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夜宿水陆寺     
苏东坡两度在杭州为官,疏浚西湖、筑苏堤.读苏东坡写的许多与西湖相关的诗词,在后世人眼里,苏东坡在杭州的日子过得很潇洒.其实并不尽然,只不过这些吟咏西湖的诗词太过炫目,给人造成了错觉.不信,请读一读苏轼在杭州写的另外三首诗.苏东坡这三首诗都与一件事情有关—汤村开运盐河.  相似文献   

3.
五台山看寺     
孙侃 《文化交流》2006,(3):81-83
山西的佛光寺和南禅寺,是国内仅存的唐代遗留建筑物,这样古老的建筑在亚洲堪称第一。山西省五台山,东、西、南、北、中五峰之内称台内,五峰之外称台外。佛光寺和南禅寺均在台外,佛光寺位于五台县城北10余公里的佛光山之中,南禅寺则位于五台县城西15公里处的李家庄村附近。汽车翻过五台山主脉拐入一条简易公路,忽见在一处峁梁的背后,赫然显出一座恢弘寺院的清晰轮廓来,这就是佛光寺!相传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当年北魏尊崇佛教,在开凿大同云冈石窟的同时又在五台山兴建了大孚灵鹫寺(即今显通寺),接着又开始兴建佛光寺。至唐…  相似文献   

4.
张蔚 《文化交流》2014,(10):67-69
佛学在江南的传布与发展,深、广、远,尤其对唐末吴越以来的文化有很大的影响。在位于浙江省境内的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中,我以为明州(宁波)阿育王寺的几通遗存至今的唐宋碑刻,如《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宸奎阁碑》和《妙喜泉铭》颇能说明这一点。许多寺院的唐宋碑刻早已淹没在历史尘埃中,仅留下碑文使人空自叹息,遑论更多连碑文也未留下的了。《常住田碑》为唐碑,由万齐融撰,主要记录统治者赐予阿育王寺常住田的情况。本由徐峤之书写的原碑已毁,但因明州刺史于季友邀剡越间隐士范的重书,不但将经典又凝于坚石,让后人知悉本不载于史书的范的其人及其"天骨  相似文献   

5.
傅彤 《文化交流》2002,(3):32-33
王伯敏先生的绘画,评论家称为“学者妙造”。一因他是一位著述宏富的著名美术史论家,有《中国绘画史》《中国版画史》《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等41种编著出版,是我国20世纪下半叶美术史研究领域中学养深厚的优秀带头人;二因他的山水画造诣深妙,清丽朴雅.其用宿墨、渍水,润湿氤氲,苍茫磊落,自然而多趣,具有独特的神韵。  相似文献   

6.
张科 《文化交流》2009,(3):24-29
2008年12月18日上午,“连横纪念馆——台湾文化展”在杭州玛瑙寺揭幕。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夫人连方瑀,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等出席开幕典礼。  相似文献   

7.
菩提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城东北12公里的杏花山麓,前临兰溪河,背依杏花山,山上广植杏树,山脚遍栽桃梨,每逢阳春三月,桃梨杏花,争艳竞放,香溢数里,暮春花谢之时,落英缤纷,有“杏花铺锦”、“杏花烟雨”的美称,是中原八大名胜之一。菩提意谓“正觉”,佛教指觉悟的境界,相传古  相似文献   

8.
正福建罗源县有座圣水寺,该寺建于县城南边的莲花山上,圣水寺藏于莲花山怀里,天生就有股高洁出尘之气。莲花山最美之时是月夜,当地人津津乐道的罗川/\景首推"莲峰月色"。据说月光撒地、轻风吹林之际,"层峦开复合,正似花含蕊",那情景格外地动人。当地人爱到山上领略月色,但更喜欢去的还是圣水寺。月亮虽美,毕竟高悬在天,而圣水寺的那口清池却把它请了下来。清池在天王殿后,其正面高高的石砌护壁上,有股泉水破壁而出洒落池中,前人题曰"泻露"。玉露似的泉水在池中平平地摊开,月亮就在那里躺着。清池,连同清池里的那枚月,被周围的墙壁和楼阁拥着,仿佛是珍藏在寺院里的一件  相似文献   

