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认识论视野下反思科学课程,就是对科学知识来源的重新审视和再思考。课程观是人们对课程本质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对科学知识来源的不同回答,会导致不同的课程观,进而影响着对科学的教学方式。本文尝试以不同认识论中对科学知识来源的不同回答为线索,阐述科学课程观的演进,并进一步说明在科学教育改革中,必须重建我们的科学课程观。  相似文献   

2.
课程史学研究在课程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美国教育学家波克维茨的社会认识论将历史化和问题化引入课程史研究,开辟出课程史学研究的新理路。社会认识论强调知识内嵌社会性并与权力融合共生,它是一种研究方法论,关注理性系统。社会认识论将学校教育知识视为一种与权力有关的社会实践,从社会学的角度反思当前课程理论和实践中各种话语的历史形成过程,并剖析背后的权力运作。以社会认识论为基础,课程史学研究新理路涵盖了五个逻辑转向:从主权权力观转向生产性权力观的核心理念、从主体中心化转向主体去中心化的关键焦点、从地理空间转向文化场域的限定视角、从线性进步转向间断变革的历史时间观、从编年史转向当下历史的研究范式。新理路揭示了历史的织造特性,填补了传统批判教育研究的不足,审思了课程改革研究,界定了课程史研究者的新角色。  相似文献   

3.
80年代,美国教育界掀起了一场大辩论,而课程问题是这场教育大辩论的核心。课程领域的争论常常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只有在课程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才能把握住今日课程改革的动向。为此,本文试图从本世纪美国课程观的演变为线索探讨一下80年代课程改革的渊源、性质和趋势。一、美国四种主要的课程观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是人们对课程进行的根本性改造,因此必然会涉及与课程密切相关的人的知识观、教育观和人性观的重大变化.当代知识观突破了以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为逻辑支点的传统课程认识论,并确立了以生成性思维为逻辑支点的新的课程认识论,这种新的课程认识论不但要求加强课程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和拓展课程的建构过程,而且主张课程改革的运行机制建设,要为课程管理向自主组织方向迈进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代较有影响力的一种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它在认识论、学生观、教学观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对实施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就建构主义学习观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和启示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郭丽 《教育导刊》2004,(5):26-28
随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蓬勃发展,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以及教学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建构主义从多视点对传统认识论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学习的独特的理论体系。不管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实践的角度,这一理论体系都对幼儿教育具有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7.
课程实施取向是人们基于不同的课程观、变革观、知识观等思想观念而形成的对课程实施的总体认识,表现为人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不同倾向.本文将通过分析两种课程实施取向理论,以及我国新课程实施的策略,明确新课程实施的取向要求,包括课程实施研究和课程实施实践两方面.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一生从事教育活动以及教育理论的著述研究,对美国乃至世界现代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瑞吉欧教育体系就是其中的例证之一。杜威教育思想对瑞吉欧课程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课程原则观、课程目标观和课程模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课程的变革与哲学有着天然的血肉关系。在特定历史时期进行的课程改革必然要受当时哲学思潮的影响,反映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哲学理念,受哲学观的引导与支配。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观的变迁体现着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对哲学精神的向往、对教育价值的追求。为此,应追溯哲学与课程的历史渊源,探讨哲学对课程生存与发展之意义与价值;阐释学科中心课程观、儿童中心课程观以及社会中心课程观三种有代表性的课程观中所体现出来的哲学理念,使哲学思想在具体课程领域的体现得以明晰化。  相似文献   

