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和就业形势等高校教育形式的变化,我国高校大学生受到各种压力的影响,近年来心理问题不断发生。通过分析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原因,在此基于上建立针对大学生的问题预警机制,并通过完善对心理问题的干预机制,能够有效的降低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聪  吴玲琴 《百科知识》2023,(30):43-45
<正>根据2018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望:调研证据》,全国约3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0%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可以分为外源性心理问题和内源性心理问题,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因素有个人因素、社会支持系统因素、学校因素和其他因素四类。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力度、扩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广度、拓展高校校园文化浸润深度、提升高校心理育人行动温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泛了解贫困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遵循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对贫困生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和干预,提出具体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策略建议,对于更好开展助困和心理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提高应对处理能力。从而提出根本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实现这部分大学生群体的成长成才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林锋  赵雪萍 《内江科技》2010,31(3):18-18,13
大学生心理疾病已经成为高校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此形势下,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建立相关心理干预机制,及时化解大学生心理危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此问题,可以通过在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建立一定的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做到早期识别。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尽早获得有效的治疗和干预。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之一。笔者从学生工作经历中,选取一则心理辅导类案例,通过发现、了解、干预、关怀等,稳定学生情绪,帮助学生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可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辅导员始终树立"学生中心"理念。同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怀学生,营造良好氛围;正确引导学生,恢复学生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6.
马翠婷 《科教文汇》2020,(9):167-168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看似很轻松,但实际上却承受很大压力的团体。如在学习成绩、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关系、就业等多重大山的压迫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出现了极大的问题。如何减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各高校无法避免且十分紧迫的问题,也是各高校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找出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针对相应的心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协助问题大学生走出阴霾。本文希望可以对改善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改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出一些微薄的贡献,以期对当代大学生起到有益的作用,并为他们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我国大学生需要承受来自于家庭、社会、学校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学生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而大学生的心理相对脆弱,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应当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学生的人数众多,实施一对一的心理辅导显然不现实,团体辅导的方式能够基于共同的心理问题同时对多个成员进行辅导,对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娟  李国燕 《科教文汇》2020,(8):155-156
智能便捷的网络科技在营造了“微时代”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探讨“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进行心理辅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意图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和时代背景相结合,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大学高校扩招局面的日益放开,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逐步产生,在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环境因素上都有很多的矛盾和压力产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本文笔者则主要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出心理干预策略及应急机制,从而有效的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工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杨瑶 《大众科技》2010,(1):144-145
目前,医学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随着社会的发展,班主任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班级管理者,同时也应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者。根据班主任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工作现状,不断提高和优化班主任在此项工作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减轻心理负担,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鲁晶晶 《金秋科苑》2010,(20):209-209
文章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的现状,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了落实完善各项经济资助政策和育人相结合、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机制、创设良好教育氛围优化育人环境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有效的解决大学生在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类心理问题,将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在校大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设计,并给出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效果评价方法,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条有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0,(6)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需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开展心理活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与成才,更影响着我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针对学生的普遍性问题,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专题讲座和心理咨询为辅,聚焦在学生的消极心理问题上,缺乏对学生积极心理的引导和启发。而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心理干预方式,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上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群体的一部分,既有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也有其特殊性。团体心理辅导作为目前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促进团体成员心理障碍消除、解决共性心理问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团体辅导策略用于解决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学校园暴力、自杀事件频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全面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避免或消除心理压力导致的各种心理问题,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为各高校共同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探讨了当前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分析了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多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先说明了目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所表现的几个方面,分析其存在的根源,最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对策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贫困生由经济贫困引发的一些心理问题:自卑心理、焦虑心理、沮丧心理、文饰心理,这些心理问题正日益侵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在解决贫困大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更应该关心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明新 《中国科技纵横》2010,(8):121-121,92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是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该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心理问题,探讨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心理问题的办法,以及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根据研究所得出结论与建议,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创业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原动力,随着新一轮大学生自主创业热潮的来袭,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凸显出来的心理问题愈加不可忽视,如何针对这些问题科学合理地对大学生实施创业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下高等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重中之重。文章提出了帮助学生理性认知创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动机、培养大学生创业者的团队精神、提高大学生在创业活动中的抗挫折能力四个方面的教育对策,为高校创业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张正武 《科教文汇》2009,(15):72-72
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贫困生由经济贫困引发的一些心理问题:自卑心理、焦虑心理、沮丧心理、文饰心理,这些心理问题正日益侵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在解决贫困大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更应该关心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