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这说明,新闻必须以事实为依据,钉是钉,铆是铆,对事实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减小,否则与新闻是相悖相克的。 那么,在新闻写作中能不能运用夸张手法呢? 这,也是当前新闻工作者在探讨新闻写作技巧中,最有争议的话题。 但,事实胜于雄辨。1949年2月,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的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就有过这样的描写——  相似文献   

2.
对比在文学刨作、电影艺术中是一种很重要的表现手法。比如,电影《人生》巧珍“结婚”这场戏,表面欢乐的气氛越是渲染得厉害,越是衬托出人物的悲痛心情。《高山下的花环》之所以能调动起人们心中的激情,其中不少也得力于那些今昔、明暗、悲喜交错的对比镜头。新闻写作是否也可借鉴呢?应该说是可以的。请看:合众国际社记者迈克尔·罗斯,去年3月发的一篇有关上海业余作曲者金苗岭的报道,全文不长,只有几百字,然而,记者始终在正反两面不同的文字色彩中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作风与品格。  相似文献   

3.
4.
在新闻写作中引用文学手法,似乎已不是新鲜话题。早在20多年前,新闻界前辈、原新华社社长穆青就曾提出:我们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掏应向自由活泼的散文式方向发展,改变那种沉重死板的形式,而代之以清新明快的写法。在写作实践中,许多前辈已作了大胆的尝试,写就了一篇篇名作。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新闻实践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化,文学手法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新闻”概念提出的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社会新闻在各种媒体上一直蓬勃繁荣。“三贴近”为社会新闻的出现提供了理论背景;而社会新闻能使读者产生审美愉悦的报道形式,无疑是快节奏社会和媒介激烈竞争时代的“妙笔”。作为拥有60多年历史的全国地市级党报20强之一,《丹东日报》在这场百花齐放的“竞艳”中,其社会新闻写作中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表现不俗。  相似文献   

6.
重复手法常见于文学作品,有一唱三叹之功效。广播是以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在广播新闻的写作中,适当运用重复手法,对提高听众的收听效果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外优秀的新闻记者,常把通感手法移植于新闻写作,增加报道的形象性和立体感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人们了解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新闻报道也越来越多元化,读者对新闻报道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一篇好的新闻报道,不仅能言简意赅介绍新闻事件,还会运用恰当的文学手法进行润色,凸显出不同类型新闻稿件的特色,提升新闻稿件立意,树立鲜明的新闻稿件冈格。新闻工作者在新闻稿写作中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新闻稿件,优化新闻稿写作结构;根据新闻报道特色.  相似文献   

9.
新闻写作和文学写作的特点分析 新闻注重整合信息,文学注重艺术 新闻写作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除了兼具文学写作优美、严谨和审美特殊性,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殊性.文学写作是以艺术为本质,创作者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审美体验和文化素养等进行写作,而新闻写作则是以信息为本质,讲解写实性,要对客观存在的新闻事件进行美化,真实反映新闻...  相似文献   

10.
漫议通感和移情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感--耳中见色,眼里闻声 自从钱钟书的著名论文<通感考>发表以来,通感已经成了人们熟知的术语.在文学中的通感手法随处可见,最脍炙人口的当数自居易的"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于声息乐止之后突然爆发的最后一缕琵琶声,如同银瓶乍破般清脆,如水浆之冲激声,铁骑刀枪之铿锵高亢,这样的声音,无法让不在现场的人听到,所以用文字来描绘视觉形象,勾起人的听觉联想,以此作为弥补.这种音如流珠的"目听式"作法古人久已有之.所谓目听,就是不从听觉感受上描写声音,而是由听觉转化为视觉构图,耳中见色、眼里闻声,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目听的心理基础就是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通感功能.钱钟书在<管锥编·大音希声>中也指出,通感这种修辞手法就是"以耳识幻感补益眼识实感."<庄子·人间世>说:"耳目内通而外于心智",这种耳目内通而心无挂碍的心理状态,即是指的通感心理功能.也就是<文心雕龙·比兴>中说的"以声比心","以响比辩"和"以容比物"的审美方式的恰当例证.新闻写作深深地植根于古典文学的沃壤,对古典文学的吸收、借鉴也应该包括对通感手法的自觉运用.  相似文献   

