打破思维定式.本文列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融合发展探索实践,旨在给业界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书目推荐与出版营销密不可分.书目推荐的主体、内容、途径、方式因时而变,但书目推荐与推荐书目作为出版主脉与核心贯通全程,无时不在、无所不在.从书目调查与拟定到书目推介与传播、从读者体验与反馈到产品配置与供给,出版人可以以全民阅读为目标、以推荐书目为中心线索,建构多维阅读服务体系,成就自己的主心骨地位.伴随着出版地位的提升,出版人与出版机构要提升自我品性与气质、强化一己道义与担当.  相似文献   

3.
传统出版人从图书、杂志、唱片积累了"内容为王"的经验,不曾料到移动阅读器的出现,造就了新的"载体王"和"内容王".传统出版人面临边缘化的危险,我们只有两线作战,才能守住自己的地盘.  相似文献   

4.
《出版参考》2013,(18):6
出版人、中国著名出版营销专家三石在接受《齐鲁晚报》采访时表示:其实不仅读者,整个中国电子书业界都在关注Kindle阅读器的到来。亚马逊既有丰富的电子书资源,又有强大的电子阅读器,同时还做内容出版,这个模式也是国内诸多电商平台一直在模仿的模式。当当网做自己的终端阅读器,京东商城也在做阅读内容这块儿,但是产业布局都存在问题。国内也有专做电子阅读硬件的厂商,但是最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的数字出版年会,最大的创新点莫过于让传统出版人和互联网巨头坐在一起,共同就各自关心的问题展开对话。7月15日的对话由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副主任刘成勇主持,嘉宾是百度新闻主编陈磊、腾讯文学高级副总裁张蓉、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总监张泽、人民邮电出版社音像电子与网络出版部主任安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数字出版事业部总监彭彦。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出版广角》表达了出版人的心声,传播了出版人的心得,同时立足精度和准度,在第一时间内反映了出版业态的创新和出版格局的重整。作为出版人,我们立足在一个出版格局变幻莫测的时代,经受着风口浪尖的洗礼。我们生在一个变革时代:出版业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和国际双重竞争,承受着新技术和新传播方式的巨大冲击,迎接着出版人才的时代变迁和升级。遍览各期内容,《出版广角》书写和见证着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和飞跃,大至出版业态的改革,小至单体出版社的革新,只要有其亮点,有其特色,均在其中有所呈现和评点。  相似文献   

7.
作为21世纪的出版人,既要做学问,也要考虑市场,让出版的图书在市场上更好的流通,让所有读者能够更好的阅读和传阅,出版人便成为将学问与生意完美结合的掌舵者。我想,这也是所有出版人想要看到的最美好的愿景。  相似文献   

8.
吴赛  刘思危 《出版广角》2022,(19):82-85
数字信息技术是颠覆传统出版逻辑的重要推力。智能出版、智慧阅读作为数字内容传播的供需两端,分别承担着供给升级和消费创新的重要使命。在智慧阅读发展背景下,出版智能化转型不仅能提升出版效能,促进供需匹配,还能通过内容创新迭代、全面服务协同优化读者体验。为了适应智慧阅读发展需求,出版业应以内容为王打造优质场景,以用户为本强化读者体验,以技术为擎推动创新变革,从而促进出版智能化持续升级。  相似文献   

9.
祝元志 《出版广角》2016,(22):26-28
“出版+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出版”,出版人依旧迷茫.互联网进入2.0时代,出版业对互联网依然爱恨交加,图书阅读是全民刚需,是最大的流量入口,却有很多出版人依旧没有走出抱着金饭碗要饭的困局.本文试图论述“互联网+”对出版人的思维挑战,并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
有时候,所有人一窝蜂似的都盯着的未必就是个极好的方向,但数字出版却很好!只不过,在传统出版人眼里,数字出版只不过是纸书内容的趣味性变形,这种理解过于狭隘。因为,数字出版的重点,对于传统出版人来说也许是"出版",但对于读者来说,我认为"数字"才是关键核心,我们或许可以把关键词改成"数字阅读"或者"虚拟阅读",这样一来就能更方便理解读者在新阅读环境下需要的是怎样的内容和服务了。  相似文献   

11.
观点摘要     
《出版参考》2012,(6):6
潘凯雄:出版人首先是读书人与爱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在《文汇报》撰文说:出版人首先应该是读书人、爱书人。这样的理解在以往当然不会有任何问题,我们也可以回望现代出版史上的那些成就卓越的出版大家,没有哪一位不是视读书为生命的爱书人,没  相似文献   

