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与鉴赏》2007,(12):34-35,72
上谓太子少师萧璃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相似文献   

2.
贞观文学未能伴随政治、经济的发展而达到一个高度。唐太宗的诗文创作,与其文学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偏离,其"雅正"文学思想、帝王的宫廷生活以及太宗自身即创作主体的矛盾,是造成这种偏离及其创作未能突破前人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3.
唐太宗不仅是唐代最有作为的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皇帝之一。他的“国以人兴,政以才治”这种卓越的、超前的人才观铸就了贞观盛世。本文主要从唐太宗人才观的特点进行了分析。1.求贤若渴,具有十分强烈的危机意识;2.唯才是举,具有辩证统一的识人标准;3.不拘一格,具有海纳百川的容人之量;4.合理搭配,具有注重发挥整体效能的用人之术。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文学史上对唐太宗的评论有失公允。这里概括地论述唐太宗的文学思想 ,指出太宗主张文质并重 ,既重视文学的政教作用 ,又关注文学的艺术特点 ,主张“师古”、“劝诫”、“雅志”、“切直” ,倡导南方“清绮”与北方“贞刚”相融合的美学理想 ,对初唐文学产生积极的重要影响 ,应予以进一步的重视和新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唐代北方有浓厚的尚武风气,这不仅是因为北方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尚武传统的延续,同时也是唐代边塞形势和时代化的反映。诗人受尚武风气熏陶,投笔从戎,走向边塞,又在强化着尚武精神,对其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唐太宗是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在位间,取得了为后世瞩目的成就,达到了封建王朝的顶峰。作为一名统治者,唐太宗是优秀的,然而作为父亲,从贞观朝皇子们的教育成果看,他并不成功。文章以太宗的皇子们为对象,分别对太宗为教育皇子们而设置的机构、配备的师傅、内容、教育的结果和失败的原因等做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但由于众皇子情况纷繁复杂,文章采取个案研究的方式,分为三大部分:太宗诸子简介、太宗皇子教育、太宗皇子教育评价。  相似文献   

7.
论唐太宗的法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他开创并奠定了唐代近300年的帝业,承前启后,影响深远。他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鉴历代之兴衰,惩隋亡之弊政,即“以古为镜”,尽管这是一个史家注目的课题,但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评论都显得不够。本文依次论述了唐太宗为什么“以古为镜”,怎样以古为镜,在结论部分又进一步作了评述,指明其局限性,并肯定了他“以古为镜”的成功及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人问题,历来是一个关系到政权存亡、国家盛衰的重大问题。唐太和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及取了历代特别是亡隋在用人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制定 了条正确的用人路线,推行了一整套颇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用人政策,使一大批人才集中到他的摩下,跟他一道“同治乱,共安危”,同心同德,共同开创了备受后人交口称赞的“贞观之治”时代。唐太宗的用人之道很值得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张佳 《大中专文苑》2009,(10):73-73
唐太宗当上皇帝后不久,就有人投其所好,给他进献了一张弓。能用来送人的东西肯定是好东西,何况是送给皇帝的。唐太宗试了试也认为这张弓是张强弓,非常好。在高兴之余,唐太宗拿着这张弓向宫中的弓匠炫耀。弓匠把这张弓认认真真地察看了一番后说:“这弓不是张好弓,因为它用的材料不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1.
唐太宗新论     
"唐太宗新论"一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与论证:一、唐太宗比秦始皇等历代封建皇帝的历史地位高得多;二、唐太宗比历代一些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更适宜于做皇帝;三、"贞观之治"的出现在当时封建统治者这一阶层来说主要是唐太宗的功劳。  相似文献   

12.
南北朝边塞诗管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边塞诗盛于唐朝,就其发展渊源来看,南北朝诗歌中有关边塞内容的诗歌对唐代过塞诗歌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南北湖边塞诗歌的内容与艺术手法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唐代边塞诗歌的影响与传承。  相似文献   

13.
唐太宗是一位有才干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清本《全唐诗》存太宗诗九十八首,在数量和质量上是唐朝其他帝王所无与伦比的,跟同时代诗人比也居于前列。太宗诗题材内容丰富,他的政治咏怀诗总结历史,展望未来,反省自身,抒写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唐太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毗陵诗派是由清代常州诗人群体组成的地域性诗歌流派.这一诗派的诗人创作了许多杰出的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描写的地域很广,涉及西域、西南、塞北及东南海防;除描写边塞风景外,更注重边塞风情;关注民生,反映的思想感情比较真实;诗歌务实而有理趣,为清代边塞诗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羌笛是唐代边塞诗中重要的情结意象,在汉代典籍中,羌笛与节日聚会相联系,是丰收的象征。在唐代边塞诗中,文人闻笛写征思,将对边关的感受投射于羌笛,使羌笛在表情达意上具有了悲凉的象征意蕴,成为征人戍边思乡的象征符号。本文从羌笛意象的生成、羌笛所承载的愁思情结和羌笛之于边塞诗的文化考量三个层面,探讨唐代边塞诗词中的羌笛意象。  相似文献   

16.
岳纯之 《历史教学》2003,79(4):30-33
唐太宗虽曾颁布重修<晋书>诏,但他本人与重修<晋书>活动的发起并无特殊关系.唐太宗为<晋书>的<高祖宣帝纪>、<世祖武帝纪>、<陆机、陆云传>和<王羲之传>撰作史论,有的出于其晚年的政治焦虑,有的则出于其个人的兴趣爱好,但无论出于什么缘故,都不应将之当成重修<晋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史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是唐代文学发展史特别是唐诗发展史上重要的诗人.他们开拓前代诗歌题材,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在边塞这一题材上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全面真实的展现自我、展现社会生活.他们的创作带来了边塞诗的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8.
史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是唐代文学发展史特别是唐诗发展史上重要的诗人。他们开拓前代诗歌题材,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在边塞这一题材上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全面真实的展现自我、展现社会生活。他们的创作带来了边塞诗的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9.
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广开谏言渠道,他将大臣们各自的特长发挥得淋淋尽致,创下贞观盛世。贞观之治不仅是封建社会中华文明政治实践前所未有的最高峰,国家政治相对高效、廉洁、清明,具有良好的信誉和执行力,更是将中华文明核心作用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20.
高适曾多年与劳动人民为伍,过着“躬耕鱼垅、浪迹渔樵”的生活,对劳动人民富有同情心,成为他立志报国的思想基础。他怀着远大理想和抱负,在诗里抒发爱国守边的感情,描写维护和平、保卫边疆,反对滥用武力的思想。有对战争激烈场景的刻画,又有描述对战士的同情、凯旋的欢娱、人民的安居乐业及对长期和平的向往。他的诗情景交融,为我们展示出边塞风光的雄奇壮丽和边民生活的独特风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