9.
香水能触动女士们的浪漫情怀,激发每个女士身上所蕴藏的独特魅力,所以世上差不多每个女人都对香水情有独钟。 提到香水,人们自然会想到名闻遐迩的“香水城”——法国巴黎,想到蜚声国际的香水出口大国法国。 这次有幸,我们的观光团要到欧洲观光,终于让我亲睹了神往已久的法国香水工业和香水的现场制作情景。  相似文献   

10.
一幅由十五巧板创作而成的《兰亭序》6米长卷:324个字,每个字都是用15块小板组成,字迹既潇洒飘逸,又苍劲挺拔;全文出现的20个"之"字,各不相同;独特的书法韵味、版画风格,使其显得更加妙趣横生,惹人喜爱。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苏渊雷教授观后题词:慧心巧板序兰亭。浙江美术学院王伯敏教授题词:巧中生趣。温州八旬诗人王敬身也称赞:亦是  相似文献   

11.
进入浙江绍兴平水镇景区,在平江水库往南眺望,只见平阳寺周围青山逶迤,奇峰接天,真个是“真仙佛幽胜之居,圣天人都会之所”。 平阳寺建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系原给顺治皇帝讲经的高僧道固辞归山后所建,后简称平阳寺,顺治皇帝赐御书于其寺。后又因阁建殿堂,发展至六进,遂为“宇内望刹”。 平阳寺是中国的一大奇寺,建寺340多年来,寺内竟然点灰不沾!  相似文献   

12.
庄月江 《文化交流》2013,(10):77-80
筇竹寺坐落在昆明西北郊玉案山上。车行上山,路两侧树竹荫翳。下车的只有我,还有我的老伴。我之所以要到这幽僻胜处看看,是因为自己忝于徐霞客研究会之列,而《徐霞客游记》写到过筇竹寺。筇竹,别名罗汉竹,可以制作手杖,用来命名寺庙是因为一截传说。明宣德九年(1434)郭文撰《重建玉案山筇竹禅寺记》,刻于碑,称:"玉案山筇竹禅寺,滇之古刹也。爰自唐贞观中……"  相似文献   

13.
镇江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襟山带水,江山如画,令人心驰神往。游览镇江,关键要领略镇江的山水及文景结合之妙,我以为精髓在一个"三"字。镇江旅游的金色名片为"小三山",即金山、焦山、北固山。三山皆沿江屹立,遥相呼应。金山以绮丽著称,寺宇金碧辉煌,层峦叠嶂,山与寺浑然一体,故有"寺裹山"之说。金山寓财,多财为福,金山占一"福"字。焦山为扬子江中小岛,宛如碧玉浮于江中,亦称"浮玉",向以古树名碑饮誉遐迩,寺庙建筑  相似文献   

14.
与摄影家江观潮认识多年。我曾多次观赏过他那一本又一本的摄影作品册子,仿佛山是画,水是诗,洞窟是音乐,民居是雕塑。那些晨曦、红日、野渡、炊烟,那些村妇、渔翁、茶姑、学童,那些珍禽异兽、奇花古树……,是那样鲜活自然,古朴淡雅;是那样妙趣横生,美不胜收! 一个秋阳艳照、丹桂飘香的日子,江观潮谈起了对人生和艺术的感悟,谈起了对黄山的深情及作品,也谈起了新的创作和梦想。他的阅历丰富,人生不凡。曾当过微剧团演员,做过机械厂工人,上过合肥工业大学,后来成了屯溪汽车站派出所所长、二级警督。他觉得干公安,惩治邪恶;搞摄影,追求美好,都需要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他业余的最大爱好是搞摄影创作,近年退休后愈加执着痴迷,乐此不疲。 江观潮庆幸自己诞生在风光瑰丽的黄山白岳间。成长在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古徽州。他热爱家乡,如痴、如醉、如狂。他常常携带沉重的摄影器材,跋山涉水,摔伤过右脚,惹恼过猴群,历尽风雪之艰辛。  相似文献   

