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新转体动作训练方法 转体训练必须遵循由简到繁、从易到难、先陆后水、循序渐进的原则。具体做法是先在陆上做转体的模仿动作.建立转体的概念。初学者应从学习转体手型开始.学习转体手的用力方法,在地面上用脚后跟为轴,练习半周至多周的转体。要求动作自然连贯,一气呵成。  相似文献   

2.
要保持我国跳水项目在世界上的优势,必须发展转体动作的难度。为使更多运动员尤其是青少年能够成功顺利地掌握跳台反身转体5337D(即反身翻腾一周半转体三周半)动作,在梳理以往教学方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保留弹网保护带及陆上辅助措施,避开陆上跳板,水上一米板,三米板的诱导动作,转换成三米台、七米台的诱导动作等新的构思,使转体动作的学习过程简单化,提高学习转体过程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排球后排扣球空中击球动作的三维高速录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运用三维高速摄影方法对男子排球运动员后排扣球空中击球动作进行了三维的运动学分析,目的在于揭示击球过程中身体各环节的运动特征,结果分析表明,后排扣球空中击球动作是以躯干的转体、收腹及伸肩动作用力带动肩、肘、腕、手依次用力成鞭打动作击球的三维运动,躯干转体动作的角速度大于收腹动作角速度,转体动作在后排扣球空中击球动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要保持我国跳水项目在世界上的优势,必须发展转体动作的难度。为使更多运动员尤其是青少年能够成功顺利地掌握跳台反身转体5337D(即反身翻腾一周半转体三周半)动作,在梳理以往教学方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保留弹网保护带及陆上辅助措施,避开陆上跳板,水上一米板,三米板的诱导动作,转换成三米台、七米台的诱导动作等新的构思,使转体动作的学习过程简单化,提高学习转体过程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网球天地》2012,(6):94-106
当腰与肩作为一个整体转动45°后,接下来身体动作产生了哪些变化呢?转体动作继续,但手和手臂开始了不同的运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跳马决赛比赛动作的研究,分析新规则下世界男子跳马运动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男子跳马动作类型选择集中于前手翻类和侧手翻转体90°类;决赛两跳动作难度A分均达到7.00分;动作加难的重点在第二腾空阶段;动作难度与动作质量是制约跳马运动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龚静 《体育科技》2011,32(3):34-36
通过对我国艺术体操个人运动员在成套中采用踹燕转体动作的现状和对各省市开展踹燕转体动作进行调查,分析我国艺术体操成年运动员学习和掌握踹燕转体难度动作的情况以及阻碍我国发展此类型难度动作的原因,以期为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三维DLT研究方法对踺子类李小鹏跳和女子经常采用的尤尔钦科动作进行了解分析,得知,李小鹏动作命名的踺子上板转体180°前手翻转体900°动作,李起跳的水平速度达到5.48m/s,尤尔钦科动作为5.02m/s。李的起跳时间用了0.14s,尤尔钦科动作用了0.12s。因为有转体的原因,踏板李小鹏跳的左肩角度达到157°,而不转体的尤尔钦科动作为106°。离板瞬间重心点和起跳点连线和水平面的角度尤尔钦科动作为86°,李的角度为89°,这样力能更好地向上传递。重心最高点尤尔钦科动作为2.50m,李小鹏跳重心最高点2.91m,在这样的高度内完成了空中旋的动作。  相似文献   

9.
根据人体完成空翻动作的姿势、翻转周数、转体度数、翻转方向确定了空翻和空翻转体动作的种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初步形成了空翻和空翻转体动作较系统的理论,为教学、训练补充了空翻和空翻转体动作方面的理论内容,并为运动员选择、开发空翻和空翻转体动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b L F F 动作是目前世界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最高难度动作。通过对欧小涛、季晓鸥b L F F 动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了季晓鸥 b L F F 动作在起跳、转体时机、转体技术、动作界定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我国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学习训练该动作提供了运动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国内外跳水运动的发展非常快,在跳水比赛中不但要求动作“美、稳、准”,而且还要难度大,动作新颖。第五组动作是男子必不可少的动作之一,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这一组可以根据每个运动员的情况发展不同组别的转体。(一组好就学向前的,翻腾好就学多周兼转体等等)而在双人跳水比赛中也用得很多,因此有好的转体动作尤为重要。另外,如果转体基本功较好的话学习转体动作也比多周翻腾要相对容易。  相似文献   

12.
李巧贤 《游泳》2008,(2):29-31
臂立向后翻腾加转体类动作是05年国际新规则调整难度系数后,跳台跳水难度发展选择的一个新动向。选择这个发展方向的主要动因有三:第一、该类动作比臂立向前翻腾转体动作在学习上更容易掌握;第二、该类动作更有发展空间:第三、难度系数值大于臂立向前翻腾转体类动作。在06年上半年冠军赛中有5人比较好的掌握了6245d动作,其中广东跳水有一人掌握,说明在这类动作的发展方面,广东跳水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空间。  相似文献   

