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仁玕(1822—1864),号益谦,别字吉甫广东花县人,出身农民家庭.他是洪秀全的族弟,“拜上帝会”的创始人之一.1859年4月,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1864年天京陷落后,他率余部转战江浙,被俘后坚贞不屈,以文天祥自励,英勇就义.洪仁玕在其著作中,阐述了他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法律思想,内容较为广泛.法律思想是洪仁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妨略窥一斑.1、“以法制国”是洪仁玕重要的法律思想洪仁玕初到天京,正是太平天国走下坡路的时候.政治上,由于天京事变中许多重要将领遇害,石达开率精兵出走,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瓦解而无力重建.天王洪秀全心有余悸,“不信外臣,专信同姓之重”,对许多有才能的青年将领不予信任.洪姓专权,平庸无能,太平天国政权面临“朝中无将,国中无人”的局面.军事上,战场形势日趋被动,东西两线清军步步进逼,太平军穷于应付,武昌,镇江、九江等天京的屏障相继失守.面对危局,洪仁玕勇挑重任.他没有沾染皇亲国戚的那些腐败恶习,到天京后不久,他就发现天国中日益进长的朋党之弊和严重的骄奢之风,体察到奖赏惩罚制度的欠缺和混乱.他认为,要整肃恶习,必须从明正赏罚,加强法制入手.在《资政新篇》中,他举了许多古今中外“以法治国”的事例,特别是探究了英、法、美、俄、德、日、土耳其等国的  相似文献   

2.
忠王李秀成是一八五六年天京事变之后,太平天国革命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阶段后,出现的优秀领导人.在他率军攻略苏杭,占领常州,嘉兴,兵锋直指上海时,便直接地与外国侵略者在华的势力发生冲突.如果说一八六○年以前,李秀成对外国侵略者的认识仅仅是间接的话,那么一八六○年以后,对外国侵略者的认识则是比较直接的了.  相似文献   

3.
冯玉祥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是冯玉祥将军在1936年12月13日致张学良“元电”中,最先提出放蒋即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四项主张,这是冯玉祥自“九一八”事变后爱国主义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的大局出发,审时度势,顺时应变,不断地调整改变对蒋的方针政策,促成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八一宣言》发表前——“反蒋抗日”;《八一宣言》发表到1936年《五五通电》发表前——“抗日反蒋”;《五五通电》到1936年底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西安事变以后——“联蒋抗日”。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干部学校,1936年6月1日在陕北瓦窑堡成立(当时仍沿用江西时代“红军大学”的名称).后来迁到保安.1937年1月迁到延安.芦沟桥“七·七”事变后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毛泽东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林彪任校长,罗瑞卿任副校长.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在战略上是正确的 ,主要取决于太平军攻克南京后国内敌我斗争的形势。由定都天京而造成的消极影响虽存在 ,但不能由此否定定都天京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7.
本来,“遣言”是为了“表意”。但是,常言道:“意在言外”。苏东坡有句有名的话说:“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言”和“意”又相统一、又相矛盾的一种辩证关系。“言”和“意”的矛盾,还表现为:相反相成。  相似文献   

8.
西安事变中的史沫特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事变前后,有不少国际友人来到西安。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大多是新闻记者,亦有其他职业人士。他们都怀着对中国人民、中国革命一颗赤诚的心,投身于斗争的行列,史沫持莱就是其中贡献最大的一位。艾格泥丝·史沫特莱(1894年—1950年)美国人。早年在美国和德国曾从事印度民族革命运动,1928年底以德国《法兰克福日报》记者的身份来华。是西安事变期间唯一一直接在西安的外籍记者。她亲身经历和目睹了西安事变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参加了一系列重要活动。她是“历史演变的见证人”,主持对外英语广播,第一个  相似文献   

9.
“人生之路,始于孩提”,如何让孩子茁壮成长,一直是人类社会一个重要而且关键的问题。 前段时间,“减负”成为各类新闻媒体争相报导的热门话题,家长都有各自形形色色的想法;另一方面,近几年“提高综合素质”这一观点也在不断升温。这两者之间似乎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矛盾。且不管“减负”是对是错,与“提高综合素质”是否矛盾,“如何教育、培养孩子才能使孩子更好地成长”已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0.
关于“矛盾法则”的几点思考李荣光“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①。对于这一法则,经典著作家们已经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哲学界也有较多的研究,本文也就这一法则谈几点新的思考,以求教于方家、同仁。一关于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相似文献   

