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小南 《内江科技》2010,31(9):35-36
间接言语行为就是说话者未按照其真实的意图来进行言语交流的一种行为。间接言语行为分为两种:规约性和非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它可以用于向别人提出请求、对别人表示礼貌或者委婉的拒绝别人等情况。  相似文献   

2.
韩静静 《科教文汇》2009,(12):258-258
通过对Austin言语行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美国哲学家Searle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本文着重探讨了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源起及其对Austin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并对问接言语行为理论为西方哲学所作的贡献做出评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Austin言语行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美国哲学家Searle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本文着重探讨了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源起及其对Austin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并对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西方哲学所作的贡献做出评述。  相似文献   

4.
周秀苗 《科教文汇》2007,(5S):179-179,182
言语行为是研究语用学及其分支学科“对比语用学”、“跨文化语用学“和“中介语用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国内外学者先后对“称呼、称赞、拒绝、感谢、埋怨、建议、不同意”等言语行为做过专项研究,研究表明英汉言语行为表达方式、雩用意义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探讨英汉言语行为表达形式、语用意义的异同,以及引起语用意义差异的文化误因,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J顿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袁俊娥 《科教文汇》2009,(4):232-233
本研究以拒绝言语行为为例,通过调查中美两国学生的英语拒绝策略使用情况,探索母语的文化意识对语际语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汉语文化中的集体主义思想、社会等级观念、以及家族观念都对中国学生的英语产生很大的影响。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二语教学与学习,并对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言语行为是研究语用学及其分支学科"对比语用学"、"跨文化语用学"和"中介语用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国内外学者先后对"称呼、称赞、拒绝、感谢、埋怨、建议、不同意"等言语行为做过专项研究,研究表明英汉言语行为表达方式、语用意义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探讨英汉言语行为表达形式、语用意义的异同,以及引起语用意义差异的文化误因,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易松明 《科教文汇》2012,(7):122-123
通过对中职英语课堂非言语行为的调查、统计、分析,得出课堂非言语行为会影响学生情感进而影响英语学习效率的结论。教师不仅要恰当地运用自己的非言语行为,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消除同学的焦虑感和紧张心理,还要细心观察学生的非言语行为,借以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8.
塞尔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言语行为理论由奥斯汀提出,后经其弟子塞尔的发展与完善,已成为语言哲学、语用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是从语言的使用和交际的角度出发对语言的意义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从而为解释言外之力的本质提供了独到的认识方法。  相似文献   

9.
窦丽丽 《内江科技》2008,29(1):167-167
言语交际中,说话人想表达的有时是直接的字面意思,有时是间接的字面以外的隐含意义。言语行为理论指出当一个人说话时会同时产生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语行为理论最关注的是言外行为,它试图解释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学生只有通过语境才能正确理解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10.
语言教学的目的已从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中心。因此,对外语学习者的言语行为研究成为语用学研究的焦点。指出了英语言语行为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外语环境下的言语行为教学基本路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出发,研究课堂提问的言语行为的特征,在对课堂提问的言语行为的目的性、对话性和策略性的描述中,探究课堂提问的言语行为的实质:激活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2.
喻庆 《科教文汇》2007,(11X):89-89
介绍言语行为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学生语用能力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杨克诚 《大众科技》2013,(4):189-191
通过半结构化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小学生的非言语行为活动进行了语义分析,探讨了非言语行为沟通对课堂教学的意义,以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胡启海 《科教文汇》2014,(14):62-63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言语行为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同时也反映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本文运用生态语言观及顺应论来分析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探讨生态视域下的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现状、生态教学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生态视域下的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提出一些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言语行为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学生语用能力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介绍言语行为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学生语用能力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郑晓静 《科教文汇》2010,(19):76-77
近年来,"不存在"一词在四川大部地区,尤其是年轻人中流行开来。在情景喜剧《炊事班的故事》及《卫生队的故事》中,卫生员小张更是以"不存在"作为其对话中最常用的口头禅,在不同的语境中使之产生了不同的幽默效应。本文将就"不存在"一词在上述两剧中的间接言语行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张冰 《科教文汇》2010,(22):88-88,90
听力是言语交际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介绍语用学中的话语分析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分析该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提出授课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调查二语学习者在实施不赞同这一言语行为时使用了哪些语言策略以缓和这一言语行为所带来的面子威胁,以及二语水平和性别将如何影响学习者对这些语言策略的选择,并将结果与Beebe & Takahashi(1989)对美国人实施该言语行为的表现进行比较.调查结果表明:二语水平及性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语学习者在实施这一言语行为时对语言策略的选择.调查还发现二语学习者使用的缓和策略不如美国人那般多样化.  相似文献   

20.
商务谈判中离不开双方谈判人员的语言交流.而沟通并非仅仅依赖语言交流来进行,贯穿商务谈判过程的非言语行为值得我们去考察、研究.本文从非言语行为的角度入手,来探讨非言语行为在日语商务谈判中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