15.
金华市西部浙江金西经济开发区托管的汤溪、罗埠、洋埠三镇,历史上保存下来许多别具地方特色的古村落、古建筑,如寺平村、中戴村、上境村、派溪李村、堰头村和汤溪镇的城隍庙等,其建筑门面上的砖雕装饰,在整个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可谓独树一帜,有着极大的历史、科学和文化艺术价值。仅寺平村保留着明代、清代及民国时期的砖雕民居就有千余间,建筑面积总计3万多平方米,特别完整的传统建筑和文物古迹有79处。其中有宗祠、传统民居、厅堂府第、  相似文献   

16.
藏医药作为拥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及长期实践经验的民族文化,广泛应用于我国藏区,作为香格里拉唯一的一座宁玛派寺院,云登寺同样传承着藏医药文化精髓,行医治病、利乐百姓。但从云登寺藏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来看,该寺藏医药文化传承仍面临不少困难。本文尝试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养藏医人才、提升藏医药知名度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推动云登寺藏医药文化发展,让藏医药服务惠及更广大的人民。  相似文献   

17.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13公里处,布于伊水河岸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它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先后营造长达400多年,现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40块,佛塔60余座。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并称为中国3大石刻艺术宝库。 在龙门石窟,奉先寺那尊美轮美奂的卢舍那大佛无疑是整个造像群中的极品。所以,当洛阳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从澳大利亚凯恩斯传来,人们不由地衷心赞美:“是卢舍那  相似文献   

18.
陈英杰 《职业圈》2011,(33):159-159
新闻媒体拥有广大受众,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群众基础。对于石油石化行业来说,生产经营活动越来越受到媒体的关注。如何正确面对、科学应对、合理借助新闻媒体,树立形象,提高知名度,成为摆在石油石化企业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20.
柳子谷(1901—1986年)江西玉山县人。教授。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酷爱书画。1924年入上海美专。1926年参加北伐,在林伯渠领导下任美术干事。1928—1930年任上海美专教授、南京美专国画系主任、兼职于中央大学。柳子谷先生成名于20世纪30—40年代,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与徐悲鸿、张书旗并誉为“金陵三画家”。2006年中国美术馆举办“柳子谷遗作展”和学术讨论会,这位早已蜚声中外画坛的名画家及其作品在被尘埋了30年之后才得以轰动京华;多种媒体介绍其人其画,给予高度的评价。作品不仅被辑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山水卷”和“花鸟卷”、《1901—2000百年中国画集》、《现代传世名作鉴赏》等大型画册,而且又被徐悲鸿纪念馆、梅兰芳纪念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如何评价这位深受当代名人林伯渠、于右任、陈立夫、蔡元培、徐悲鸿等盛赞美誉的柳子谷先生及其画作,廖静文在“柳子谷遗作展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最具代表性:“柳先生是悲鸿的老友……是我们中国美术史上为中国画改革做出了贡献的一位画家。”其画,其人,令人景仰。其画,于右任曾对他的画技作过这样的评价:“子谷绘山水,取法宋元,旁及百家……绘人物花鸟兰竹等物,理法、技巧、意境均能得心应手。”正是因为先生有着如此深厚的艺术功力,所以,所作之画“寄妙语于素幅,出新意于毫端。”(陈立夫题辞)其人,“历经磨难,风风雨雨,心无芥蒂”。(亚明题辞)而这一切,又被程思远先生题辞的一语所涵盖:“毕生豪情萦祖国。”这个评价,可用因涉嫌“为彭德怀树碑立传”而被尘封了30年的《抗美援朝战争画卷》(与军旅画家满键合作)来验证——这幅《解放军画报》评为“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壮丽史诗”的27米长卷,验证了“心无芥蒂”的柳子谷以其绘画的实践,表示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总之,正如孙其峰的题辞所说:“子谷先生于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尤善兰竹。”因此,本刊选发了柳子谷先生的墨竹,并请柳子谷之女柳咏絮撰写了论先生画竹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