12.
浅阅读的危害及出版人的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艺 《出版科学》2006,(1):76-77
2004年12月12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上公布了一项"未成年人媒体需求调查"的结果:未成年人最爱读图,渐失对文字阅读的兴趣.这条消息对于一个文化大国、一个文明古国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如果人们热衷于这种浅阅读,只在简单的快餐中游走,细微与情感被人为抽掉,文学作品不再具有感动人、启迪人的作用,无论是作者还是出版人的使命感将不复存在.这对于担当传播文化、启迪新知的出版人而言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基于此,我们这些从事图书出版的出版人有必要对浅阅读的危害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从而在实践中为弘扬祖国的文化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阅读载体以及阅读方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推动着纸质阅读向数字阅读、深阅读向浅阅读、功利性阅读向消遣性阅读转变。根据阅读与出版内在的相互依存关系,从伦理文化角度研究阅读的变化对出版发展的影响,探究如何顺应阅读之变做好出版工作,多出优秀之作、精品之作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在推动大阅读、大出版之中实现出版人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4.
红色女性出版人是中国女性与出版互动关系下的新形态,从红色女性出版人生活史研究的可能性、可行性与典型性出发,探讨红色女性出版人研究的空间与张力,挖掘红色女性出版人在出版史上的痕迹。通过对红色、女性、出版三者的关系互动,强调红色女性出版人研究的重要价值,建构红色女性出版人研究的新维度,拓展红色出版与女性出版互动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15.
台湾地区总体来说,2010年台湾出版业的几件重要大事都和内容数字化以及图书发行通路发展有关,是一个酝酿转变与突破的预备年。积极推动内容数字化首先,在内容数字化方面,从图书馆、出版人到阅读器制造商、电信业者,无不积极建立数字化平台,推出电子书或数字平台阅读机制。  相似文献   

16.
刘大诚 《今传媒》2016,(9):128-129
本文对当下的中国人均图书低阅读量表示了关注,从数个方面分析了其原因,对国家倡导的全民阅读进行了肯定和赞美,并从一个出版人的视角,指出出版社既是“全民阅读”的受益者,又是责任主体、参与主体,理应担当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任,实现新时期中国出版人的出版梦。最后从保护眼睛的角度,倡导大家多读纸质图书,不要做“低头一族”。  相似文献   

17.
正传统出版人在出版业态的思考与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地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这对矛盾的交织并行,缠绕斗争,是出版业今后的新常态之一。常态不是静态平衡,而是动态平衡,出现的任何此消彼长都不足为怪。《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传统出版人曾经将全球化视为一只狼。10年的经历似乎说明,传统出版人没有被此狼吞噬。全球化的结果使传统出版人更加方便地获取世界范围内的出版信息、出版资源,并迅速转化为国内出版生产要素。比如,传统出版人可以第一时间知道美国亚马逊出了什么书,国外哪位知名作者正在着手  相似文献   

18.
辞书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字以及知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通用化,理当顺应潮流,向适应读者阅读方式的多媒体出版转型.但政策缺失、资金匮乏、人才匮乏、技术难克、版权难维等仍是目前辞书多媒体化与规模化出版的瓶颈.出版人必须站位新媒体,树立新理念,正确处理内容标准、编纂流程、用户需求、技术支撑、平台构建等关系,创设国家、出版机构、社会平台与用户之间良性发展路径,开创多媒体辞书出版规模化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港澳台之窗     
台湾著名出版人、大块文化出版公司董亨长郝明义最近在台湾《中国时报》连续发表了一些文章讨论台湾的阅读风气,这是出版产业基础建设的根本问题。上期郝明义先生从柏拉图看台湾阔读文化的进程,将一个人的阅读需求分为了七道阶梯。  相似文献   

20.
出版的品质     
贺圣遂  姜华 《编辑之友》2012,(7):27-29,37
出版人的品格与追求,决定了出版的品质与成就.优秀出版人有着良好的修养,对文化和出版充满热爱、憧憬之情,有自觉承担启迪时代精神的社会责任感,有将文化圣火通过自身的出版活动播撒到更广大的民众中去的雄心与抱负;能敏锐地捕捉到作者灵光一现的创意洞见,催生出有价值的思想并使其广为传播,为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具备非凡的商业才华,使文化的价值发挥出最大的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