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所选的《五人墓碑记》是《古文观止》的压卷之作。吴楚材评价此文:“议论随叙事而入,感慨淋漓,激昂尽致。当与史公伯夷、屈原并垂不朽。”此文与二般墓碑记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有着浓郁的政治色彩。文章以明末苏州人民不畏强暴,奋起反抗阉党残酷统治的斗争画卷为大背景,  相似文献   

2.
歌颂平民抗暴斗争的《五人墓碑记》选材严谨,主题开掘深透,落笔纵横而又层次井然。 从什么入手才能精当扼要地讲好这篇课文呢?刘勰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文心雕龙·知音》)这里强调的“入情”、“沿波”与叶圣陶先生说的“作者思有路,入路识斯真”大体相通,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明末复社首领、著名文学家张溥写的《五人墓碑记》,它记述和颂扬了明末为反对“东厂”特务迫害东林党人周顺昌而仗义捐躯的五义士事迹。 五义士仗义捐躯,在当时轰动一时,人称“五人义”,是苏州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市民抗暴斗争。 明朝天启(明熹宗)年间,以太监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把持朝政,贪赃枉法,残害百姓。魏忠贤利用手中掌握的“东厂”特务,专门迫害正直人士,血腥镇压主张改革弊政、整肃吏  相似文献   

4.
川南少数民族僰人,为反抗明王朝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进行英勇的斗争,在我国少数民族反抗封建王朝的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有不少诗人写过咏五人墓的诗,仅笔者见到的就有以下12首:明林云凤五律《五人墓》、清陆次云五绝《五人墓》、清桑调元五律《五人墓》、清张进五律《五人墓》、清孔传铎五律《半塘吊五人墓》、清蒋士铨七绝《五人墓》、清彭定求七律《五人墓》、清林明伦七古《吊五人墓》、清杨素蕴五古《过虎丘奠五人墓作》、清邵长蘅七古《五人墓行》、清舒位《虎丘竹枝词》、清陈维  相似文献   

6.
最近选入高中语文第二册的张溥写的《五人墓碑记》是一篇好文章。它激情洋溢,叙述议论结合得很好,是对明朝末年苏州市民一次大规模的反抗宦官及其鹰犬的正义斗争的颂歌,正如《古文观止》所评:“议论随叙事而入,感慨淋漓,激昂尽致。当与史公伯夷、屈原二传,并垂不朽。”我幼年曾读过这篇文章,现在因备课又反复诵读玩味,偶有所得,抄供通人是正。 (一) 作者以一个“义”字贯串全文。俗语说,开宗明义。此文开头的确写的是一个“义”字。试看“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指明  相似文献   

7.
有明一代,川南少数民族僰人(又称“都掌蛮”、“都掌人”),为反抗明王朝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曾一再掀起声势浩大、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在我国少数民族反抗封建王朝的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本文拟依据史料,对川南地区的这场僰人反明斗争作一简要介绍。 先秦之时,在川南一带活动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僰人。《华阳国志》卷3《蜀志》曰:“僰道县在南安四百里,距郡百里,高后六年城之,治马湖江会,水通越 ,本有僰人,故秦纪言僰僮之富。”又《史记·西南夷列传》载:“取其作马、僰僮。”张守节正义:“今益州南,戌州北,临大江,古…  相似文献   

8.
川南僰人反明斗争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明一代,川南少数民族僰人(又称“都掌蛮”、“都掌人”),为反抗明王朝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曾一再掀起声势浩大、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在我国少数民族反抗封建王朝的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本拟依据史料,对川南地区的这场僰人反明斗争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作者张溥(1602~1641年),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他是明末爱国的文学社团“应社”、“复社”的创始人和领袖。为人崇尚气节,富于正义感,对于贵族阉党的特务统治深为不满,排击甚力。“复社”以复兴古学,务为有用相号召,与当时的政治斗争结合,实质上是东林党人同阉党斗争的继续。他强调“居今之世”必须“为今之言”,即提倡古学为现实服务。写过不少抨击时政的文章,内容充实,风格质朴。所著有《七录斋诗文合集》、《七录斋近集》、《诗经注疏大全合纂》、《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等。本文选自《七录斋集》。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所表现的“拥刘反曹”思想倾向,一直有人不加分析地笼统地冠以“封建正统思想”而加否定。其实,这种“拥刘反曹”的思想,是三国故事长期在民间流传与演进和《三国志演义》日臻完善的过程中,伴随着我国内部反抗民族压迫的抗暴御侮的斗争而逐步萌生、发展、形成和强化起来的,而且这种思想曾在这些伟大斗争中起过积极作用,不应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11.
一、一条不尽妥贴的注释课文第二自然段在写了一个月中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草野之无闻者“死而湮没不足道”之后写道 :“独五人之 ,何也?”课本对“何也”作了注释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赞美。下文‘亦曷故哉’笔法相同。”应该说 ,这一解说是未尽妥贴的 ,因为这里并非反问 ,而是疑问。作者用“何也” ,旨在引人深思 ,启发读者思考“独五人之”的原因 ,即突出五人“激于义而死”的斗争精神。二、一种应予更正的提法多次运用对比的写法 ,是《五人墓碑记》的显著特点之一。一般认为该文用了三处对比 ,事实上 ,该文中的对比有四处 :第一处…  相似文献   