13.
艺术体操空中转体跳步难度动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 0 0 1年艺术体操世界锦标赛、2 0 0 2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的参赛选手。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研究法 ;录像统计与观察法 ;生物力学分析法。2 分析与讨论2 .1 转体跳步动作的特点及主要类型  典型的转体跳步动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整个动作在空中转体过程中完成 ;(2 )只有一个空中造型动作 ;(3)空中造型保持的时间长 ,几乎占空中转体的大部分过程 ;(4)转体的度数直接决定动作的难度和完成的质量。  主要动作类型有 :(1)无难度姿态的转体跳步动作 ;(2 )难度姿态的全身转体跳步动作 ;(3)创新姿…  相似文献   

14.
侧手翻是技巧运动中的基本动作,也是连接一些难度动作的基础动作。如侧手翻向内转体90°接(后手翻、团身后空翻、直体后空翻、直体后空翻转体360°等等)。变化练习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熟练掌握动作技术,提高推摆速度,培养学生的动作连接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将多年来在体操教学中运用的练习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观察上海女子垒球队的训练以及全国垒球联赛,再结合自身的经验,在挥击直线快球和变化球的下肢及转体动作,有许多相同点也有它们之间的区别。下面我们就具体进行分析它们的共同点与区别以及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1、挥击内角直线快球的下肢及转体动作在挥击内角直线快球的动作中,主要强调的是一个"快"字。是指腰部及下肢的蹬地转体动作要快。  相似文献   

16.
手翻屈体转体360度是女子支撑跳跃中的高难度动作之一,是近年来出现的高腾空手翻屈体腾越的进一步发展。这个动作的特点是利用高速助跑所获得的水平速度,通过起跳、推手、改变翻转半径等几个过程的合理转化,取得较高的腾空,进而利用腾起的高度及空中飞跃的速度,完成先沿身体额状轴(横轴),继沿身体垂直轴(纵轴)的手翻转体型动作。手翻屈体转体360度的技术主要有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采用录像观察、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47、48、49届体操世锦赛、18届亚运会和13届全运会的男子跳马决赛40位选手的动作类型、动作难度和完成质量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1)当今世界男子跳马选手上板多采用前手翻和侧手翻类型,踺子上板和踺子上板转体180使用低,谢尔博类型动作没有使用;第二腾空欧美主要以横轴翻转类型为主,亚洲以纵轴转体类型为主。(2)新规则下,3届体操世锦赛男子跳马平均D分接近5.6,高于亚运会、全运会选手0.2分。各国运动员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动作难度上还有一定发展空间。(3) 3届体操世锦赛优秀跳马运动员进一步完善了动作技术、空中姿势和落地稳定性,平均E分逐年提高,平均分接近9.0分,符合奥运周期规律,与亚运会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4)当前国内缺乏完成高难度6.0+6.0的拔尖型男子跳马运动员,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需加强训练与科技攻关,调整选材方法,用新发展理念审视跳马项目,取长补短,去芜存菁,助推中国男子跳马重振雄风。  相似文献   

18.
武连全 《精武》2007,(3):20-21
在《中国武术教程》中将摆腿分为左摆腿和右摆腿,其动作要领相同。其中对摆腿的动作过程是这样规定的:以右摆腿为例,体重移至左腿支撑,身体向右后转360度,随转体,上体稍侧倾。同时右腿离地,经左后向前摆起,脚面绷平,力达脚掌,目视右脚。在其它搏击项目中,以及平时的实践体会中,可以看到摆腿动作又可分为两种,这两种形式的摆腿在转体动作上相同,而在转体后摆腿动作上走了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扣脚、转体后,后腿不是摆起,而是以直线型的斜方向后蹬起腿,等后腿蹬直以后再迅速摆动并回勾小腿,回到预备式。整个动作快速连贯,转动角度足够有360度,但这种形式的摆腿力度较小。另一种是在扣脚、转体后,后腿以椭圆形弧线直腿向左后方摆起,摆动腿直接横着击向目标,摆动结束后小腿不回勾,并且摆动腿落在身体前方,整个动作杀伤力较强,转动角度小于360度,但摆动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19.
艺术体操新兴动作—空中转体跳步难度动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对转体跳步难度动作分类,并应用力学分析方法对典型动作进行技术原理分析。采用录像观察与统计,比较中外转体跳步难度动作的差异,分析国内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论是:转体跳步难度动作是跳步动作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我国转体跳步难度动作完成的成功率普遍偏低,主要存在转体不到位和空中造型控制能力差两个问题;教练员对新规则掌握不够深刻,训练中对动作的要求规格不高。  相似文献   

20.
前手翻团身转体180°接后空翻,前手翻团身前空翻转体180°或360°,前手翻屈直体转体180°接直体后空翻,是我国男子优秀体操运动员近年来在前手翻团身前空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难度跳马动作。采用前手翻来加难第二腾空的动作,有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