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最近读到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学术创新”系列首部专著:周育民教授的《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一书,欣慰之余,立即被该书宽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史料所吸引。 晚清财政长期来是学术界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现有成果大都属于某一侧面的专题论著。其  相似文献   

2.
晚清新政,包括洋务新政、甲午新政、20世纪初年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四个互相联系而叉逐步递进的过程。在晚清新政的过程中,清政府最初以下放给督抚事权的方式推进改革,最后又力图通过集权来加强中央权威。所以,晚清新政的历史,就是中央与各省不断调整关系的历史,也是中央权力与各省权力此消彼长的历史,还是晚清中央集权体制不断衰弱的历史。总结这一历史,对我们进一步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将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以费雷约翰模型来考察分税制改革后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博弈,分析分税制既有促进地方财力增长的因素,也有抑制地方财力增长的因素.从博弈论角度来看,我国的财政体制仍然缺乏内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晚清地方外交作为清朝政府外交行政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带来了地方外交权膨胀的严重恶果,但在处理地方对外事务,推进中国外交近代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央与地方高等教育财政责任安排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遵循中央与地方"分级负责"的财政责任安排。这一安排在克服原有的体制弊端,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表现为:中央与地方高校获得的财力支持整体上差距较大、中央与地方高校生均财政支出水平差异明显、地方高校获得的科研经费较少。对此,本文根据公共财政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原则、财政均等原则、受益范围原则,提出完善我国中央地方高等教育财政责任安排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6.
地方自治是晚清宪政的重要内容 ,曾在清末民初社会乃至以后的中国历史上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张謇始终是一位脚踏实地的实干家 ,办实业、办教育是如此 ,参加立宪运动和倡议地方自治也是如此。张謇的地方自治思想及在江苏的地方自治实践具有历史进步性。  相似文献   

7.
南朝时期,皇权走出了东晋时期的低谷,进入“复振”的新阶段,而两个时期地方势力与中央的关系迥然不同,导致这种转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东晋南朝时期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地位关系的变化。与东晋相比,南朝时期中央财政在国家财政中所占比例日益提高,地方财政所占比例则日益减小,这时当时政局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督抚制度起源于明朝初年。清沿明制,督抚制度趋于成熟。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以后,传统的督抚寄权体制遭遇了空前的危机,不得不随着形势的发展而有所变化。督抚作为地方上的最高行政长官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引人注目,成为权重一方的地方主义  相似文献   

9.
地方自治是晚清宪政的重要内容,曾在清末民初社会乃至以后的中国历史上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张謇始终是一位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办实业,办教育是如此,参加立宪运行和介议地方自治也是如此,张謇的地方自治思想及在江苏的地方自治实践具有历史进步性。  相似文献   

10.
地方外交官的薪俸问题对地方外交官队伍建设与地方外交的现状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除交涉使具有俸禄和养廉外,洋务局、交涉局等机构的主要官员只有薪水和(或)津贴。交涉使的俸禄和养廉比照正三品官职拟定,其他官员的薪水等由各省根据本省外交和财政状况自定。由于清政府未制定统一的标准,各省筹措此项费用的渠道、数额等差别较大。这种差别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省外交的繁简程度。总体看,地方外交官的收入是比较丰厚的,这给地方外交官队伍建设和地方外交带来了正负双=面的影响。各省自主筹措和决定地方外交官员的薪水、津贴等,反映出晚清地方外交行政体制的混乱局面。  相似文献   

11.
清代史馆与清代中央机关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清代中枢机构的内阁兼管史馆,为史馆提供印信,收存成稿及修史资料。内阁官员在史馆中担任总裁,参与修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阁还负责督察各馆修书进度。翰林院与吏馆的关系更为密切,它们兼管部分史馆,并派员参与史书纂修。军机处、宗人府等机构也与史馆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节制着部分史馆的修史活动。清代史馆与中央机关的密切联系反映出史馆在清代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统治者通过对史馆的掌控,把修史事业纳入到清廷整个官僚体制的运作之中,将政治和学术双重压力施加到史馆身上,把修史这样的文化事业变成了一种政治活动,在修史的学术外衣下,表达统治者的政治意愿。  相似文献   

12.
唐末五代藩镇割据阴影下建立起来的赵宋王朝,是一个极为强调中央集权的王朝。在对地方的监控措施上,中央采取了通过控制地方官员,以控制地方的财政、司法和军事大权的策略。有宋一代,中央将大小地方官员的任命权抓住,并通过各项监控制度和措施,将地方官员的升迁降黜牢牢掌握。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在宋代大为加强。在此体制下。地方政府对中央以顺从为主,而这也带来了地方官员治理中一意向上的弊端。  相似文献   

13.
在明朝末年的女真社会,萨满教仍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种种弊端也日益暴露。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以及皇太极建设后金政权的过程中,两代统治者对萨满教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此次改革不仅奠定了有清一代满族萨满教的基本面貌,也是满族萨满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相似文献   

14.
2001年11月中国成功加入WTO,数年内财政能力特别是地方财政能力面临严峻挑战,财政困难是各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洪流的通病,而各国开出的治病良方就是新公共管理(NPM)。本力图借鉴NPM的理论与实务,结合地方政府财政基本理论,构建提升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NPM途径。  相似文献   

15.
1894年2月至5月,澳大利亚人莫理循在中国西南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旅行,著成《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中译本名为《中国风情》)一书,引起西方社会的关注。该书从客观的视角,真实地记录了晚清四川和云南两省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状况,诸如鸦片的普遍种植、官吏的颟顸腐败、乡土社会的凋敝、边疆军备的废弛、传教士和外籍人士在西南的事工、民众对现代化设施的破坏等等。莫理循还在书中提出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对认识晚清西南社会乃至中国社会都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方官是促进区域社会农业科技交流推广的必要中介。清代四川相当一部分外省籍地方官对辖区农业着力经营,不失时机地引进、推广新的作物品种,使农业技术更趋精细化,并推动农业科技改良组织的建立与农业科技著作的编撰、刊印和流布。四川一些农业科技也藉地方官之力传播到省外。地方官通过科技交流推广以发展农业文明的历史传统,当进一步总结发扬。  相似文献   

17.
墟市是观察一个区域社会组织结构的重要视角。本文采用田野调查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相结合,旨在描写明清以来粤东梅县墟市的历史、周边宗族、墟市庙会的基础上,认识客家传统社会中有关宗族、墟市和庙宇这三大网络的互动关系,进而希望展示墟市历史文化与客家地域社会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近期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确切涵义是中央权力机构与地方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一个社会法定的社会公共利益的分配关系。在中央权力机构与地方权力机构的各种纵向平行的关系中,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整个纵向权力结构网络中的中轴。所以,对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进行理论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研究国务院与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上。要协调好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作关注省级政府的法律地位和经济地位,以及由此决定的中央政府集权和地方政府分权的度。此外,构建面向21世纪新型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战略时还应注意:继续稳步推进国家与社会分权;实现政治体系内部权力分配的集分平衡。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前后与哈萨克诸部的关系,通过众多的历史材料阐明清政府在与哈萨克的接触之初以及在平剿叛乱中,二者的关系得以改善和进一步发展,表明历史上清政府与哈萨克诸部友好相处的事实及清廷对西部边疆和平、稳定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