12.
《五人墓碑记》是明末散文家张溥的名篇,被选入现行高中和中师语文教材。文章针对当时朝野上下的政治斗争,记叙、赞颂了颜佩韦等五义士不畏强暴,“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正义行为和高尚精神,笔势纵横,感情充溢,富于感染力。然而这篇纪实性的碑记在叙事上有两处  相似文献   

13.
《五人墓碑记》为张溥所作。作者为明末五位反抗暴政的老百姓作记旌表。死者激于义,明死生之大有重于社稷,慷慨就义;作者不畏强豪,慷慨为文,赞良善、斥阉党、讥显贵,亦激于义。如今读来还有许多教益。张溥(1602——1640)字天如,号西铭,明末江苏太仓(今江苏省太仓县)人。崇祯四年进士,授庶吉士,一生好学,名重一时,与同邑张采齐名,世称“娄东二张”。他于明熹宗天启末年发起组织“复社”,成为该社的杰出领袖。后被魏忠贤余党构陷,死于  相似文献   

14.
《五人墓碑记》中“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之“傫然”一词,解释纷然杂呈,似乎确诂难定。《古文观止》二吴的夹注谓“傫”字的“音义同垒”。——这也许就是一系列误释的根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诠注“傫然”为“相并相集貌”。沈蘅仲编著的《知困录——中学文言文备课札记》则依就课本的注释,一气辑录了五种解释。它们是:一,“聚集的样子”;二,“重叠相连的样子”;三,“依次重叠相连貌”;四,“凭高聚立貌”;五,“颓丧貌,此指无声息、无知觉。”之后,作者又胪列了《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等三家大型辞典的释例。最后,作者取悦其所辑之第三种解说,曰:“故释为‘依次重叠相连之貌’为宜。”此外,还有释为“堆积的样子”的(见《古文观止·续古文观止鉴赏辞典》),还有释为身体被  相似文献   

15.
《五入墓碑记》的作者张溥(公元1602—1641年),明宋江苏太仓人。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他是爱国社团复社的创始人和领导者。为人崇尚气节,富于正义感。在文学上,他针对明末文人空疏不学的弊病,主张为现实斗争服务,写过不少抨击时政的文章,内容充实,风格质朴。明朝末年,大官僚、大地主和当权的宦官,专横暴虐,欺压人民。  相似文献   

16.
近读两部学术著作,发现两则有关《五人墓碑记》的资料,辑录以供高中语文教师备课参考。其一邓之诚《骨董琐记》:苏州五人墓碑,邑中七岁童子韩馨书。馨明亡后隐居习禅以终,门人私谥贞文先生。书法少为香光推重,惜传世不多。俞金门藏明巡按赵吉揭贴,五人外尚有徒流八人,凡得罪者十三人也。其二洪焕椿《浙江方志考》:万历《遂安县志》4卷,明知县博罗韩晟修,遂安毛一鹭纂。一鹭字孺初,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松江司理。天启末,历巡抚应天。(按:遂安今并入淳安县)万历四十年(1612)修,刊本,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日本国会图…  相似文献   

17.
明中叶后,商品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明政府除了加重对农民进行剥削外,还加紧对城市工商业者进行掠夺.明神宗在位期间,派出大批宦官充当矿监、税使,分赴各地搜刮,这些人到处胡作非为,激起了各地商民反抗矿监、税监的斗争.《明万历时期各地人民反抗矿税监斗争图》比较集中地标出1599年至1608年间各地人民十次反抗矿税  相似文献   

18.
《五人墓碑记》多次使用了对比手法,这一点早为大家所认同.但究竟运用了几次对比,每次对比的目的是什么,尚有待探明.苏教版和人教版的教学参考书,都认为全文只有三次对比,分别出现在第二段、第五段和第六段.本人则认为对比在文中实有五次之多,其中五、六两段各有两次,这些对比构成了议论的主体,并实现着各自不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万历三十四年(1606)三月,云南“冤民万人”,在指挥贺世勋等带领下,包围了矿监兼税使的宦官杨荣的住宅,“焚荣第,杀之投火中,并杀其党二百余人”(《明史卷三百五·宦官传二》)。这是云南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反对前来“征商开矿”的宦官推行的暴政,在城市中进行的第一次颇具规模的抗暴斗争。  相似文献   

20.
贯穿爱国主义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中学语文教学有其优越的“天然”条件。许多范文内容本身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例子,高中语文第二册的《五人墓碑记》是其中之一。关键在于我们语文教师如何利用它。本人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课时有意识地作了一些尝试。一、用主动的背景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正义感。《五人墓碑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