11.
一、听课实录(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导入1.多媒体展示老年张学良照片和“江泽民发给张学良家属的唁电”。教师朗读并解释唁电中“彪炳青史”的意思。(评析:用学生非常熟悉且具有特殊身份的江泽民主席来导出张学良这个重要人物,从而引出他为国家做出的彪炳青史的事件,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了更大的求知欲,通过补充内容,使学生对张学良有全面的了解———形式上完成全国统一;发动西安事变,使全民族抗战出现转折。并对爱国之举“西安事变”做了铺垫。)那么西安事变究竟如何爆发的呢?那就让我们从“九·一八事变”说起(评析:利用张学良…  相似文献   

12.
道尔顿原子论存在着一个自身不能克服的矛盾,即道尔顿把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这一理论自身的矛盾之外化,导致产生了“半个原子”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坎尼扎罗完成的科学的原子-分子理论。分子理论。通过对“半个原子”矛盾的形成、提出和克服过程的历史考察,头绪出了科学发展的规律性结论。  相似文献   

13.
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师范专科学校一般都选用本科院校的教材,从而出现了教材内容多同学制短、课时少的矛盾.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大多数人走的是搞师专统编教材的路子.这种作法的优点是统一要求、讲授方便.缺点是选择余地少,不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我们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从教学改革入手,摸索出“讲二、读一、考三”的教学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以较少的时数完成了较大的教学工作量,加强了基础,培养了学生的读书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乾元二年秋,杜甫弃官而去,走上了“迹江湖而心系魏阙”的人生之路。此后,他又陷入了“民胞物与”的集体情感与“独往高蹈”的个体生命的冲突之中。这一冲突使他既难安于“隐”又惮于入仕,最终导致了他“兼济”未成,“独往”亦未成的生命悲剧。造成这一悲剧心态的最深沉的文化原因,是他对“真情”和“真性”都采取了真挚、执着的态度,而“真情”和“真性”在封建文化体系中从来就是一对互相对立,矛盾的人性论范畴。  相似文献   

15.
如何正确地看待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论中争论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本文试从“教”与“学”这对矛盾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具体表现和变化,提出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辨证地看待这一问题,分析了教师在初等、中等以及大学基础教育阶段起决定性的主导作用,而在大学本科教育后期和研究生教育阶段则只能起次要的指导性作用。进而对“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说法提出了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进行的一次全民族的战争。本文拟就此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功绩及其重大意义作一历史回顾和评析。 一 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进行全民族战争的必要条件,经历了一个长期的酝酿和发展过程。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日矛盾激化。到了1935年的华北事变,日本把中国变为它独占的殖民地的野心更加暴露,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我国的主要矛盾。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已成为中国人民的首要任务,这是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面对市场经济,成人高校毕业生中“有效”的“供不应求”和“无效”的“供大于求”这一矛盾日益突出。成人高校的改革更应注意教育质量和人才素质的提高。使教学、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最终为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这将是21世纪成人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政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历史过程 ,在计划与市场这一表层矛盾的背后是旧的意识形态和新的历史实践以及政治和经济的冲突。斯大林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实质上是这些矛盾自身运动的历史产物 ,这一理论为苏联从新经济政策向计划经济的转变提供了两个历史前提 ,即民族主义的发展目标和集中政治发展的驱动。梳理新经济政策的内在矛盾及其在苏联计划经济确立中的作用 ,对于加深计划经济这一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平台的历史内涵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五六年九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接着指出:“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  相似文献   

20.
“备经丧乱”的政治家在我国封建社会的长河上,由“大乱”到“大治”的历史时期是很值得研究的。唐初“贞观之治”就是一个典型。大凡论“贞观之治”的,无不赞扬唐太宗的历史功绩。这无疑是应该的。然而,还要讲一讲魏征那样杰出的辅弼重臣,因为他们的卓著政绩是交相辉映的。魏征,字玄成,周静帝大象二年庚子,生于襄国郡钜鹿县,①卒于贞观十七年正月。据说,家境孤贫,通晓书术,三十五六岁前是默默无闻的。而魏征的后半生,则经历了隋末“丧乱”和唐初“大治”两个阶段。“隋乱,诡为道士”。②澎湃汹涌的农民起义怒涛,把这位属意纵横之士卷了进去。正如魏征在《述怀》诗中所说:“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③他曾两次投身于农民军的行伍:先是在李密的瓦岗军里,呆了近一年,十次向李密献计,表明了他的“奇谋深策”。后又在窦建德的起义军里被拜起居舍人,度过了近一年半的光阴。他还两次归于李唐王朝,充当李建成的幕僚,出谋划策,达五年之久;迟至“玄武门事变”后,才与唐太宗结交。这样曲折而复杂的经历,在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