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时代需要创造思维我们正处在新技术革命的时代,正处在经济和教育体制急剧变革的时代,这个时代对大学教育(其中包括高等师范教育)最严峻的挑战和要求,就是要造就一代“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的人才。也就是勇于创造、富于创造、善于创造、有较高创造能力的人才。对于高等师范教育来说,要由过去  相似文献   

2.
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融于教学实践之中张晓桂王珂琦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是社会和历史赋予每个教师,尤其是高等院校(包括成人高等院校)教师的神圣使命。教师要很好地完成这一使命,就应当注意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融注于教学实...  相似文献   

3.
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历史教学必须改革,而发展智能是历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中学历史教学智能培养的任务要求包含着三个基本的层次,即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办(基础层次)特殊能力(中心层次)和创造能力(最高层次)。在历史教学中,要使智能培养任务和要求真正落实并收到高效能,就必须要处理好“双基”教学与智能培养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学“两主”作用、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和努力开辟第二课堂。  相似文献   

4.
教师素质的提高是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是宏大的系统工程,不但要有专门机构进行系统培训,还要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给以导引、培养、造就,才能建立一支合格稳定的、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一、教师素质提高的三个层面教师应当具有高尚的情操、渊博的学识、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这就制约了教师素质提高的维度。 (一)、教师素质提高的角色层面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负有特定的社会期望,体现着特定的社会行为。一个个体的人在取得了教师职业之后,还有一个不断认知、不断完  相似文献   

5.
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一个重大的任务摆到了我们的面前,那就是要建设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对我们理工科大学说来,就是要开创这样一种新局面:既能更多地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才;又能更多地拿出面向国家经济建设的科学研究成果。现在,党和国家把教育和科技事业提到了空前的重要地位,正在为我们创造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但也不可否认,为要达到上述目标,不利因素仍然不少。一是积习太深,惰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指明了方向,也是改革各科教学的指针。历史教学如何贯彻“三个面向”,加速教改步伐?我认为要做的工作很多,诸如改革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内容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等。但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应该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为此,首先要从“三个面向”的战略高度在思想认识上,在教学观上来个大的转变。因为,没有这个转变,就不会有真正的改革。一要重新认识历史教学的目的任务。当今,培养适应“四化”建设需要的创造型人才、开创未来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知识创新应用的基地,也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活动,也是时代赋予的重任.作为教师,探索改革的新路子,安插教学的成功路标,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高考命题要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历史教学的导向,适应中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同时要与当前中学课程、教材改革的要求接轨。今年的命题在上几年命题改革、遵循原则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双基”的考查,提高了能力性向鉴别的比重。 (一) 中学历史教学有三大任务,这三大任务是中学历史教育的目标。高考命题以中学历史教育的目标为基础,就会起良好的导向作用。中学历史课程、教材改革,一是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二是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三是要加强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高考命题应该充分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教育要实现“三个面向”,目的在于源源不断地造就德、才、学、识、体兼备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开创型人才。新形势对中学历史学科提出了新任务、新问题:中学历史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创造,而创造能力又绝不等同于智力。智力一般都具有内在性,它是集中思考——针对某课题给予正确回答的思考形式。近似扩散(开放)性思考——针对指定或自定的无现成答案的课题进行思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3月23日与北京大学部分师生的谈话中,强调指出:“学校要加强严格管理,教师要切实肩负起教书育人的光荣任务。”高校的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工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履行好这一神圣的职责。 (一)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人才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在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级各类教育要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培养目标。培养“四有”人才,正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这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人才模式是一致的。所谓有理想,就是要求社会主义大学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具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  相似文献   

11.
《考试》2008,(8)
作为最基础的语文教学更应该更充分地推进素质教育,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实施创新教育——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郁菊妹 《华章》2007,(1):126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社会的支持,更需要采用创新教育的改革路径.中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如果语文教学多一点培育创造力的意识和办法,学生走向社会就会多一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国家就会多一些创新人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中学历史教学要完成三项任务:传授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智能。要完成上述任务,必须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目前,各地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大家采用的教学方法虽不尽同,但各有千秋。究竟哪一种方法为好,我认为方法不应强求一律,应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包括师资力  相似文献   

14.
王旭东 《中学文科》2009,(10):20-21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应该明确:创新教育是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创新是教育的核心,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呼唤求异思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知识经济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知识创新以创新教育为保证,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造能力的核心则是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因循守旧造成的历史遗憾的沉痛教训,求异思维获得的丰硕果实的深刻启迪,迫使我们探求在教学中培养求异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既是倡导怀疑和鼓励发问,又要改革教法和更新考法,以深刻的教育思想的更新和全面的教学方法的改革,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6.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才。“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又红又专”这一主导思想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不难看出“德育”在人才培养中始终占据首要地位,切不可忽视。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思想品德课)是德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开设对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圆满实现与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无疑是一项有力措施,也是群众的一项创举,乃改革中的产物。在大学生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8.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应该明确:创新教育是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创新是教育的核心,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应该最充分地推进素质教育,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实施创新教育--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要突出以下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20.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新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的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是要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