11.
“陌生化”艺术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用得较多。它通过艺术变形使文学形象更加生动,使作品更具艺术张力,从而更加吸引读者,这已是文学界的共识。但是,尽管“陌生化”艺术手法实际上已在新闻写作中运用,而新闻教科书和新闻论著中却少有涉及。因此探讨一下“陌生化”艺术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对丰富新闻写作理论和增强新闻写作手段都很有必要。“陌生化”唤醒读者的“新”感觉 新闻要新,人人皆知。一篇新闻作品是否新鲜,当然首先取决于作品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但是对读者来说,评价新闻是  相似文献   

12.
黄挺 《新闻知识》2002,(4):34-36
通感——耳中见色,眼里闻声自从钱钟书的著名论文通感已经成了人们熟知的术语。在文学中的通感手法随处可见,最脍炙人口的当数白居易的“银瓶乍破如水浆之冲激声,铁骑刀枪之铿锵高亢,这样的声音,无法让不在现场的人听到,所以用文字来描绘视觉形象,勾起人的听觉联想,以此作为弥补。这种音如作法古人久已有之。所谓目听,就是不从听觉感受上描写声音,而是由听觉转化为视觉构图,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目听的心理基础就是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通·大音希声》中也指出,实感。”《庄子·人间世》“耳目内通而外于心智”,这种耳目内通…  相似文献   

13.
14.
虽然文学写作和新闻写作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在撰写新闻稿的时候,适当地采用文学的写作手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闻的可读性、趣味性,而且文学和新闻之间的渊源也非常深,同时存在一定的关联。笔者针对文学写作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广大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杨天美 《新闻窗》2013,(1):25-26
通讯的特点一是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二是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切,情景交融;三是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采用多种写作手法的空间,而比较手法则是通讯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16.
17.
说话或写文章,故意扩大或者缩小人和事物的原样儿,来强调其某种特征,这种修辞方法叫做夸张。 在新闻标题制作中恰当地运用夸张,可以更好地抒发情感,表达爱憎,增强新闻标题的感染力。比如《羊城晚报》(1990年7月20日)消息标题: 广州橡胶六厂八百工人 盼喝自来水盼到“颈都长” 盼喝自来水盼到“颈都长”——这生动形象的夸张手法,仿佛使读者看到了八百名工人伸长了脖子等水喝的情景。地处广州西郊横沙岛的广州橡胶六厂,由于多年供水管网不通,八百多名职工喝珠江的混水喝了二十年。一九八九年,自来水干线修到厂门  相似文献   

18.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是“真”和“短”,而学会运用白描手法正是走向“真”和“短”的捷径。所以,要想写出符合“规范”的新闻作品,就应当掌握白描这一写作技法。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即着重于人和物外部轮廓的描绘,赋形呈意,不着色彩,不设背景。后来将其借用到写作上来,成为一种描写人物或景物的技法。这种技法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质朴实在。它不施浓墨重彩,不加烘托渲染,更不用曲笔和陪衬,而是以叙述的语言进行单一描写。这样,  相似文献   

19.
袁颖 《新闻窗》2014,(4):17-18
“以真实为生命的新闻报道能运用文学手法吗?”这个问题,自从新闻报道产生的那天起,就一直困挠着人们特别是新闻从业人员,其引起的争议一直没有平息过,反对者和赞成者的队伍壁垒分明,谁也说服不了谁。  相似文献   

20.
幽默是一种美,一种智慧。运用幽默手法写新闻,不仅能使新闻作品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而且还能给读者以思索、回味的余地,使读者受到教益,得到美的满足。如何在新闻写作中运用幽默呢? 善于捕捉新闻事实和新闻事件本身具有的幽默感,使新闻作品幽默起来。比如,晚报登载过这样一则消息:1987年5月,张爱萍同志出国访问。途经开罗,参观苏伊士运河。午餐时,张爱萍同志要新华社记者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