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快乐教学就是通过师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热情。快乐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置情景,促使课堂教学情趣化,给学生以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以达到感知——理解——体验——共鸣——吸收的教学目的。那么,如何实施快乐教学呢?我总结了以下“一字经”。  相似文献   

2.
周素尾 《广西教育》2008,(34):46-46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有更多机会表现自我,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情境”教学不是目的而是寓教于乐的一种手段,“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贴近师生情感交流,加强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完整的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3.
“情境”教学不是目的而是寓教于乐的一种手段,通过“情境”教学的师生扮演角色,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贴近师生情感交流,加强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完整的人格教育。创设良好的教学场境,可使学生耳目一新、兴趣倍增。  相似文献   

4.
快乐教学的实质,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边的积极性都得到激发。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都有一种积极的情感投入,教师教得积极,学生学得投入,学生的整个精神力量都受到激发。在教学中伴随学生获得知识的是愉快的情感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枯燥,经常会使学生感到课堂乏味。因此,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是我们一直追寻的方向。而情感体验式教学恰恰为寓教于乐开辟了新的思路。“乐”并非教师单方面制造乐趣,而是学生主动体会到乐趣。“寓教于乐”的“乐”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指教师把传授的知识融入到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中;二指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掌握,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我在教人教版八年级上《心有他人天地宽》第一框题“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时做了这样的尝试,就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快乐教学就是通过师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热情。快乐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置情景,促使课堂教学情趣化,给学生以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以达到"感知—理解—体验—共鸣—吸收"的教学目的。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始终给学生营造一种快乐、轻松的氛围,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那么,英语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体会到,快乐教学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快乐教学法着眼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欢乐。一、营造和谐气氛,增进情感交流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只有师生之间民主、平等,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学生才能想学、乐学,才会对学习感兴趣。比如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用亲切的目光注视同学,学生就能从老师的目光中感受到关爱,从而充满信心上好这节课。课堂…  相似文献   

8.
初中英语教学的效果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的“情感动力”。长期以来,传统的英语教学“重智轻情”,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学效果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促进师生的情感共鸣,建立融洽亲和的师生关系,创造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使英语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一、以情促情,建立融洽亲和的师生关系教育心理学表明: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对教师言行的认同效应,从而激发学生接受教学的热情。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事实上,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  相似文献   

9.
快乐体育从方法论角度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氛围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个性,体验练习快乐;利用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心理快乐;评价体系多元化构建,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等。为学生创设多种条件,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激发学生参加体育的兴趣,让学生“想学”、“敢学”、“乐学”,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真正品尝体育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与其他教学一样,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有价值的“人际关系”,即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而在这种“人际关系”中,情感作为一种内动力,在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中占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去调动学生的情感和自己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说“教学的情感性原则”的内涵是: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并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情感品质。也就是说,情感性原则既把调动、激发学生的情感作为手段,又把培养情感特别是高级社会情感作为教学的目标。“教学的情感性原则”与苏联现代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主张的“教学的积极情感背景原则”略有不同。“积极的情感背景原则”侧重教学气氛的情感状态、学生的学习态度等“背景”方面,虽然也含有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意思,但并不突出;而“情感性原则”不仅把激发积极的情感作为教学手段,而且十分明确地把它作为教学目标要求包括到这一原则之中,在表述方面,用语也更为简洁。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开放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是形成和谐教学气氛的重要因素.教师要通过自己饱含情感的教学行为来激发并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在情感教学中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是首要因素;开展民主化的讨论方式是重要因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必要因素;科学处理教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直接因素.这样我们的教与学就会朝着和谐有效的轨道健康发展,师生也能在教学活动中感受到快乐与幸福.  相似文献   

13.
徐亚锋 《学语文》2005,(6):24-24
师生“互动合作”在语文教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师动生不动”。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内容与教学行为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实施师生互动合作的关键应该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的原则,教会学生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心理、情感体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惟其如此,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相似文献   

14.
寓教于乐激发兴趣王树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情绪去愉快地学习和思考,我尝试了“寓教于乐,激发兴趣”的快乐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通过情感诱导,以激发兴趣。诱发学生求知欲望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教师的情...  相似文献   

15.
金承男 《考试周刊》2011,(74):149-149
快乐体育是指教师正确运用适应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唤起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使他们快乐地参加体育教学,并从中享受体育的乐趣,得到全面、主动、充分、和谐发展的体育教学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体育,进行体育活动,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维持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是增强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杜蓉 《文教资料》2010,(34):66-67
快乐教学注重师生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快乐教学,能使师生关系融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促进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论师生合作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中的师生合作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情感的合作 ;二是认识的合作。师生实现情感合作的艺术是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师生实现认识合作的艺术是 :1.转变“学生观” ,把学生当作认识与活动的主体 ;2 .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 ;3.精心设计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杨娟 《黑龙江教育》2006,(10):25-26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贵在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师生问的情感共鸣。然而,政治课教学往往是单一传输,缺乏师生问的情感和知识的双向交流,导致学生“知、情、意、行”的严重脱节。本文试图寻求激发学生情感,引起师生思想共鸣的有效途径,以期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面临一系列困难,如语言自我、负面的心理因素以及滞后的教学理念等,其结果是学习者不能全面、健康发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策略,如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消除学生的心理保护屏障;激发学习兴趣,变课堂为“大熔炉”;让学生感受成功、享受成功的快乐等,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学得快乐,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一、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投入感情 感知美、体验美、表现美是新课标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讲课时,首先自己要投入,要有激情,用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影响学生情感共鸣的关键,没有情感的参与,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师生在情感上的互相沟通,会使学生的情感与认知产生“和谐共振”。如果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赏析文学作品时,自身缺乏激情,那是无法触动学生心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