10.
当前整个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多元智能视野下的教学思想秉持一种乐观的学生观、个性化的课程观以及"对症下药"式的教学观和多元化的评价观。本文对高校篮球课教学中应用多元智力理论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及其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后现代课程观是一种多元的课程观,它力图构建一种新的课程观来摆脱现代主义教育所存在的弊端,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在对课程本质、教师角色、课程内容及课程评价方面有着独特的认识。后现代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后现代教育思想也不能盲目进行引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与教学价值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性学习带来的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而具有着课程与教学整合视角的深层意蕴。在课程领域,表现为课程本质观的更新、课程研究领域的拓展、课程开发主体的重建及课程教学形式的创新;在教学领域,通过对传统教学认识论的反动建构着新的教学观;研究性学习更从实践层面为整合态的课程教学的生成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3.
课程知识观是课程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也是常规课程范式的重要构件。重建课程知识观的努力关键在于确立新的逻辑起点并得到相应知识理论关照。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一方面帮助人们进一步认清了传统课程知识观的局限,另一方面也为课程知识观重建提供了新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4.
一西方学习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哲学背景,因为学习理论同哲学中的认识论有密切的关系。学习理论和认识论的关系就象过程和它的结果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最初对学习问题的探讨还是从认识论这个哲学问题中获得动力的。认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人的知识是怎样产生的?经验与脑的组织之间的关系如何?哲学家对这些问题历来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即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而这两种观点极大地影响着心理科学中学习问题的研究及其理论问题的概括。  相似文献   

15.
论课程观的转型及其对新课改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课程观往往隐含着不同的课程思维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们对那些重要的实质性课程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传统课程观和现代课程观之间具有四方面的差异。课程观的转型,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产生重要影响。实现课程观的转型,是贯彻新课改精神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引进"范式"理论,围绕"范式"内在的核心问题、学术主张、团体互动、社会条件等要素刻画了当代美国课程统整的研究图景,析取了其内在的理论资源。研究发现,当代美国学校课程统整范式是专业学术团体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围绕领域核心命题不断互动、交流的产物。根据逻辑基础和功能旨趣不同,当代美国课程统整研究分化出了"知识—效率""自我—发展""社会—理解"三种范式。这三种范式肩负着各自不同的使命,相互争斗又彼此融合。批判吸收美国课程统整的理论资源,要正视课程统整实践的复杂性、多样性与特殊性,摒弃范式之争,树立综合性的课程统整观。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课程观是在对前现代课程观的追溯和现代主义课程观的批判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当我们深入这一理论领域便可感受到,从这种看待世界与教育的方式中,能够产生一种对未来世界和未来教育充满激情的、富有积极意义的探索和创造。特别是美国课程理论家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充满着创新性、发展性的活力。对之加以解读和分析,有助于我们建立课程新视野,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促进课程改革和发展。一、设计后现代课程的“四R”标准与现代课程设计所遵循的泰勒原理不同,多尔提出了设计后现代课程的“四R”标准——一种形成…  相似文献   

18.
现代西方哲学三种活动观述评张吉维(内蒙古大学哲学系)关键词:现代西方哲学活动观詹姆士弗洛依德萨特述评活动问题远非哲学研究中的新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但是在现代条件下,由于心理学、认识论的发展,由于揭示出社会实践的新侧面,由于对人的哲学分析的...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实践观是科学实践哲学所倡导的一种有关实践在科学研究中的卓越作用和基础性地位的观念。科学实践哲学的核心论题不仅仅在于提出一种新的科学观,更在于引导人们规范地去理解作为实践的科学。这里的规范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构成性、动态性和介入性。科学实践观为全面认识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行为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有助于人们重新审视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行为。  相似文献   

20.
在课程论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上,代表认为:对课程本质的再认识,是课程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课程论的学科性质、功用和价值取向需要同时关注两方面的需求,既能科学分析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又能切实有效地解决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课程研究和教学研究作为一种理性认识形态,课程论和教学论作为知识形态,两者之间倒是可以用“整合”一词。在课程设计方面,代表们提出两种设计观,即体现课程根本属性的课程设计观和校本化的课程设计观。课程实施在内涵和外延上比教学宽泛,课程实施受课程制度和课程意识等隐性因素影响,课程实施不应在一种取向下探讨不同取向的课程实施问题,重要的是要依据“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并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标准来对课程实施进行价值判断。针对课程评价存在的现状和问题,课程评价研究者和实践者需要进一步做好理论研究、加强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评价、制订有效的课程评价标准、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以及加强对话和协商等工作。在教师专业发展上,要理性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积极深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科学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